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树山事件”告诉人们一个做人做事的道理“德不配位必遭祸秧”

作者:故乡CIVIC
“马树山事件”告诉人们一个做人做事的道理“德不配位必遭祸秧”

《朱子治家格言》中说:德不配位,必遭祸殃!河北迁西县退休干部马树山老人的“民告官”事件的无限放大,其实就是县委书记李贵富坐井观天、妄自非大的结果,是他一手把自己送进了命运的底门,也给迁西县政治生态环境挖了个大坑,这就叫“德不配位,必遭祸殃”!

作为地方管理者,市政亮化工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项民生工程。这件事本来也不应该起什么波澜,尽管政府财政多么紧张,搞城市亮化也不算什么“十恶不赦”。退休老人马树山检举揭发到了省市纪委、监委,即便是确实有些人情暧昧,在现在人情社会的体制下,这样的案例只要查下去,可能信手可得,一抓一大把。问题出现了,就更要低调,只要对这件事做好了冷静处理,一定是不一样的结果。

“马树山事件”告诉人们一个做人做事的道理“德不配位必遭祸秧”

可作为一方管理者的李贵富,可能以为有人罩着,就可以肆无忌惮。明知有些问题不可为而却要为之,擅自动用手中的权力,不顾党纪国法,不顾伦理道德,将马树山老人快速报警、起诉、拘押定罪。仿佛老子天下第一,在京城脚下动用私刑。最终将事情弄得无法收场,还惊动了最高检。无论结果如何,都有些自以为是所造成的得不偿失!

其实,这就是一个“德”字作怪,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自身的德行,无法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的时候,想要得到本不属于自己能力范畴之内能得到的福报,那必将付出惨烈的代价。这就是库管规律,生活绝对公平。

“马树山事件”告诉人们一个做人做事的道理“德不配位必遭祸秧”

《论语·学而》中说,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人到了什么环境、到了什么位置,都要经常的审视自己。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都需要谨慎把持。凡成大事者,可以不拘小节,指的是从大局入手,分清主次,把握核心,不为细枝末节所束缚,应该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但是涉及到原则性的核心问题,又需无不谨小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