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2岁老教授哭诉:老伴走了,我病了,2个女儿狠心留下我仍要出国

作者:君子世情阁

周一一大早,朋友圈里看到一则消息:昨晚惊闻病危,今早就走了。学生痛失李教授,以后回校再也看不到亲爱的李教授。

这是李教授的学生,我的一位朋友老崔发的。上个月听说李教授摔了一跤住院,我和几个老邻居才去看的他,当时他虽然骨折刚做过手术,精神状态看着还不错。怎么一个小小的骨折说没就没了呢?

得知消息我赶紧和朋友老崔通了电话,他说李教授的老伴杜教授已经从医院回家了,他和两个师兄弟受杜教授委托一起去殡仪馆联系老爷子丧葬事宜,让我到杜教授家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82岁老教授哭诉:老伴走了,我病了,2个女儿狠心留下我仍要出国

01

大冷的天,杜教授家大门紧闭,我敲门进去,家里静悄悄的,只有杜教授一个人在家。她一见到我,拉着我的手,哭着说:“老李走了,昨晚他就感觉不好,非人让我叫来了小崔几个他喜欢的学生,他担心孩子们不在身边,我一个人搞不定。学生来了,他让我离开,估计是担心我会哭,他跟学生交代后事。”老人家已经泣不成声。

我让她喝杯水。杜教授缓了缓,又说到:“跟学生说完话,他就精疲力竭地睡过去了。医生说情况不好,要进ICU急救。我不放心,本来是要守在医院,但小崔他们担心我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非得把我送回家。说他们在那儿守着,有紧急情况就叫我。结果在凌晨四点多老李就走了。是小崔把我从家里接过去的,我到的时候他已经没气了,可怜身边连个亲人都没有。我好后悔啊。可怜的老头!”杜教授说着又大哭起来。

“李教授待小崔他们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他们给老师送行也是一样的。这大冷的天,你这个年纪确实不能熬夜、受凉。杜教授,你可要节哀啊!”我好一番劝,老人才停止了悲泣。

看到她家啥也没弄,我就问:“两个女儿都没回来吗?通知了吗?需要我做些什么?”

82岁老教授哭诉:老伴走了,我病了,2个女儿狠心留下我仍要出国

“小崔他们已经到殡仪馆去安排殡葬事宜了。两个女儿也打过电话了,但不知道她们什么时候能回来。毕竟在国外,太不方便。你说,养孩子有啥用,他爸从生病到去世这么长时间,总提女儿,可女儿都在忙,只能在视频里聊聊天,还不能每天都聊,还有倒时差,只有凑到周末才能聊上几句。她们俩本来想春节期间休年假,一起回来看看我们,现在他爸爸没了,连最后一面也没见上。”说着,杜教授又哭了起来。

安慰了一会儿老人,我就问她要不要帮她通知家里其他亲戚。她说他们老两口老家都在东北,路途遥远。关键是两个女儿还没定下来能不能赶回来,要不要等他们回来再举行葬礼,等定下来再通知亲戚。如果女儿暂时回不来,可能就先举行葬礼,她也就一切从简,不想让老家的亲戚们过来了,毕竟临近春节,买票不方便,再说她一个人也没精力招待大家。

我想想也觉得老人讲得有道理,只是觉得李教授辛辛苦苦一辈子,现在走了家里这么冷清,总感觉有些凄凉。我问要不要设个简易的灵堂,以便李教授的学生们来祭奠时有个瞻仰的地方。

82岁老教授哭诉:老伴走了,我病了,2个女儿狠心留下我仍要出国

经我这么一提醒,杜教授连忙起身去翻找老先生生前的照片。我拿着找到的老先生生前的照片去照相馆给它翻拍放大,然后又去丧事商店买了烛台、盘香、檀香和一些香纸,回来后帮着给老教授设了个简易的灵堂。

杜教授对着老伴的遗像又是一通哭泣。

老人的失偶之痛,任何安慰都是空洞无力的,我只能陪着杜教授一起进香、垂泪。

02

李教授和杜教授老两口是我当年刚调到这边时住在对门的老邻居。

我们都是同一个学校的同事,只是不在同一学院而已。当时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已经在国外留学,而我女儿都还在上初中,杜教授是教数学的,我这栋楼的孩子近水楼台先得月,就请她辅导奥数。但每次给钱都不要,理由是她闲着也是闲着,业余时间教教孩子热闹。

一来二去,几家人就走得很近,后来孩子们上大学后,李教授老两口都退休了,他们两个女儿都留在国外没回来,大女儿在美国读博后留在美国工作,小女儿在英国读博后,留在英国工作。两个女儿都不在身边,我问他们寂不寂寞,他们说女儿长大了,翅膀硬了,飞出去就不想回来,做父母也没啥办法。唯有祝福他们飞得高飞得好。

82岁老教授哭诉:老伴走了,我病了,2个女儿狠心留下我仍要出国

尽管我们当年还年轻,但能理解做父母的心情,而且还从内心里羡慕他们把两个女儿培养得那么优秀。

刚退休时,老两口身体好,他们经常是上半年到大女儿那里住上半年,然后回国呆几个月,再到小女儿那边呆上半年。有时候,两个女儿休年假的时候就会两家人会合一起带着老两口去世界各地度假。当然,也会隔几年回来一次。

当时,老两口可幸福了,经常会在朋友圈晒他们在国外游玩时拍的异国风情的照片,惹得我们好生羡慕。大家都说,老两口生了这样有出息的两个女儿实在是太成功了。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他们到了75岁以后,身体各项指标出现问题,腿脚也不如从前利落,渐渐地他们不能长时间坐飞机,不敢出国了,而女儿们除了一年一次年假才能回来看看,平时无法回家。

82岁老教授哭诉:老伴走了,我病了,2个女儿狠心留下我仍要出国

尤其是疫情三年,两个女儿连着三年都没能回来。老两口牵挂女儿,女儿们也牵挂父母,可无赖远隔重洋,他们只能视频问候。

疫情三年,因为大家都不敢互相串门,我们也很少到他们家去登门拜访,只是每逢节日,我们都会视频问候一声。每次视频,老两口轮番跟我聊个没完,每每问起他们的两个女儿,两人都是一声叹息。然后说好后悔当初没让他们回国,现在一家人远隔三个国家,即使在互相牵挂,也无法相互照应。

记得去年春节给杜教授拜年,当时我们都阳过了。她说那段时间他们老两口根本不敢出门,生怕他们个人上了,死在家中都没人知道。

当时把我听得心里可难过了。我只能嗔怪杜教授,大过年说这话干嘛。我叮嘱她,他们年纪大了,以后有不舒服就跟我们说,别见外。

82岁老教授哭诉:老伴走了,我病了,2个女儿狠心留下我仍要出国

直到去年六月份,两个女儿才回来看过父母。

没想到这一次亲密接触竟成了父女之间的最后一次。

03

提到女儿,杜教授眼泪又止不住的流。她又喃喃自语:“真后悔当初任由她姐俩都留在国外。当初如果在小女儿博士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干预一下,说不定小女儿也就回国了。”

我说现在让她们回来一个行不行呢?

“现在已经不可能了,她们俩都在国外成家立业,外孙外孙女们也都是在国外长大,就怕回来也不适应国内的生活。”

说到这儿,杜教授又长长地叹了口气。我知道,她在为自己今后的一个人生活担忧。

老伴在世的时候,老两口相依为命,女儿们即使远在天边,做父母的知道他们家庭事业都好,也就没有牵挂。只是老两口一旦有个病了、走了,另一个那真的是内心感到无比的孤独无依。如果儿女在身边,即使不住在一起,能隔三岔五地回家看看,或者电话问候一下,老人内心也是有点安慰。

82岁老教授哭诉:老伴走了,我病了,2个女儿狠心留下我仍要出国

但儿女远在国外,即使每天能够视频问候,但时空的远隔万里总是给老人一种抓不住的不安全感。

我试着安慰她,说现在高校里像她家这种情况也挺多的,不如今后结伴养老。她没说话,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

说话间,老崔他们几个也从殡仪馆回来了,他们安排好了李教授身后事宜,只能等他们两个女儿的回话。

到了下午4点多,杜教授才等到两个女儿的回话,说已经请好假,2天后到家。两个女儿跟老母亲明确表示丧事从简,不惊动老家亲友,因为她们在国内呆的时间有限,不想太累。

杜教授听了女儿的话,又是一阵伤心。她说两个女儿不在国内,嫡系亲友也不在身边,本来以前走动就不多,现在连老爷子去世都不通知一声,估计这亲戚算是彻底淡了,她这个老婆子不仅指望不了女儿,也指望不了亲友。

82岁老教授哭诉:老伴走了,我病了,2个女儿狠心留下我仍要出国

我只好安慰她:你还有学生和身边的老朋友呢。今后有啥事,跟我们说一声。

杜教授含泪深深地叹了口气。

其实在内心里,我也替老人家难过。毕竟人老了,有两个亲生女儿,却还得指望别人来照顾自己的晚年,怎么想着都觉得伤心难过。

04

杜教授望眼欲穿的两个女儿终于回来了,老人家伤心地发现,也只有两个女儿回来了,女婿和几个外孙外孙女一个都没回来。理由自然是走不开。

李教授毕竟是学校里的老教授,学生多,单位也派工会的人过来给老人主持了葬礼。老人火葬那一天去的人不少,这对杜教授也算是一种安慰。

本来我们都建议不让杜教授去葬礼现场,但她非得要去。两个女儿也只好让母亲参加了老父亲的葬礼。

82岁老教授哭诉:老伴走了,我病了,2个女儿狠心留下我仍要出国

开始,杜教授还强忍悲痛,表现得很冷静,但自李教授遗体推进告别礼堂,两个女儿见到父亲的遗容,忍不住嚎啕大哭,表达着自己没能给父亲床前尽孝的忏悔的时候,她再也无法克制内心的悲伤,哭得晕厥过去。

这下把大家吓坏了,两个女儿赶紧收住悲声,匆匆地结束李教授的告别仪式,小女儿留在殡仪馆等父亲遗体火花、安葬。

大女儿和我们几个紧急送杜教授去医院急诊,医生说老人家因为太悲伤突发脑溢血,幸亏送来及时,生命无忧。但老人还是留下了半身不遂、说话口齿不清的后遗症。她的精神和身体都脆弱不堪,身边需要人照顾。

两个女儿这下愁坏了,老父亲没了,老母亲病了,老大的年假只有25天,连着丧假也只有28天,正月十五之前就得回去,小女儿年假时间长一点,但正月底也得回去。

她们走后老母亲该怎么办呢?他们家不缺钱,但老人确实缺乏亲人陪伴。

经过治疗,杜教授说话虽然吐字不清晰,但注意听能听清。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流着泪:“干嘛要救我,让我跟着老李去有多好。女儿到时候都走了,我一个人又不能自理,以后该怎么办?还不如死了好呢。女儿你们好狠心!”

82岁老教授哭诉:老伴走了,我病了,2个女儿狠心留下我仍要出国

两个女儿听了,泪流不止:“妈,我们也有自己的家,还有工作要做。我们也身不由己啊。”

我也问过她两个女儿后面怎么安排老母亲?她们俩都说她们还在上班,国外的家也离不开她们,他们现在也是身不由己,可惜后悔晚了。她们打算过完年就把母亲送到养老院。只是她们不在身边,后面还得拜托我们这些老朋友多去看看她母亲。她们也尽量每天视频问候妈妈。

我说这事还得征求老人自己的意见。

她两个女儿说这事也由不得妈妈了。她一个人在家不能自理,请人在家照顾吧,因身边没亲人,也存在着风险。还不如送一个条件好的养老院放心呢。

我想着也只能如此了。

其实人老了,无论儿女在不在身边,绝大多数老人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吧。只是儿女在身边的内心的安全感强一点,儿女远隔重洋的,老人内心更感孤独和不安全罢了。

这样想着,不禁伤感起来。谁不会老了?谁知道我们老后又会怎样?现在能做的也只能珍惜当下,珍惜身边人,努力过好每一天吧。

我@君子世情阁,欢迎关注留言,我们一起关注、分享身边人的悲欢离合,探讨人生的意义。#精品长文创作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