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张骞

作者:钱candy

汉武帝刚即位的时候,有一次和匈奴打仗,抓了不少俘虏,从俘虏交代的情况中,汉武帝得知在敦煌和祁连附近有一个游牧民族,名叫大月氏。匈奴和大月氏曾因为争夺另一个国家的领土发生过冲突,几次交战都以大月氏的失败而结束,匈奴首领老上单于杀死了大月氏的国王,还把国王的头做成酒杯喝酒。大月氏经过几次战争后,国力衰退,人口迅速减少,只好往西边走,躲避匈奴的追杀,一方面又想把匈奴打败。汉武帝了解这些情况后,认为汉朝可以和大月氏联合起来对付匈奴,于是汉武帝在全国广招人才,希望有人能代汉朝出使西域。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张骞

当时这事没人敢啊,都传匈奴杀人不眨眼,要是被抓住肯定就活不了了,正在汉武帝着急的时候,这时,有一个人自告奋勇愿意出使西域,他就是张骞。汉武帝很欣赏他的勇气,命令他带领一百二十人出使西域。有一个归顺汉朝的胡人,名叫堂邑父,因为他了解一些西域国家的语言,熟悉路线,汉武帝任命他为向导,和张骞一起出行。

公元前 139年,张骞一行一百多人从陇西,也就是今天的甘肃临洮出发,朝西边前进了,先是来到河西走廊。自从大月氏从这儿迁走后,这一地区便成为匈奴人的领地。张骞担心遇见匈奴人,满心期望着快点走出河西走廊,没料到还是被匈奴的骑兵发现了,一行人被俘虏到匈奴王庭,在今天的呼和浩特附近,见到了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当然不会让张骞去大月氏,他知道汉朝想联合大月氏一起讨伐匈奴,现在抓住了汉朝的使者,军臣单于决定把他们软禁起来。大月氏王说的也很在理,你要去找大月氏可以,你来我这里做什么?说的张骞哑口无言。

大月氏王也不想杀了张骞,因为通过张骞可以得到很多大汉的情况,况且这个民族很包容,性格耿直,看不惯的人杀人不眨眼,看得惯的能为自己所用的不管之前什么情况都能接受,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带5000步兵攻打匈奴,与八万匈奴作战,最后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投降了匈奴。匈奴人一向敬爱勇士,鞮侯单于非常喜欢李陵,还将亲生女儿嫁给了他,封李陵为右校王,给他封地,后来汉武帝派公孙敖深入匈奴营救李陵,但因“李陵教匈奴练兵”的谣言,导致汉武帝大怒,将李陵在汉朝的家人全部杀了。

回到张骞的话题上来,为了让张骞打消出使西域的念头,一心一意留在匈奴,军臣单于想出很多办法来挽留张骞,甚至找了一个匈奴女子给张骞做妻子,还生了孩子。张骞表面上顺从匈奴,其实心里一直没忘记汉武帝交给自己的任务,他一定要到达大月氏。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张骞

张骞在匈奴部落里偷偷吩咐其他使者接受匈奴的各种安排,好好活着,暗地里寻找机会逃跑。有人会说了,这些人中没有想真正投降匈奴的,把张骞告发了吗?看来没有,有的话历史就改写了,看得出来古人还是很有气节的。有人说刚才说的张陵呢?在匈奴,李陵本想效仿古代曹沫挟持齐桓公的故事,准备挟持匈奴单于。但是汉武帝诛灭了他的家人,使得李陵最终心灰意冷,安心留在了匈奴。汉昭帝年间,他昔日的同僚霍光,派出使者会见李陵,想让他重归汉朝。但是李陵却认为此事已经无法挽回,而且在匈奴也已娶妻生子,因此拒绝了霍光的提议。

到公元前129年,张骞在匈奴社会里足足生活了十年。匈奴人看到张骞等人没有任何反抗的举动,心里渐渐对他们放松了警惕,单于也认为张骞已经断绝了去大月氏的念头,愿意安安分分地生活在荒漠中。有一天,张骞等到了匈奴人戒备松懈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带领使者们逃出了匈奴王庭。凭着十年间和匈奴的相处,汉朝使者多多少少都学会了匈奴人的语言,加上他们一直穿着匈奴人的衣服,一路上竟也没被别人发觉。而且张骞预先熟悉了西域的路线,这一次他们没费多少时间就逃出了匈奴的领地。也有史书说张骞的妻子帮助他们逃出了领地,而且拒绝再嫁,因为要增加人口,匈奴女人没了丈夫要嫁给小叔子的或者其他的部族,张骞的妻子受到了匈奴的毒打,张骞的妻子为什么会死心塌地的帮助他,有人就说张骞接受了现代的文明,死心塌地的只要他妻子一人,从不打他和折磨他,而且非常懂礼节,所以非常的仰慕他;还有人说是被张骞一心效忠大汉所感动了,所以要帮助他逃跑。

逃出来后,张骞才得知西域诸国之间发生了冲突,大月氏被乌孙和匈奴骚扰,迁移到更西边的地方,在原来的大夏国定居下来。现在的大月氏距离更加遥远,张骞等人的粮食和饮水坚持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于是张骞决定先去西南边的大宛,请求大宛国王的帮助。

一行人从塔里木河向西前进,经过库车、疏勒,翻过葱岭,终于在十几天后来到了大宛,现在属于乌兹别克斯坦。一路上,很多使者因为沙漠和荒原的恶劣环境而献出了生命,多亏堂邑父会打猎,总算没让全部人丢掉性命。

大宛国王得知张骞等人的经历后,表示愿意把他们送到大月氏。张骞很高兴,承诺回到汉朝后一定禀告汉武帝,回赠礼物和珠宝。大宛国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繁荣富强的国家,巴不得和汉朝交好,只是匈奴阻挡在中间,无法联系汉朝,张骞的话无疑给大宛国王吃了一颗定心丸。不多久,大宛国就派了几名随从和翻译,配上了汗血宝马,带着张骞来到康居,康居王接着派人把他们送到大月氏。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张骞

当张骞把汉武帝的想法和大月氏的人们说了之后,竟然遭到了大月氏女王的拒绝。原来大月氏定居的这个地方水草丰美,物产丰富,离乌孙和匈奴都很远,安稳的生活让大月氏人忘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他们不想再打仗了。张骞不死心,他干脆留在大月氏,试图说服大月氏国王,眨眼间,一年过去了,大月氏王始终没有同意和汉朝联盟,张骞只好带着遗憾启程回朝。

公元前 128年,张骞从大月氏离开,踏上回汉朝的路,张骞也不是没有收获,早就听说大月氏炼铁有一套,大月氏把炼铁的秘方告诉了张骞。还带回了胡麻、胡桃、胡椒、葡萄、苜蓿、石榴、胡萝卜和地毯等物品。

为了防止再次被匈奴人抓住,张骞决定从塔里木盆地的南部穿过去,然后经过莎车、于阗就是今天的和田、鄯善就是今天的若羌,来到羌人的领地,原以为这次一定能顺利回去,谁料到羌人的领地也被匈奴占领了,在青海湖南岸,匈奴骑兵抓住了张骞和几名使者,一关又是一年。

公元前126年,匈奴内部发生斗争,军臣单于去世了,他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和太子打了起来,张骞趁机带着堂邑父和妻儿逃了出来,这一次,他们终于回到了汉朝。

张骞出使西域前后经历了十三年,出去时带着一百多人,回来时只剩下张骞和堂邑父,另外还带着匈奴的老婆和他们的孩子回来了,不幸的是一年后他的妻子就去世了。去找大月氏途中遇到了无数恶劣的环境,还被匈奴囚禁,其中的痛苦没人会懂。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张骞

张骞没有完成汉武帝交给的任务,但他的行为给西域和汉朝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自古以来,西域就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由于路途遥远,一直没能和中原建立联系,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把汉朝的情况传播开来,使西域各国逐渐开始来往于中原。张骞回朝后详细对汉武帝说明了西域各国的位置、特产、城市和路线,这对后来开发“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也是第一份详细讲解西域地理风貌的资料。

汉武帝见张骞带来的有关西域的情况,就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为奉使君,还赐给他们很多财物。

后来张骞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立下战功,被封为博望侯;接着又和李广一起讨伐匈奴,却因为延误军期被贬为庶人。但是张骞很聪明,你看当年大将王恢在大同带着三万人准备打匈奴的辎重,匈奴就是从大同西面过来的,王恢一看我就三万人啊,没敢打,因为贻误战机,汉武帝逼他自杀,其实他也可以花钱赎命,汉代法律有规定,死罪可以花五十万钱赎罪,也可以换成“腐刑”,腐刑就是宫刑啊,男女都有,司马迁不就是腐刑吗?但是王恢他没有,不舍得花钱,求情都求到了太后那里,汉武帝说几十万大军,无功而返,怎么也得打一下啊,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最终他选择了自杀;其实不是必杀不可,主要是主战派是王恢,结果他不出战,显得汉武帝决策失误,不会用人,不杀他不解心头恨啊。又是历史上一个经典教训,“钱聚人散,钱散人聚,”刘邦舍得花钱,被包围在白登山,谋士陈平就说可以财宝送出去,说不定还可以救命,刘邦恍然惊叹,还有这样的好事?结果获救了,你看刘邦人活了,王恢不舍得花钱,人没了;张骞,号称亚洲第一导航,与迷路大仙李广,也迷路了,张骞也聪明,拿钱抵罪,钱乃身外之物,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以后赚钱的机会多了,只要人还在,这不?.......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张骞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为了联合乌孙打击匈奴,重新封张骞为中郎将,找到新职位了,率领300人出使乌孙,并带去大量牲畜和生活用品。到达乌孙后,张骞分别让随从前往大月氏、大宛、康居、大夏国等国家,传达汉武帝希望交好的意愿,各国纷纷派使者跟随张骞来到长安。

公元前114年,张骞去世,西域各国听到这个消息后,都表示惋惜。

因为西域人民对张骞很是尊重,后来的汉朝使者借用博望侯的名号和西域各国来往。张骞出使西域,不仅开拓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把西域的特产引进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还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