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眼里,出家就像是一种逃避世俗的方式,好像远离世俗的一切,就能远离烦恼一样。
在大陆,曾经有一位剃度出家的僧人,与别的出家人不同的是,他是大陆著名的画家,一幅画能卖上千万,而且已经结婚生子了。
在他剃度出家以后,不仅没让他远离烦恼,反而给他带了新的烦恼……
十五年以后,他的儿子对于出家为僧的父亲嫌弃不已,儿子的态度,让这位出家人又决定还俗了。
这位画家、僧人究竟是谁呢?他有着怎样的故事?既然决定了出家了他为什么又因为儿子的一句话就出家了呢?
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人的一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这个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答案。
加拿大的温哥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但是对于漂泊在这里的国人来说,这里是异国他乡。
刘玉梅和儿子史村就生活在这里,当年为了追随丈夫史国良,刘玉梅万里迢迢的带着儿子来到了温哥华,那时是1989年。
当时大陆因为改革开放,所以许多的艺术家们纷纷来到国外,在国外举办大型的展览,期待着扬名立万。
很多画家都因为一鸣惊人,史国良也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国,来到了加拿大。
只是加拿大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容易,史国良的画展还没办起来,人已经吃尽了苦头,后来还出了车祸。
刘玉梅就是听说丈夫出了车祸的消息,特意赶来的。
当时史国良甚至住在地下室里,刘玉梅带着儿子,还要照顾受伤的丈夫,可以说是十分的辛苦。
史国良受伤恢复以后,刘玉梅看着丈夫落魄的样子,也曾劝丈夫回国,但是丈夫总说要回去就要闯出成就来。
面对丈夫的选择,刘玉梅也无可奈何。
当时刘玉梅虽然不想留在国外,但是她总觉得丈夫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刘玉梅期待着他们一家人能在这里度过平静、幸福的生活。
有了妻子的陪伴,后来史国良的事业顺利了很多,还在加拿大成功举办了画展。
但是史国良仍旧觉得不满意,于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史国良前往西藏的时候,遇见了佛学大家——星云大师。
其实那个时候的史国良已经一心向佛了,更别提星云大师后来看着史国良说了一句:史先生很像是出家人。
就是这句话,让史国良终于下定决心,终于找到了方向:他要出家!
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刘玉梅首先是不敢置信,紧接着是阻拦,她抱着年幼的儿子哀求丈夫,请他不要出家,自己和孩子都不能没有他。
可当时的史国良一意孤行,无论妻子和儿子怎么哀求,他还是毫不动容。
就这样,史国良剃度出家了。
而且,史国良还说着“为妻子、儿子好”,所以在一年以后就和妻子办理了离婚。
当时的刘玉梅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异国他乡想要生存已经十分的不容易了。
就这样艰难的过了几年,虽然刘玉梅尽力给儿子最好的一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儿子史村却越来越叛逆,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穿着奇装异服,也根本不听刘玉梅的教导。
作为男孩子,缺少父亲的陪伴和教导,对于孩子的成长,的确是非常有害的。
而此时的史国良呢?
出家以后没多久,史国良就发现自己信仰的宗教和自己的绘画事业有所冲突,去佛门出家,肯定要受到制约。
这对于醉心艺术的史国良来说有些不方便了,于是史国良决定回国做一名专业的画僧。
画僧虽然是佛门最不受待见的,但是却可以让史国良在追求信仰的同时,还能专心画画。
史国良好像是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路,他用僧人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再用画家的手画出来,就这样,渐渐的,史国良有了不少的佳作。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史国良的那副名叫《嘬指头的小喇嘛》,这是一幅轰动国内外绘画界的作品,也让史国良从此彻底的拜托了原本的失意,走上了人生巅峰。
就在此时,刘玉梅带着儿子回国了。
刘玉梅对自己的儿子已经彻底的没办法了,虽然丈夫已经出家,但是自己可以没有丈夫,儿子却不能没有父亲。
史国良此时因为绘画方面已经有了成就,以前那种对艺术的痴迷也消散了很多,所以当此时的他再一次看到昔日的家人,史国良一时间愣住了。
刘玉梅看见丈夫也红了眼,但是此时最重要的是儿子的教育。
可是此时的史村根本不愿意认自己的父亲了,满眼都是恨意。
那深深的恨意让史国良顿时心如死灰,他以为自己真的“出尘”了,但是一看见儿子,史国良知道,他还是没有放下。
史村当时年纪小,更是十分的叛逆,史国良想送儿子去学校,但是离学校还很远,史村就嚷着要下车。
史国良不解,但是儿子却跳下了车,怨恨的吼了起来:我绝对不让人看见,我爸竟然是个和尚!丢死人了!
就是史村这一句话,让史国良在出家十五年之后,决定还俗!
后来史国良是怎么还俗的呢?父子俩后来相处的怎么样?史国良又是怎么成为一位国家的呢?
北京的天才画家
能成为著名画家,除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天赋更是非常的重要。
史国良就是这样一位画家,他出生在1956年,当时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有很多的兄弟姐妹。
史国良家里就是这样,他有七个兄弟姐妹,所以从小能有吃有穿的长大就不错了。
因此史国良也没有那么多机会接触专业的美术训练,可他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却十分高。
小时候的史国良就非常喜欢画画,而且他画出来的绘画作品,就连很多专业的画家都连声夸奖。
史国良的父母看见孩子画画这么有天赋,也非常的开心,虽然没有办法送孩子去进行专业的学习,但还是尽力支持着孩子。
后来当史家的家境一有起色,史国良的父母就把孩子送去进行专业的学习,拜了黄胄和周思聪为师。
天赋、努力再加上名师教导,史国良很快就画出了不少小有名气的作品。
史国良的前半生格外的顺利,后来他又考到了中央美院,开始专攻国画。
从中央美院毕业以后,史国良又到了大陆的解放军艺术学院的美术专业做老师。
工作稳定以后,史国良又认识了刘玉梅,两个人的感情非常的好,很快就走入了婚姻。
当时的史国良是所有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他的工作顺利,爱情美满,后来还生下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
只是这样幸福美满却又平静的生活是普通人的追求,却不能让艺术家满足,史国良发现,这样的生活让他渐渐失去了创作灵感。
于是,和很多厌倦平凡的人一样,史国良决定“去远方”。
史国良想去更大的地方,他想在国外闯出一番天地,让自己的盛名不仅传遍国内,也要传遍全世界。
当史国良跟妻子说了自己的想法以后,妻子却坚决的反对。
因为他们一家人现在的生活已经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了,要是去国外重新开始的话,先不说能不能成功,万一遇到困难可怎么办?
刘玉梅告诉丈夫,如果只是夫妻俩还好说,但是现在有了儿子,儿子还这么小,跟着他们出国肯定会吃苦的。
但是史国良却没有听妻子的劝告,就这样一个人头也不回的踏上了飞往加拿大的航班。
后来的一切都像是一场梦一般,经历了起起伏伏,甚至还出家了整整十五年。
这十五年,史国良唯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缺席了儿子的成长。
看着儿子下车后头也不回离开的身影,史国良终于决定:他要还俗,要好好的弥补儿子。
但是当时的史国良已经不是十五年前的他了,他无论是在绘画界还是佛教,地位都已经今非昔比了。
所以现在还俗,史国良必定要承受一些非议。
但是就和当年坚决出家一样,这一次史国良还是不顾一切的还俗了。
那个好父亲、好丈夫终于回来了
史国良是2010年9月还俗的,但是虽然还俗了,史国良还是有自己的佛教信仰。
为了用自己的作品给妻子、儿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史国良用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创作出了他的经典名作《转经图》。
后来《转经图》在14年的拍卖会上拍出了一千一百七十三万的高价。
这笔钱足以让史家过上安宁日子,也开始支撑着史国良陪伴、弥补自己的儿子。
而且和儿子相处久了以后,史国良发现,儿子虽然十分的叛逆,但是儿子却继承了自己的画画天赋。
发现儿子也有绘画天赋以后,史国良非常的开心,这不仅意味着儿子可以继承自己的绘画事业,这个共同的兴趣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话题。
父亲回来以后,史村也渐渐的没有那么怨恨自己的父亲了,而且对于父亲的那些作品,史村比谁都喜欢。
史国良一边辅导着儿子的学习,一边将自己这一生的所学都一点一点的教给了儿子。
一到寒暑假,史国良还会带着妻子、儿子到处游山玩水,他知道,这些经历可以弥补父子、夫妻多年来的缺憾,也能给自己和儿子灵感。
而对于自己的妻子刘玉梅,史国良更是十分的自责。
当年在苦劝自己无果以后,刘玉梅流着泪,说出的话一直刻在史国良的心头。
刘玉梅当时是这样说的:我这一生都在追随你,现在你一心要出家,我也无能为力,你去吧,我会照顾好儿子,也会一直等你的。
虽然刘玉梅这样说,但是史国良却不想耽误妻子,所以最终和妻子离了婚。
史国良还俗以后没多久就找到了自己的刘玉梅,他的来意不用说,刘玉梅也猜到了。
刘玉梅只是再一次流着泪,笑道:你看,我早就说了,我们还是会走到一起的。
就这样,史国良和妻子复婚了,还是定居在了他们的家乡北京。
史国良一边继续创作,一边教育儿子,同时也尽力照顾着刘玉梅。
在史国良的努力下,日久见人心,一家三口也终于冰释前嫌,史村不再怨恨父亲,反而跟着父亲开始认真的学习。
后来的史村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不仅考上了父亲曾经的母校,还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
而史国良也是到了还俗以后才终于发现,自己当时之所以会厌倦平静的生活,是因为自己本身在绘画上的造诣就不够高。
还俗以后的史国良不但因为妻子儿子有了更多的绘画灵感,而且绘画方面的成就也越来越高,后来更是一连举办了多次盛大的展览。
对于今天这个故事来说,这样的结局无疑是一个圆满的好结局。
但是很多人也会觉得,虽然史国良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但是作为他的家人,因为他承受了多少本不该承受的苦难。
尤其是史国良的儿子,在没有父亲陪伴的那些日子,他都是怎么度过的呢?
就算父子俩最终重归于好,但是那些日子总是没法挽回的,或许这就是作为艺术家的家人,必须要承受的吧。
大家看了这个故事,或许会想到这样一个词: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史国良的故事就诠释了这一点,当年他的疯狂是许多人不理解的,在事业家庭双丰收的时候选择出国重新开始,在国外的事业和生活都有了起色以后,却又选择了出家!
这是疯狂的一生,也是天才的一生,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没法感同身受,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能有一位优秀的画家,还是值得我们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