天天看点

沛县民富第一镇:杨屯的来历

作者:小王说丰沛

杨屯有“沛县民富第一镇”之美誉,该镇也是移民大镇,在镇内的95%的村庄,在山东巨野、嘉祥一带,都能找到对应的村名.

而且杨屯这一带的人们的生活习惯,还有语言方面和山东都极其相似。这是为什么呢?

沛县民富第一镇:杨屯的来历

在山东巨野也有一个杨官屯,和沛县杨屯有什么渊源呢?

明洪武、永乐时期,朱棣手下有一员大将叫杨崇汝。他跟随燕王扫北的时候,一路攻坚拔栈,攻克城池,他用兵如神,每仗必胜。

但是有一次他不慎中敌人的诡计,这一次他打了败仗,丢兵卸甲。杨崇汝十分羞愧,决意卸甲归田,不再打仗。

沛县民富第一镇:杨屯的来历

燕王他苦劝不过,于是就在山东巨野一带划了一片土地给他,安下村庄,因为是杨崇汝,他是当官安下的庄子,所以叫杨官屯。

到了清咸丰元年,黄河决口丰县蟠龙集,丰沛一带尽为泽国,现在的杨屯这一带尽被水淹没。过了几年后,这边干涸出大量的湖田土地,荒无人烟。

沛县民富第一镇:杨屯的来历

这时山东嘉祥、巨野一带受灾的灾民便来到这里开垦土地,杨官屯那边的部分人们就来到现在的杨屯,在这里安下家来。

为表示不忘故土,仍沿用原来的村名,在这边新开垦的土地仍名为杨官屯村,后来简化为杨屯。

所以沛县杨屯和山东嘉祥巨野一带,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割的关系。

沛县民富第一镇:杨屯的来历

在先人下团的时候,杨屯这里即有集市,逢双日成集,从早上5、6点钟一直到半下午方散去,在清末时这里成为唐团管辖的三大集市之一,另外两大集市为大屯和龙固。

到年底腊月二十的时候,一直到除夕还有年会。在杨屯村的东边有一座泰山奶奶庙,每年的三月初三是其庙会,热闹异常。

杨屯村历来为行政、文化和经济中心,民国元年时成立湖陵乡,杨屯就是其驻地。

沛县民富第一镇:杨屯的来历

我们家和杨屯还有一层更为亲密的关系,在1962年至1978年期间。我的三老太爷爷王大文曾主政杨屯,在这里达16年之久,我在这里采访的时候,一些杨屯的老人犹对他的政绩赞颂不绝。

比如说王大文书记用手搦大粪,下湖捞窄草,关心老百姓疾苦,刮风下雨的时候,骑洋车子走村入户、深入家访等等,过了这么多年,还有人会记得这一位和蔼可亲,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王大文老太爷他的精神,和他的事迹也成为激励我们的榜样和我们学习的模范。

清末民初以来,杨屯一直是以“戏窝”闻名,卞庄村殷凤哲(1859-1935)被誉为“花脸王”,素有“活杨广”之称。

百余年来,杨屯先后培养出了数一名著名戏曲名角和知名民间艺人,在苏北、鲁南、豫东、皖北一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杨屯地处苏鲁交界处,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地面高程在33米以下,是沛县最低洼地区。常因水旱灾害而失收。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俗语说:“蛤蟆尿抛尿,大豆水里泡”“低洼地,三件宝,蚂蟥吸,蚊子咬,拔不净的三棱草,种一葫芦收两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