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台湾乐坛的十位编曲家,他们用作品惊艳了一个时代

作者:东哥的电台情歌

一首音乐作品中,歌迷除了记住歌手的演唱外,可能会关注该歌曲的旋律是由谁谱写的、歌曲的词是谁填的,有歌曲MV的也许会关注MV是由谁拍摄的。

而编曲部分,却是一首歌曲中很容易被人忽略的部分。

对于词、曲、编、唱,笔者是这么理解的,演唱就像一部电影演员的演技,而作曲是剧本,填词是台词,编曲就是背景配乐,没有编曲的情景烘托,电影似乎就变成了无声电影,观众的共情力就会大大下降。

而编曲部分,也是歌曲能否焕发二次生命力的关键因素。

这几年,看过内地音综节目的观众应该能直观感受到,很多当年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在编曲人的重新编排下,通过节奏、音乐风格的变化,通过乐器、和声的再加工,老歌曲有了新味道。

在港乐的辉煌期,大量欧美日韩的歌曲通过“粤化”,填上应景的歌词,换上适合国人的编曲配乐,成了华语乐坛的经典。

其中的最佳典范,莫过于陈慧娴发行于1989年的歌曲《千千阙歌》,这首被誉为“传唱度最高的粤语歌”,因为林振强的词和卢东尼的编曲,歌曲的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近藤真彦原唱的日文歌《夕阳之歌》。

所以,编曲在一首音乐作品中真的很重要。

下面,来盘点台湾乐坛十位知名编曲家,排名不分先后。

很多音乐人,是词曲编唱全能,综合考量,不列入编曲家一栏,比如罗大佑、小虫、伍思凯、林隆璇、黄舒骏、黄大炜、陶喆、王力宏等。

有些人是作曲编曲甚至填词达人,但考虑到其在作曲或填词方面知名度高于编曲,也不列入,比如李泰祥、谭健常、殷文琦、陈进兴、蒋三省、吕国梁、王豫民等。

有些人是港乐或者东南亚在台湾发展过的编曲家,比如鲍比达、苏德华、何国杰(Ricky Ho)、李迪文、吴庆隆、邓志明等,此后会有专门篇幅细讲,此处不列入。

台湾乐坛的十位编曲家,他们用作品惊艳了一个时代

第十位、尤景仰

上华唱片虽然比滚石、飞碟两家公司规模小,但是却是一个特别出人才的地方,它培养出的一大批“天后”,它涌现出的一众优秀音乐人。

在编曲这一方面,吕国梁、陈进兴和“二王二后”时期的涂惠源、徐德昌、钟兴民、陈飞午等,都是个中能手。

笔者从上华前中期选取尤景仰作为代表,尤景仰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但他的作品歌迷们却是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

热播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和《情深深雨濛濛》系列主题曲与插曲的编曲工作,基本上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擅长丝竹乐的他与左宏元先生的黄梅小调结合在一起,简直是绝配。

《千年等一回》、《渡情》、《前世今生》、《心湖风又雨》、《纠缠》、《笑拥江山梦》、《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烟雨蒙蒙》、《好想好想》等歌曲的编曲是尤景仰的部分代表作。

台湾乐坛的十位编曲家,他们用作品惊艳了一个时代

第九位、江建民

江建民是齐秦“虹乐队”第一代吉他手,当年在华语乐坛有着“亚洲第一吉他手”称号,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和编曲大师。

江建民老师的编曲代表作有《痛并快乐着》(齐秦)、《明天我要嫁给你》(周华健)、《笨小孩》《孤星泪》(刘德华)、《明天的明天的明天》(动力火车)、《我真的受伤了》(张学友)、《爱情诺曼底》(黄征)、《香水有毒》(胡杨林)等。

台湾乐坛的十位编曲家,他们用作品惊艳了一个时代

第八位、洪敬尧

周杰伦的横空出世成就了不少人,比如搭档方文山,比如“伯乐”杨峻荣,比如编曲合伙人钟兴民与洪敬尧。

实际上,洪敬尧比周杰伦出道整整早了11年。

作为“宝岛歌王”洪一峰的儿子、“金曲歌王”洪荣宏的弟弟,可以说洪敬尧出生于音乐世家。

不同于父亲和哥哥以唱为主的是,洪敬尧是一位在编曲与制作上非常有天赋而且有建树的人才,他有着强大的管弦合成能力,能将古典器乐与现代流行元素完美结合,编出一流的嘻哈说唱曲风。

洪敬尧曾先后七次提名金曲奖最佳编曲人奖,并且两次获得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奖。

洪敬尧的编曲代表作有《让我一次爱个够》(庾澄庆)、《朋友》《天下有情人》(周华健)、《暖暖》(梁静茹)、《以父之名》《龙拳》《印第安老斑鸠》《星晴》《我的地盘》《霍元甲》(周杰伦)等。

台湾乐坛的十位编曲家,他们用作品惊艳了一个时代

第七位、李正帆

1989年,一张《跟你说,听你说》专辑宣告了“都会天后”陈淑桦时代的来临,也让李宗盛成为华语乐坛第一位“百万金牌制作人”。

同样功不可没的,还有初出茅庐的“小李”李正帆,这张专辑10首歌的编曲工作,全部由李正帆一人完成。

据说,按照李宗盛对这张专辑的高标准严要求,“小李”被要求半个月内与老李同吃同住不得出门,搞得“小李”告状告到了老板段钟潭那里。

此后,李正帆打通自己的“任督二脉”,成为编曲与作曲上的优秀音乐人。

李正帆的编曲代表作有《十九岁的最后一天》(伊能静)、《红唇一生》(甄秀珍)、《梦醒时分》《你走你的路》《傲慢与偏见》《无言的表示》《聪明糊涂心》(陈淑桦)、《这城市有爱》(周华健)、《爱的代价》(张艾嘉)、《爱与哀愁》(童安格)、《北京一夜》(Bobby Chen)、《最浪漫的事》(赵咏华)、《为爱痴狂》(刘若英)、《花雨夜》(张清芳)、《我是女生》(徐怀钰)等。

台湾乐坛的十位编曲家,他们用作品惊艳了一个时代

第六位、涂惠源

在陈志远、屠颖和钟兴民之后,数点台湾流行乐坛编曲数量之最,我想涂惠源老师可能是第四名的最有力竞争者。

涂惠源是“虹乐队”第一代键盘手,因为齐秦在离开综一唱片后与滚石唱片的合作关系,他也成为音乐人小虫在编曲上的合作伙伴(据说二人对制作和编曲都有兴趣,最终通过猜拳的方式决定了小虫制作、涂惠源编曲)。

涂惠源迎来自己在编曲事业上的成熟与成功期,还是在齐秦1994年加入上华唱片之后,在编曲上有自己天分的涂惠源终于可以释放自己在编曲和作曲上的潜能了。

涂惠源的编曲代表作有《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潘越云)、《我终于失去了你》(赵传)、《用心良苦》(张宇)、《999朵玫瑰》《千纸鹤》(邰正宵)、《听海》(张惠妹)、《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孟庭苇)、《往事随风》《丝路》《这一次我绝不放手》(齐秦)、《雪人》(范晓萱)、《独角戏》《日光机场》(许茹芸)、《雨蝶》(李翊君)、《Dear Jorn》(比莉)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虹乐队”第一代的鼓手徐德昌,也是一位编曲好手。

台湾乐坛的十位编曲家,他们用作品惊艳了一个时代

第五位、张弘毅

如果列举台湾流行乐坛真正的大师,那一生低调的张弘毅绝对是其中之一。

虽然张弘毅老师主要是给电影配乐,而且还拒绝音乐作品商业化,他的作品不是太多,但其作曲与编曲作品几乎都可以说是歌曲中的艺术品。

张弘毅是第四届台湾金曲奖最佳编曲人的获得者,获奖作品是爱将许景淳演唱的歌曲《流离人生》。

此外,张弘毅老师的编曲代表作还有《玫瑰人生》(许景淳)、《还君明珠》(坣娜)、《随风而逝》(曾庆瑜)、《从来不肯对你说》(赵咏华)。

台湾乐坛的十位编曲家,他们用作品惊艳了一个时代

第四位、钟兴民

如果问谁是台湾金曲奖最成功的编曲人,那在第13届、第15届和第32届金曲奖三次夺得金曲奖最佳编曲人、先后6次提名最佳编曲人的钟兴民可谓遥遥领先。

钟兴民是红蚂蚁乐队和第二代“虹乐队”的键盘手,同时也被誉为“周杰伦御用编曲人”。

钟兴民的编曲从传统过渡到新音乐时代,可以将管弦乐与各类新乐器完美融合,从出道到现在编曲作品超过两千首。

钟兴民的编曲代表作有《我不是真的醉》(裘海正)、《无情的雨无情的你》(齐秦)、《很受伤》(任贤齐)、《好人好梦》(孙悦、邰正宵)、SHE《热带雨林》、《布拉格广场》《骑士精神》(蔡依林)、《爱在西元前》《双节棍》《黑色幽默》《七里香》《菊花台》《青花瓷》《兰亭序》等。

台湾乐坛的十位编曲家,他们用作品惊艳了一个时代

第三位、陈扬

陈扬不仅是一位作曲大师,而且还是一位编曲大师,就像张弘毅老师那样。

不过与张弘毅不同的是,陈扬的作品既有李泰祥古典乐之类,也能契合流行方向。

陈扬曾获得第一届和第六届台湾金曲奖的最佳编曲奖,获奖歌曲分别是《爱到最高点》(伍思凯)和《龙猫巴士》。

陈扬老师的编曲代表作有《谁在眨眼睛》(刘文正)、《几多愁》《相看泪眼》(邓丽君)、《呢喃》《几朝风雨》《沙漠之足》(黄莺莺)、《春光美》(张德兰)、《桂花巷》(潘越云)、《客途秋恨》(曾淑勤)、《生命的每一次遇合》(凤飞飞)等。

台湾乐坛的十位编曲家,他们用作品惊艳了一个时代

第二位、屠颖

1989年,一首《鲁冰花》成为第26届金马奖的最佳电影插曲奖,这首歌也让音乐行业新人姚谦和屠颖走入大众视野。

1991年,在第二届台湾金曲奖上,江淑娜演唱的歌曲《我是个不喜欢热闹的人》,让年纪轻轻的屠颖成为金曲奖最佳编曲人。

多年以后,师从陈志远又受惠于MIDI技术的屠颖,已成为华语乐坛最成功的编曲大师,他两千多首编曲歌曲的数量已经越来越接近一代编曲大师陈志远。

屠颖的编曲代表作有《漂洋过海来看你》(娃娃)、《味道》(辛晓琪)、《矜持》《天空》(王菲)、《忘记你我做不到》《情书》(张学友)、《囚鸟》(彭玲)、《曲终人散》(张宇)、《广岛之恋》(莫文蔚、张洪量)、《如果云知道》《美梦成真》(许茹芸)、《爱情多瑙河》《你的眼睛》(熊天平)、《当》(动力火车)、《过火》《信仰》(张信哲)《我不够爱你》(刘德华、陈慧琳)、《原来你也在这里》(刘若英)、《橘子红了》(黄磊)、《屋顶》(温岚)、《如果的事》(范玮琪)等。

台湾乐坛的十位编曲家,他们用作品惊艳了一个时代

第一位、陈志远

之前多次讲过,陈志远是台湾乐坛的首席编曲大师,同时也是一位作曲大师,台湾乐坛上世纪80年代近半数歌曲的编曲都有他来完成,他的编曲作品接近3000首,是第一位靠编曲挣到一亿元的音乐人。

陈志远从1975年开始编曲,直到2011年逝世前,都一直不辍笔耕,可谓编曲编了一辈子。

陈志远老师的编曲代表作有《酒干倘卖无》《一样的月光》《跟着感觉走》(苏芮)、《恰似你的温柔》《最后一夜》《你是我心中云一朵》(蔡琴)、《明天会更好》(群星)、《大约在冬季》(齐秦)、《雪在烧》(黄莺莺)、《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王杰)、《天天想你》(张雨生)、《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林忆莲)、《梅花三弄》(姜育恒)、《水手》《星星点灯》(郑智化)、《感恩的心》(欧阳菲菲)、《边走边唱》(黄磊)等。

台湾的陈志远与香港的顾嘉辉,或许就是两地音乐在编曲界的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除此之外,周国仪、包小松、黄中岳、陈明道、黄雨勋等,都是拥有很多编曲作品的优秀编曲人,此处不多赘述。

您还能想到台湾流行乐坛哪些以编曲见长的音乐人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补充,求赞求关注,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