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获取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

作者:基本常识

在消费主导的世界观里,判断一个人层次的关键是拥有什么东西。但这种指标非常不可靠,因为层次高、品味好的拥有某些东西是一种自然的结果,并不能反推出你(贷款)买了某些东西就自动变成层次高、品味好的人。

在认知主导的世界观里,判断一个人层次的关键是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你获得的信息,接触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认知水平,影响着你的交往圈层。移动互联网年代,是信息而非物质在定义人的层次。 下面几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自我检视和评估一个人认知水平的高低:1.你更倾向于主动搜索还是看推荐信息?在这个算法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世界里,看平台推给你的信息是在所难免的,包括我本人在内,日常被“投喂”的信息量肯定还是会超过主动订阅、查找和搜索的信息。在这个基础上,主动搜索信息占比越高的人,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就越高,认知水平通常也更高。粗略估算一下,我每天主动搜索信息在20次以上,包括用Bing国际版搜索(不需要翻墙),以及在各个内容平台内搜索。2.你会留意信息的来源吗?不管是被投喂的信息,还是主动搜索的信息,大部分人都只会关心内容,而不太在意信息的来源,这正是大部分人容易被政治或商业机构洗脑的原因。

获取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

电影《V字仇杀队》中的洗脑操作微博上有一个关注列表定律,如果某位用户关注了3位以上所谓的“正能量博主”,那么他发表胡搅蛮缠或者恶臭的评论就情有可原了。当你建立起关心信息来源的意识,就会开始对信息源的可靠性与匹配度进行评估,就进入了认知逐步提升的良性轨道。实际上,不只是人类,连人工智能都知道信息来源的重要性。比如我用微软的Copilot搜索信息,它在提供结果的同时都会列出信息的多个来源,既帮助用户判断信息的可靠程度,也方便顺着来源深入了解更多信息。3.你会不会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查?

这个要求就相对更高一些了,基本上也是判断一个人有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分界线。简单来说,观点没有对错之分,但是用来论证观点的事实信息有真假之分,有完整和局部的区别。不管你在群里看到的信息还是朋友告诉你的、某个官方媒体发布的,带上自己的脑子,用常识和逻辑做个初步的判断,存疑的信息去搜索求证一下。

获取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

关于霍金与萝莉岛的网络传言

比如你看到霍金曾经在萝莉岛嫖娼的信息,心存疑问,如果不会翻墙,可以用Bing的国际版搜一下,如果会科学上网,就去Google一下或者问问微软的Copilot,都能帮你了解真相。所谓霍金爱看侏儒全裸解数学方程的说法纯属虚构,而霍金曾经嫖娼少女的说法是未经证实的传言。

获取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

微软人工智能Copilot对霍金传言的回答

讲真,AI搜索工具的成熟让我们获取可靠信息的门槛前所未有地降低了。一定程度上,AI也在拉平此前因为信息过载泥沙俱下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距,不啻为一场信息平权运动。

分享一下我使用Copilot的直观感受。

获取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

AI搜索的碾压优势之一:抛掉关键词用自然语言表达需求

比如一位外地朋友来广州玩,他的诉求是“给我推荐点广州的好吃的,不要太奇怪的食材”。像这种没有特定目标的搜索是最能体现AI优势的。

在某度,你得分几次检索,先是用『广州美食』的关键词搜索第一次,阅读大量网页,避开各种坑之后,你大概会初步了解早茶、煲仔饭、烧腊、啫啫煲这些名词,然后再挨个儿搜索这些关键词,再次阅读大量网页,避开各种坑,你会在心里记住几个餐厅的名字。不出意外的话,全都是投了广告的游客餐厅。

在某书,搜广州美食,你会优先看到一位网红小姐姐的探店笔记,第一条是“潮汕首席”餐厅投放的广告,第二条四海城商业广场的广告,第三条……总之,大都是网红收钱之后帮你安排的“必吃”内容。

获取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

而在Copilot ,你会在和AI的对话中逐步发现和找到自己的需求。

获取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

干净清爽,自然丝滑的搜索体验,讲真,我一时之间竟有点不适应,就像我第一次去澳门感受到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车子会让行人优先通过……本应如此,但在日常生活中极少能体验到。用自然语言、用口语化的句子来搜索,相比关键词搜索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让搜索从需要思考提炼的技能变成了几乎没有门槛的对话。有了这样的体验,人们主动获取信息的意愿会高很多,日常摄取的信息质量也会相应高很多。

AI搜索的碾压优势之二:对搜索结果的整合总结在某度搜索一个简单信息,有时需要点开几十个网页才能得出想要的信息,而一旦这些信息来自其他的平台,又需要下载/跳转好几个App才能查看全文……

在某书,经常是点着点着就会忘了自己最初想要找的是什么。平台无时无刻不在诱惑你点击,引导你滑下一个视频。本来你是想查一下家里的猫掉毛怎么办,结果2个小时后你还在小红书里津津有味地看土耳其的热气球。猫毛?什么毛?

而在Copilot 搜索,AI会在几秒钟内帮你读完与需求相关的全网信息,挑出其中最有用、最可靠的内容,整合成自然语言的结果呈现给你。

获取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

我们在霸道总裁视频里会看到的“五分钟内,我要看到他的全部资料”,Copilot只需要不到一分钟就能给到你。

AI基于全网信息交叉比对之后提供的整合结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对于一般较真程度的用户来说足足够用,对于更加较真的深度用户,Copilot还提供了信息来源供用户做人工核实。

AI搜索碾压优势之三:可以作为创作辅助工具来用

Copilot 这个单词直译过来是飞机的副驾驶,其实就是能帮我们在网络世界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一位有思考能力有动手能力的助手。

是的,不仅能获取信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我们处理信息。

无论是文字还是数据的处理,传统的搜索引擎要么帮你提供原始素材,要么给你抄袭模板,得到信息之后那些耗时但需要人脑处理的工作还是得自己吭哧吭哧去干。但Copilot已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帮我们完成后一步创作工作。虽然还不能直接作为成果提交(强烈不建议),但可以大大提升效率,避开简单重复劳动,并且不需要再另外打开某个专业App。

Copilot测评实例

Copilot和传统搜索引擎到底有什么区别,展示一个我用它来解决问题的应用实例给大家感受一下:

我前段时间不是去了一趟新加坡么,正好终于有机会肉身翻墙去使用ChatGPT和微软Copilot这些洋人的“奇技淫巧”。

获取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

我先是设定预算范围请Copilot推荐餐厅,它给我推荐了4家不同菜系且好评较多的餐厅,价格都在我预期范围内。在我选择感兴趣的餐厅之后,Copilot干净利落地给我提供了预订方式,没有任何废话,没有任何误导信息。当我提出『推荐一些特别餐厅』这样的开放式问题时,Copilot也没有纠结,而是直接推荐了4家餐厅的名字和链接。

获取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

目前Copilot还不能代替用户和真实世界联系,但它提供的清晰无误的信息已经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当我提出『便宜些的娘惹菜』这样带有主观评价的问题时,Copilot也结合上下文给出了非常好的推荐。而且每条推荐都给出了具体来源可以查阅详细信息。

使用Copilot来规划旅行,最深的感受是省心,完全不用考虑这是商家的广告还是网红的照骗……

最后一个问题:微软的Copilot和ChatGPT有什么区别呢?

说到AI工具,很多人都知道的是ChatGPT,为什么讨论获取高质量信息的时候我用来举例的是Copilot呢?

其实两者都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应用,最大的区别是Copilot是实时联网的,已经商业化应用的,其对话结果会包含最新的实时信息,而GPT-3.5或者GPT4.0都是封闭的数据库,目前还不算正式商用。

举个例子:我春节期间要组织儿童游学营去新加坡,这几天在陆续考虑买机票办签证事宜。今天下午,中新两国刚刚宣布签证互免的落地日期。我拿这个分别来问ChatGPT与Copilot。这是ChatGPT的回答,它只了解2022年以前的事情:

获取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

这是Copilot的回答,它是实时联网的AI:

获取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

有了这样的AI工具,普通人从互联网上获取高质量信息已经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不夸张地说,这要是普及开来,整个社会的认知层次都能提升一大截。赶紧开放给中国大陆用户吧,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