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乒坛名宿何智丽:当年教练孙梅英阻止她让球,师徒命运都悲情

作者:山奈落葵

前言:

乒乓球,一项看似娱乐的小球运动,却曾深深影响着中国体育运动的方方面面。

那些在绿色球台间奔波的身影,他们的故事又会是怎样的?

可笑的是,一场世界冠军之争,竟能压断名将的翅膀;可悲的是,一番教诲之恩,却救不了恩师的命运。

乒坛名宿何智丽:当年教练孙梅英阻止她让球,师徒命运都悲情

她叫何智丽,是80年代初中国乒坛一个耀眼的新星;她是孙梅英,儿女成群的老国手,又在晚年收了一人为徒——这便是一段师徒却步上悲情路的故事。

师从名将志在证明

80年代初,中国乒乓球正处在第一个黄金时代,很多后起之秀都是从山东体校、上海体校培养出来的。

何智丽便是上海市少年体校出身,自小酷爱乒乓球。

由于身体条件优秀,她入选少体校后表现突出,很快就进入了上海市代表队。

1964年出生在上海的这个女孩,右手横握球拍,打法为弧圈结合快攻,在1982年首次进入国家队。

乒坛名宿何智丽:当年教练孙梅英阻止她让球,师徒命运都悲情

刚满20岁的1985年世乒赛上,何智丽一战成名。

当时中国队并没有派出梅队这样的老将,而是以瘦高的她为首发单打。

在决赛中,何智丽战胜了朝鲜名将李粉姬,成为夺冠的最大功臣。

这一年,她还参加了十运会双打比赛,与队友合作再次夺冠。

然而好景不长,何智丽下一战便遭遇滑铁卢。

1986年,对上了匈牙利的老将,她毫无招架之力落败下来,不禁沮丧至极。

所幸的是,何智丽在同年亚运会上的表现终止了低迷。

她连过两名韩国选手杀入决赛,终因让球而获得亚军。

乒坛名宿何智丽:当年教练孙梅英阻止她让球,师徒命运都悲情

比赛结束后,她和焦志敏两位同样被安排让球的队友,一同在更衣室里痛哭。

那时中国队注重团队荣誉,单打选手需要服从集体利益让球。

这对于野心勃勃想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的年轻人来说,着实难以接受。

何智丽在两场重大赛事中接连让球,心中郁闷难堪。

她下定决心要获得世界冠军证明自己,于是找到了一位可敬的前辈,想拜她为师汲取更多经验。

此时国乒集训队中,有位老前辈名叫孙梅英。

1964年何智丽还未出生时,她已代表中国参加第25届世乒赛。

乒坛名宿何智丽:当年教练孙梅英阻止她让球,师徒命运都悲情

球技高超的孙梅英,曾6次参加世锦赛,获得过女双季军和女单季军。

只是此后的人生,她经历了太多悲痛的遭遇。

孙梅英嫁给同是乒坛高手的姜永宁,却在1968年目睹丈夫上吊自杀。

带着两个女儿艰难度日的她,幸而得到了葛层云的帮助。

婚后又生下一子,孙梅英打起精神再次执教。

当她收到何智丽的拜师请求时,不由想起自己的苦难经历,欣然答应指点这位潜力新星。

率真指点磨砺技艺

从此,孙梅英开始为何智丽进行私人特训。

她发现身高168cm的何智丽,胆量与身高极不相称,技术上也有诸多缺陷。

这与她年轻时在上海体校接受的系统训练不同,她的教练认为何智丽在国家队里“被培养歪了”。

乒坛名宿何智丽:当年教练孙梅英阻止她让球,师徒命运都悲情

孙梅英狠狠批评何智丽连大学生的水准都没到,有时还是小学生水准。

面对恩师的批评,何智丽毫不介意,恳求她加倍严格要求。

于是,孙梅英穿上运动服陪她对打,激发她的潜能。

为了调动何智丽的身手敏捷度,她从不让她使用全张球台,大喊着改正何的细节问题。

时而弹跳变幻球路,弹跳快攻、调动奔跑,时而高声喝斥何智丽“手腕用力”、“这个球速度慢了”、“这个球落点可以再刁点”云云。

猛烈训练令何智丽大汗淋漓、精疲力尽,穷极折磨她的应变能力与质量稳定性。

她在国家队里养成的臂力打法,在孙梅英眼里是错误的,必须改正过来。

乒坛名宿何智丽:当年教练孙梅英阻止她让球,师徒命运都悲情

孙梅英强调要用手腕力量带动球拍,何智丽的臂力打法限制了球感和变化。

为此,她特地在球桌旁放了一把椅子,若何智丽还敢用臂力打球,就让椅子绊倒她,逼她改正。

孙梅英言语直接,脾气暴躁,有时训得极其激烈。

她甚至怒骂何智丽“笨的和猪一样”,恐吓她若再不敢进攻只知后退,就让凳子绊倒她。

但在严厉批评背后,是孙梅英对弟子无限期待与厚爱。

在她调教下,何智丽的球技突飞猛进,有了质的飞跃。

乒坛名宿何智丽:当年教练孙梅英阻止她让球,师徒命运都悲情

倔强反让最终夺冠

1987年,何智丽迎来人生和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这一年,她仅被国家队选入世乒赛的女单名单,甚至女双混双也无缘出战。

因为教练组认定她不听话,不肯像其他队员那样让球。

临行前,孙梅英特意叮嘱,不要依靠其他选手让球,要靠自己的实力。

“你首先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句话令何智丽信心大增。

结果,她一举闯入世乒赛女单决赛,却在半决赛再遭让球闹剧。

面对队友管建华,何智丽拒绝让球以3:0获胜。

乒坛名宿何智丽:当年教练孙梅英阻止她让球,师徒命运都悲情

瞬间队友们的脸色变得难看极了,何智丽悲伤地躲在洗手间痛哭。

关键时刻,是恩师孙梅英在电话中再三支持她的决定。

次日清晨,何智丽明明没睡着却坚持上场比赛,一心只想证明自己。

最终,她以3:0战胜韩国选手梁英子,夺得女单世界冠军。

然而中国队的人并不买账,因为四强赛何智丽接受了队友陈静让球。

在恩师的劝说下,何智丽没有向教练组低头写检查。

这起事件,不仅让何智丽饱受舆论议论,也使她与教练组的关系彻底破裂。

乒坛名宿何智丽:当年教练孙梅英阻止她让球,师徒命运都悲情

尽管取得世界冠军的她理应参加汉城奥运会,但最终还是被国家队所放弃。

何智丽对此事更加痛心,在恩师孙梅英的陪同下,含泪写信辞去国家队职务。

几个月后,何智丽离开国家队,开始在日本联赛打球。

起初,认识日本男友小山英之是她去日本的主要原因。

但日本联赛的环境与中国相比,训练强度、薪资待遇都大为下降,何智丽渐渐意识到自己离开祖国是错误决定。

好在她依然保有中国国籍,并没有完全脱离中国队。

乒坛名宿何智丽:当年教练孙梅英阻止她让球,师徒命运都悲情

恩师相助终难救

1990年,已在日本打拼几年的何智丽,希望找到更好的内部教练。

她第一时间想到了孙梅英这个恩师。

当邀请孙梅英来日本指导时,俱乐部老板对她的能力表示怀疑:“她都60多岁了,还能教球吗?”

为了证明,何智丽请老板来上海观摩。

乒坛名宿何智丽:当年教练孙梅英阻止她让球,师徒命运都悲情

当亲眼见识过孙梅英的实力后,老板立刻决定聘请她为期1年。

于是,孙梅英抛下北京的家,不顾女婿的劝阻来到日本。

与何智丽重逢让两人激动不已,师徒二人即刻开始了训练。

然而心中却也充满了矛盾——她不愿意何智丽代表日本队击败中国选手,这让她内心十分痛苦。

乒坛名宿何智丽:当年教练孙梅英阻止她让球,师徒命运都悲情

1991年世乒赛上,她本应坐在日本教练席,却偏偏跑去中国队那边为徒儿加油。

最终,孙梅英决定提前解约回国。

何智丽再三请求,她都以家庭和子女为由婉拒了。

1993年,孙梅英在打麻将时突发脑溢血离世,终年64岁。

她的死讯也终止了与何智丽最后的联系,让后者悲痛欲绝。

婚姻与生活的变故接踵而至,愈发凸显她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无助。

乒坛名宿何智丽:当年教练孙梅英阻止她让球,师徒命运都悲情

后记:两段倒叙忆旧

如今,时过境迁,当年那位冲破传统为自我而战的少女已经步入暮年。

她何智丽,曾经的世界冠军得主,如今已在日本度过6个年头。

纵观一生,她的命运与恩师一样忽明忽暗,最终难逃悲剧收场。

正如那句谚语所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乒坛名宿何智丽:当年教练孙梅英阻止她让球,师徒命运都悲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