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18岁加入军统,28岁成少将,去世后,为何被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作者:历史有点风

民国时期,提到国民党的军统,人人闻之色变,因为这是一个集暗杀,监视,绑架于一身的特务组织,其势力之大遍布全国,其名声之臭,世人皆知。

鲜为人知的是,在军统中,有一位比较特殊的特务,此人少年成名,深受戴笠信任,28岁就当上了少将,他虽然曾做过一些有害于人民的事,可是在他82岁去世后,他却被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大陆首个国家公墓,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建造,是安葬革命同志的墓地,那么,这位军统的特务为何能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他对革命有着怎样的贡献?

少年得志,获戴笠欣赏

他18岁加入军统,28岁成少将,去世后,为何被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此人叫沈醉,是湖南湘潭人,1914年出生,18岁那年,沈醉因为与高年级的同学一起闹学潮被学校开除,没办法,他只好前往上海,投奔自己的姐夫余乐醒。

余乐醒不是个小人物,他早些年间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曾前往法国勤工俭学,与周恩来,聂荣臻,李富春等人都相识,大革命时期,余乐醒还是黄埔军校的教官,也是在校授业期间,他结识了沈醉的姐姐沈景辉,两人相知相爱,结成伉俪。

大革命失败后,余乐醒脱离了党组织,几经辗转后,他成为了戴笠的朋友。

他18岁加入军统,28岁成少将,去世后,为何被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1932年,蒋介石为了加强自己的独裁统治,成立了“中华复兴社”,其下辖组织,宣传,训练,特务四个处,黄埔六期的戴笠因为聪明大胆,被蒋介石青睐,担任了特务处的处长。

余乐醒因而也成为了特务处的骨干分子,沈醉前来投奔余乐醒时,余乐醒在特务处地位不低,他顺手就将沈醉安排为了特务处的联络员。

18岁的沈醉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生,因为加入特务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他18岁加入军统,28岁成少将,去世后,为何被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戴笠初掌握特务处时,因资历浅,常受到别人的冷眼,他也知道“复兴社”里的人各“心怀鬼胎”,所以,他更加注重那些年轻,有可塑性的人才,沈醉成为了他的“目标”

一次戴笠与余乐醒谈话,余乐醒将沈醉介绍给了戴笠,此时的沈醉一腔热血,激情万分,而且还未经历社会经验,只是一个思想单纯,机智聪明的“青年”,所以,戴笠有心培养沈醉,为的就是将沈醉培养成他私人的“忠实门徒”

沈醉最终没有辜负戴笠的培养,他完全抛弃了他之前的“救国”志向,转而成为了兢兢业业的特务。

沈醉的转变,得到了戴笠的欣赏,十年后,沈醉28岁,他成为了军统局最为年轻的少将总务处长,一时间少年得志,风光无限。

虽成特务,却始终不忘母亲教诲

他18岁加入军统,28岁成少将,去世后,为何被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沈醉的母亲叫罗裙,她是清末著名诗社——南社的成员,是一个非常有文化的女子,沈醉的名字,就是她根据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其中一句: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所取的。

少年时期,沈醉就深受着母亲的影响,热爱读书,他后来机智聪明,也和母亲的教导有关。

后来,沈醉当上了军统特务,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母亲对自己的教诲: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要做人。

实际上,年轻时的沈醉春风得意,有些傲气,他也曾对母亲愧疚过。

他18岁加入军统,28岁成少将,去世后,为何被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军统的职责,就是暗杀,绑架,监视等,沈醉作为特务,他自然是不能避免,有一次,沈醉奉命带部下去执行绑架任务,路上,他遇到了母亲,母亲看着像他,就喊了他的名字。

沈醉不想让母亲担心,就用上海话大骂了母亲一句“侬瞎了眼”,听到这句话,沈醉母亲觉得是自己看错了人,径直离开,沈醉却是内心愧疚万分。

后来沈醉将此事告诉给了戴笠,戴笠大大夸赞了他一番,但是沈醉的内心,却是对母亲有了深深的歉意。

他18岁加入军统,28岁成少将,去世后,为何被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1949年秋,沈醉担任了国民党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当时任局长的毛人凤发来电报,要他秘密除掉原国民党陆军大学校长杨杰。

此时沈醉内心还对国民党抱有希望,准备筹划计划,却不料被母亲发现,母亲当场呵斥他:“我多年来一直教导你,一个人可以不做官,要做人........你把杨杰杀了,我这个母亲如何见他家里人.....我不要你这个儿子,你马上走。”

听到这些话,沈醉愧疚万分,他第一次违背了毛人凤的命令,偷偷放走了杨杰。

实际上也正是因为他“凡事留一线”,放走了杨杰,才给了他后来能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的机会。

从军统特务转变为起义将领

他18岁加入军统,28岁成少将,去世后,为何被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国民党兵败已经成定局,渡江战役后,南京,上海等地相继解放,云南成为了蒋介石负隅顽抗的最后据点,时任国民党云南省主席的卢汉,因而成为了保密局的重点监视对象。

沈醉将杨杰放走后,毛人凤雷霆大怒,亲自飞赴云南,当着众人的面训斥了沈醉。

沈醉觉得丢了面子,内心对毛人凤满是怨恨,之后毛人凤告诉他,没有蒋介石的命令,他无论如何也不准离开云南,这件事让沈醉难以接受。

此时解放军马上就要攻入云南,若他还不走,那岂不是留下来送人头吗?

他18岁加入军统,28岁成少将,去世后,为何被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沈醉思来想去,再想到毛人凤对自己的呵斥,他便有了暗杀毛人凤的想法,不日,他派人搞来一种云南少数民族配制的褐色细粉慢性毒药,将其加在咖啡或茶中,无法辨认。

正当沈醉筹谋想要暗杀毛人凤时,一件事的发生,让沈醉加快了步伐。

有一次,毛人凤在处理文件时,突然停电了,他不小心将水碰倒,怒火冲天的他却把火撒在沈醉的副官闫齐生身上。

沈醉得知后,内心非常生气,他决定立刻给毛人凤下毒。

而毛人凤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可能会被沈醉下毒手,因而他就决定装可怜,对沈醉使用怀柔手段。

他18岁加入军统,28岁成少将,去世后,为何被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第二天,毛人凤找到沈醉,一边哭着,一边说道:“老沈啊,这些年你待我始终如一…...要是戴老板在天有灵,会含笑九泉的。”

沈醉听到这话,心软了,因为他始终都将戴笠作为自己的“贵人”,所以错过了这次下毒的机会,等毛人凤离开时,他的脾气又上来了,他告诉沈醉:“一定要坚守云南,即使卢汉发生突变,也不得离开,要么拉起部属进山打游击,要么诈降,再伺机活动。”

沈醉当即明白,一切都是自己自作多情了,原来,毛人凤还是想要置他于死地。

到了此时,沈醉不得不为自己找条后路。

他18岁加入军统,28岁成少将,去世后,为何被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随着重庆的解放,解放军大举攻入四川,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觉得事情不可再拖,当即在昆明宣布起义,并软禁了张群,沈醉等人。

沈醉此时已经完全对国民党失去信心,所以,他在起义通电签字,还发表了起义广播。

作为国民党军统局的大特务,沈醉被我军抓捕后,关在了秦城监狱,在这里,他度过了十年时光。

他18岁加入军统,28岁成少将,去世后,为何被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1960年,沈醉被特赦,此时经过十年改造,他完全认识到了自己人生前半生的“歧路”,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他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了大量珍贵的关于军统内部的史料。

特殊时期,沈醉遭到了冲击,但是在周恩来的保护下,他又很快安全起来,1980年,有关部门整理材料时,将沈醉定为了起义将领,享受副部级待遇,后来,沈醉又相继担任了几届政协委员,这让沈醉“感到从所未有的高兴”

1996年,82岁的沈醉与世长辞,由于他在后半生对革命贡献大,所以,虽然他曾经是军统特务,但是他还是被特批,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结语

他18岁加入军统,28岁成少将,去世后,为何被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人这一生,年轻时的决定,就足以影响后半生,沈醉虽然曾经做了很多对人民有害的事,但是在后半生经过改造,他开始对人民立功,可以说他的思想,是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沈醉能够从一位军统大特务,转变为一名对人民有益的人,从他的经历,我们也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生无论如何,也许颠簸,也许崎岖,也许风浪不平,但总有悔过和弥补的机会。

人生在世,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