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把头条内容做一本书是怎样的体验?请您欣赏

前言:在头条持续输入内容两年,去年把2022年在头条的文字整理出版一本《非主流》(2022 红版),今年整理出版一本橙版《非主流》(2023)。之所以把新媒体内容整理出版纸质媒体,在这本书的序和后记里有零星交代。

我希望在头条坚持写作下去,也希望继续做出一套“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非主流》系列版本。

把头条内容做一本书是怎样的体验?请您欣赏

自媒体时代,个人定制出版是最好的选择

这本集子从文字整理、审阅校对,到内文排版、封面设计都是我一个人在做。上一次做同一件事,已经是一年前了。那时候才在网上自学ID排版,边看着教学视频,边慢慢摸索,好在连续编排、出版了《非主流》(2022)、《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小小》和《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方阵·陕西卷》,后来编排过一本很私密的本子《永远的英子》,但没有拿去印制。

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每天朝九晚五,上班8个小时就是面对电脑看文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过节假日、双休日,剩下的时间都是和电脑屏幕上的文字对视了。任何事干得久了,都会产生疲劳、厌恶感。所以,下班回到住处,就不再想打开电脑——即使打开电脑吧,也是拿看电视剧当做休息。

把头条内容做一本书是怎样的体验?请您欣赏

时间到了2024年的元旦,我下决心要把过去一年在头条号的内容整理成书了。当我做这个事时,我是认真的,经过前后近乎半个月的文档整理审校、ID排版,把已经生疏的“手艺”重新拣起来确实不容易,要时不时地去重温课程学习,一点一点的小细节才能把一本书做得美观和达到心里预期的样子。

之前在顺义上班的时候,对排版不懂,再说,出版公司的工作都是编辑和排版各行其事,大多数情况下,排版干不了编辑的事,编辑也干不了排版的工作。版式出来,删一字,添一字,都是编辑的事。每次书稿排出来,老板会安排编辑在排软件上把文字处理好。

在那边学了一个优点,那就是老板要求的,每个段落不要超过十行,每个段落的末行别说单字不成行,他要求一定添或者减,必须保证末行文字超过上一行文字半数,这样板式看着才美观。

页面也是,单行不占页面,或者减字减句把文字移到上一页,或者添字添句把这下一页整出一个自然段来。

说到这里,应该明白编辑和排版一身挑的人才,在图书出版工作中是多么的占有优势了。

把头条内容做一本书是怎样的体验?请您欣赏

在自媒体写作时代,写作者在实践中更注重、彰显的是个性写作,再也不会为了发表去迎合不同编辑的口味,我手写我心,内容的优劣自有粉丝的好恶来决定。展现量、浏览量、点赞量、评论量、转发收藏量是内容好坏的标准,也是内容变现的标准。

把头条内容做一本书是怎样的体验?请您欣赏

这个集子内容和封面排出来后,发给朋友们看,“两行清泪、一地悲伤”眼尖,看出封面图片里“热带”的错误,应该是“热爱”。这么明显的错误我竟然熟视无睹。赶紧去头条做了“编辑资料”改过来,重新截图,重新替换封面图片;“云蒙山人”提出“其一,极少插图可能会重复出现,应予替换。其二,上部分辑录的小标题是否可以调整字数成为一致?其三,作为一部书,尽管作者的观点已经一览无余,但还是有应该有一个后记”。我遵照他的意见重新调整了插图,关于小标题,自媒体的文章标题和传统的不一样,讲究的是“三段式”,更容易让受众尽快打开阅读,后记本来因为本书页面已经很多,不准备写了,听了朋友的话有道理,就拉拉杂杂写下这些文字,全作是后记吧。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和厚爱。

2024.1.16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