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作者:鱼汤经济学笔记

上期介绍了中国经济第十一次波动——民企最精彩的10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创新发展,本期介绍民企精彩十年第2期,民企跨越式发展不同模式,主要包括政府和企业配合发展、放松管制通过改革给企业释放市场空间、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本期发展故事正是这三种模式体现(共4468字,阅读需14分钟)

01

晋江经验

地方政府和民企的配合

晋江的发展,体现了地方政府和民企的配合,双方相互成就,汇成了民企发展的一段传奇佳话,这种模式在世界范围也是罕见的。

改革开放之初,爱拼敢闯的福建晋江人,从搞作坊、办工厂起步,实现了从“高产穷县”到“全国十强”的惊人跨越,闯出一条加工制造的发展路子。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在晋江,民营企业形成“一镇一品”产业集群,如同璀璨的星群:陈壕的鞋子、英林的服装、安海的玩具、磁灶的陶瓷、内坑的拖鞋、罗山的食品、永和的石材、东石的雨伞……

在晋江,著名的品牌随处可见,安尔乐、心相印、七匹狼、九牧王、安踏、鸿星尔克、361°、贵人鸟、特步、乔丹、浩沙、劲霸、乐牌、利郎、晋工机械、碧圣、SBS、盼盼、亲亲、福马、珠穆朗玛、金冠、蜡笔小新、雅客……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2001年,晋江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翻了七番之多,平均三年翻一番,等于每三年就再造一个晋江。

先行者总会先碰到新问题,世纪之交,初战告捷的晋江遭遇瓶颈,“低端竞争,富而不强”。

2002年《人民日报》《福建日报》发表《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宣传推广“晋江经验”。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文章认真分析了“晋江模式”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概括了从改革开放到2002年经历过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晋江陈域镇立足侨乡“闲房、闲资、闲散劳动力”多的特点,联户集资兴办乡镇企业,在1984年就成为福建省的第一个亿元镇。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其他乡镇纷纷仿效,形成了一股兴办企业热潮。到1985年,全县集资企业3.46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16%以上。

第二阶段:引进利用外资。晋江早在1981年就创办了第一家“三资”企业—侨乡彩照冲印公司。

1984年至1991年,政府积极吸引外商,累计批准“三资”企业903家,合同外资7.19亿美元,实际利用3.93亿美元。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1992年,“三资”企业总产值达到18.11亿元,出口值2.15亿美元,上缴税收3696万元,外向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第三阶段:构建市场基础。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晋江着力构建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八五”期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59.2%的速度高速增长,“晋江模式”也被普遍认可。

第四阶段:创新发展道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的严峻经济形势,晋江市引导企业转变家族式的经营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名牌、拓市场,做大做强企业。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硬是把纺织服装、陶瓷建材、制鞋、食品等传统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集“中国鞋都”“全国食品强市”、全国陶瓷建材和玩具生产基地等称号于一身。

在晋江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始终加强市场经济发展引导、服务,及时转变机关作风,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能,为市场主体发展经济提供了有效服务。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晋江经验充分说明,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各级政府只有通过及时引导、优质服务和辅以有效管理,做到既不“越位”,又不“缺位”“错位”或“不到位”,才能履行好领导经济工作历史责任。

如今,晋江已形成纺织服装、制鞋2个超千亿元和食品饮料等5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2件、中国名牌产品13项,拥有46家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县域前列。

据统计,2017年,晋江用仅占全省1/200土地,创造了福建1/16GDP,达到了1981.5亿元,是改革开放之初1366倍,经济总量连续24年位居福建各县首位。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从百亿元级企业到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从制造基地走向品牌之都、体育之城……晋江“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不断走出新的路子。

02

国产手机崛起

越挫越勇的国产商家

与晋江的默契配合相比,国产手机产业的崛起,展现了民企崛起的不易、辛酸,而政策改革适时通过放宽发展门槛,给民企提供更了加广阔的市场化环境,在残酷的竞争中,最后脱颖而出的,必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代工、山寨、到自主研发,从国内走向全球,一部国产手机崛起史,也是中国制造崛起的一个缩影。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1989年,“大哥大”摩托罗拉3200进入中国,售价2万元,那会北京房价1600元/平方米,平均月薪175元,普通人离手机的距离及相当遥远。

很快爱立信、索尼、诺基亚、黑莓、也推出了自己的通讯设备,手机越来越小、越来越灵巧、越来越便宜。

1998年,“波导”以“手机中的战斗机”出现,不到4年时间,就登上了市场第一的位置。此时,TCL、中科健、中兴、熊猫等也都推出了自己的手机。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2002年以后,中国手机在低端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在人均工资2000元的年代,一款400元的镶嵌着红宝石的国产机,及具诱惑力。

2005年,索爱推出了音乐手机、诺基亚推出5300,非常时尚经典的造型,引起大量的关注。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诺基亚把上网、聊天等功能融入手机,推出了N71、N73、N95等一系列经典款,也造就了不可撼动的诺基亚王朝。

2007年,国家取消了长达9年的“手机牌照”制度,山寨手机如雨后春笋一般席卷市场。

联发科的芯片,集成了拍照、音乐、触控、蓝牙等功能,几乎只要套个壳,就能做成一部手机。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同年苹果第一代iPhone横空出世,次年Google推出了Android(安卓),自此开始了两大阵营对垒。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在国外手机不断研发、创新时,国产手机习惯于赚块钱,山寨、模仿,一直徘徊在低价区,利润低的可怜,也没有科技研发经费。

2008年,全球前六手机厂商分别是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 LG、 索尼爱立信、中兴,国产品牌只有中兴上榜,市场份额不足5%。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2009年中国进入3G时代,中国的TD-SCDMA、欧洲的WCDMA、美国的CDMA2000一起成为3G三大技术。

此后,HTC推出了G7、三星发布了Galaxy S,第一代智能手机,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初现模样。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而国产手机,屡战屡败、节节败退,只能在老人机里展现自己对市场的把握。在智能手机领域,就是低端代名词。

时任中兴通讯副总裁的沈力就曾直言:“超越苹果、三星这个理想,我在十年前就有了,就像希望中国汽车超越宝马、法拉利一样。”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即使敌人强大,国产手机像小强一样前赴后继,很快进入“百机大战”,一加、小米、魅族、华为、oppo、vivo、酷派、联想等上百家国产机开始厮杀。

2014年,4G时代到来,苹果也由乔布斯进入到了库克时代,三星开启曲面屏,百机大战的胜利者,华为、小米、OV、魅族等开始崛起,占领国内手机市场,并向国外品牌发起冲击。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因地制宜、懂得变通,凭借拍照、快充、美颜、音乐、大存储等一系列的噱头宣传,国产手机开始找到自己的赛道。

妇孺皆知的“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OPPO R9在开卖前88天,平均每1.1秒就卖出一台,在2016年将强敌iPhone从蝉联四年的“国内最畅销机型”宝座上拉下。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2018年,国产手机开始走出国门,华为在西欧智能手机的份额达到19%,和苹果、三星形成鼎足之势。OPPO在欧洲也进入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荷兰等市场,在高端市场和苹果、三星正面交锋。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近十多年来,国产手机从低端机起步,逐渐抛去山寨、低价的标签,围剿三星,追逐苹果,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一部中国手机的进化史,就是一部中国消费电子甚至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逆袭史。

03

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

与手机的严酷市场环境相比,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是在政府扶上马送一程的精心呵护下扬帆起航,最终百舸争流、尽显民企本色。

2009年到2019年十年间,中国制造最亮眼的弯道超车,非新能源汽车莫属。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汽车一直被视为工业上的明珠,其以供应链长、技术要求高、消费拉动强著称,汽车产业就能托起一个国家经济。

自建国初,在苏联的帮助下,大陆建设了第一条汽车生产线,但在民用车领域,进展一直不大。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改革开放后,积极通过市场换技术,引入了合资车品牌,随后有了上海大众、长安福特、北京现代、广州本田等合资车品牌。

“市场换技术”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骨感的。

虽然在汽车雨刷器、坐垫、玻璃等一众的零部件完成国产替代,但核心三大件,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的技术,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中国造车利润多半被国外厂商拿走。

中企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产品,市面上跑的车,要么是高端进口,要么是中端合资,在老百姓的认知中,国产车就是low和土的代名词。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汽车发展经过近30年折腾,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继续在原有赛道上同欧美厂商竞争,完全没有机会。

2008年马斯克的特斯拉电动车,给了我们新的启示,电动车能绕过传统车企的技术壁垒,实现“换道超车”。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任务应运而生。当时,新能源也许是个方向,但谁也没有十足把握。

随后国家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年)》(2008年),《中国制造2025》规划(2015年),将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列为国家计划。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此后,从中央到各地方,相继出台了多条电动汽车发展相关政策。其中,发改委出台 7 项,财政部出台 6 项,科技部出台 5 项,工信部出台 11 项。

显然,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同时,为扶持还在起步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中国开始了12年的补贴政策。

12年里,真真正正砸出了上千亿的真金白银,帮助中国新能源汽车度过了虚弱的发育期。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虽然这个政策在初期被很多人质疑骗补,但事实证明,这一步棋是对的。

一方面,传统车企在补贴的刺激下,不再留恋“组装生产”的蝇头小利,纷纷开始向电动车转型。

另一方面,中国车企终于不用再死磕汽车三大件了,利用船小好掉头的优势,押宝新能源,只在新能源上赚到了钱,才有钱投入研发,形成循环正反馈。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欧洲人和日本人认为,电动车是传统油车的电动化,一种是中国人和美国人认为,电动车是智能手机的汽车化。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在两种思路指引下,欧洲、日本车企的研发过程中,坚持推动汽车的智能化和原有汽车架构的结合,却总在软件开发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同时加上原有利益格局羁绊,发展一直慢半拍、举步维艰。

中国和美国的车企没有原有汽车制造经验的束缚,一切从零开始,反而在一次次跌倒中不断探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国家搭台、企业唱戏,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尤为明显,政策的引领,让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完整的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丰富的锂资源、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形成了合力。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更重要的是中国车企互联网思维,移动互联网大潮,数以百万级智能化工程师,把互联网思维带入汽车设计、制造,其带来数字化和智能化革命,将会“重写”汽车产业的生产流程和经营逻辑。

一万粒种子撒下,总会几棵长成参天大树。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就说:“除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工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在政策、资本的双重驱动下,一大批新能源车企如雨后春笋,传统车企有长安新能源、北汽新能源、广汽新能源,自主车企有比亚迪、吉利、长城,新势力有蔚来、小鹏、理想、哪吒等等。

【2010-2019】民企精彩十年,跨越式发展的三种模式?

重塑产业结构、必须敢于尝试,中国耗资千亿的豪赌、赢了,中国抢得了新能源汽车的起跑优势。

预告:下一篇,中国经济第十一次波动,民企精彩十年,而立之年的奋发,创新不屈的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