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说话的时候能不能呼吸?

作者:周山老照片

当人们说话时,鼻子不能吸气。人的口鼻之间是相通的,当说话时实际上属于呼气状态,随着说话体内的二氧化碳会被排出体外,说话时就不能吸气了。因此,在说话时,需要一句一句地说,中间停顿的时间主要用于吸气。假如一个句子很长,讲完之后可能会有一种憋气的感觉,多是由于说话过程中没有吸气而引起的一种缺氧症状。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频率在12~20次之间,由呼吸中枢神经控制,说话时主要是通过口呼吸。

说话的时候能不能呼吸?

吸气和吐气都会使气流冲击声带,导致声带振动而发声。

说话的时候能不能呼吸?

那为什么人们习惯于吐气发声呢,因为跟人类生存演化有关。最初猿人阶段,围猎采食逃跑,高强度活动会导致高强度呼吸,还要语音交流,这种情形下呼气时发语音才是适合生理的。

说话的时候能不能呼吸?

一呼一吸,呼气结束时,肺部氧气存量减至最少,开始吸气,这时发语音的话,就要闭合声带,吸进氧气的速度大大降低,如果音节较长,很好,第一长时间阻碍氧气流进肺,第二胸廓“主动”扩张,肺泡内形成负压,氧气密度降低,扩散到血液的速度降低,加剧了机体供氧不足,这在高强度活动的情况下是非常不利的,而吐气发声就大大缓解了这些不利因素。用不着长期演化,吐气发声就会形成习惯和本能,并完善了相应的生理结构,以至于人在长时间剧烈运动时,总是以主动呼气,被动吸气的方式进行呼吸,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