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作者:陪你去远方

今天天气不是预报中的晴天,而且非常阴沉,还刮着冷风。新会七、八度温度的天气,阴天加寒风,也许是这里一年中比较冷的时间,路上行人大多已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看来在这里我还是比较抗冻,秋衣秋裤外加冲锋衣感觉还行。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计划去圭峰山,昨日考虑今天天气预报晴天,就没有备用方案。也不想临时变更了,还是去圭峰山,也许爬山身体还暖和些。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乘303公交车在圭峰山站下车就可见景区大门,走近些能看清圭峰山公园大门牌楼上的三个烫金大字“圭峰山"(董必武题),正下方写有“永镇山门”(李香介书)。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圭峰山坐落于新会中心市区北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是广东十大名山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风光和逾千年深厚的历史人文文化积淀。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35.5平方公里,境内最高峰云峰山脉,海拔545米。奇峰突起于珠三角西部新会银洲湖水网平原之中,山势雄伟,秀峰挺拔,林木葱茏,“三峰一屏四秀水”构成了圭峰山“绿、奇、深、幽”的个性化山水景观。三峰是指挺秀的圭峰、蜿蜒的云峰、传奇的叱石峰;一屏是指三峰交汇中拥出世外桃源般的绿护屏,这是岭南少见的山顶小平原;四秀水是指玉湖、碧绿湖、玉龙湖和天鹅湖,总面积达5平方公里的四大名湖。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景区是免费的,大门入口左侧是去玉台寺观光车售票处,不想徒步可以买票乘车去山顶。今天天冷,必须走路,让身体热起来,于是从大门进入,开始爬山。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徒步去往圭峰山玉台寺途中,在道路分叉处,山势略为陡峭,当地人称为“偃鼠肚”处,见“思源池”碑与“朝安亭”。1936年,新会人何华玉、何蟠初兄弟出资建亭于此,以纪念其亲人封朝安先生“善体亲心”,并供游人小憩。亭名即取封朝安先生的字,名为“朝安亭”。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思源池”之名是李香介取的,用意是让为人子女的游客登览池台,油然而生“饮水思源’的感受,这样对社会教化有益,不仅仅是装点山水。思源池不知什么时候干枯的,池里未见一滴水。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步道上山几乎全是台阶,刚刚在市区里还有风,进山后就没风了。虽是几百米的山,看着长不见头的上山台阶,好似要爬上千米似的,本来还发冷的身体,开始有了微汗。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在朝安亭稍高的位置是八棱亭,因未见亭匾,名称由来也不清楚。因形似鸟笼,义俗称“雀笼亭”。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过了八棱亭,就是周NL曾经凳临地纪念亭。总理1958年7月1-7日视察工作时,于7月2日凳临圭峰山。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景区还分布有拱璧亭、风采亭、倚云亭、晨光亭、听琴亭等等,都是有来历的,都是有故事的……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一路爬山,只见几位晨练的居民,基本没游客,可能是天凉,也许有点早吧。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凳顶玉台寺,建筑与大多寺庙相同,分布着天王殿、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等等。山顶开始有风了,寒风下的寺庙未见香客,也无游人,只有凄凉风中传出僧人诵经文之声,飞出寺庙,随风飘向远方。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山上冷,没敢久坐,稍休息会儿,就开始下山,这时才见到三俩游人或香客拾级而上。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下山走观光车道,右侧往山下看有个水库,也懒得下去看了。观光车道挺长,感觉比爬山走的时间还久。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出了景区大门右侧两百米处就是公交车站,乘车到站后,在距住处不远找到家砂锅店,来碗热汽腾腾的牛肉砂锅。一锅热乎乎的食材下肚,感觉暖和多了。这天气,下午不打算出门了。

2023.12.21,于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