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司马南:超出我预期!华为芯片突破,原来走了一个偏门

作者:广东云门舞者

(本文根据司马南老师视频节目整理,内容有删改)

关于人家卡我们脖子的事情,以及中国高科技发展的问题,诸如芯片之类的话题,有很多科普作者在这方面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

此前,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到中国来访问的时候,华为Mate 60横空出世,在市场上掀起巨大的波澜。

随后美国国会就开会了,雷蒙多跑去作证。美国议员朝着雷蒙多发威说,你怎么当的部长?我们不是有半导体政策吗?我们不是对华为封锁了吗?我们不是已经搞了这么多年了吗?为什么他们还能够搞出华为Mate 60Pro这种手机?华为怎么实现突破的?怎么把芯片做到那么小的?雷蒙多不是技术专家,一时也搞不清状况。

司马南:超出我预期!华为芯片突破,原来走了一个偏门

关于这件事很多人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我曾经做了几期节目,跟着哼了几句。

近日王义桅教授,就此事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他是个文科教授,当过外交官,现在在研究一带一路相关的问题。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王义桅教授对此解释得特别通俗易懂,我好像突然就弄明白了。

他说华为的突破是怎么实现的呢?华为遇到国产芯片性能落后的情况下,选择奋起直追。

司马南:超出我预期!华为芯片突破,原来走了一个偏门

华为的芯片设计团队已经是世界上的一流团队了,但是一个公司很难把所有的事都做好。就像造飞机,不可能所有的零件都自己造。华为当时面临的困境正如你能设计出最好的飞机,但造不了。那就需要请台湾人代工,但是现在台湾地区和大陆处于特殊状态,台湾地区被美国人控制得那么紧,不允许给大陆做,那怎么办?

华为一时半会追不上,只能日夜兼程追赶。王义桅说华为另辟蹊径,换了个角度做文章。从什么角度做文章?从数据传输方面做文章,而通信技术恰恰是华为的长项。西方科技人员一门心思搞芯片,把芯片做到3纳米、2纳米……确实,人家遥遥领先,领跑全球的芯片业。

但是华为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小窍门,芯片性能可以很高,但是性能再高,你总得用吧。到了应用领域,先进的芯片对整个系统的性能提升作用非常有限。

原因在哪呢?在于系统内部的数据交换跟不上芯片的先进性能。这就好比是跑车性能很好,但是赛道不给力,同样跑不出好成绩。

司马南:超出我预期!华为芯片突破,原来走了一个偏门

也就是说面对数据信道很窄的状况,芯片能够承受的海量的、高速的数据,但它会产生两个现象,拥堵与迟滞。因为拥堵所以迟滞,因为迟滞所以就更拥堵。所以华为的科研人员就基于此在软件上狠下功夫,创造性地开辟了新的算法。

注意,算法这东西太厉害了!可以说,未来世界最牛的两个东西,一个叫算法,一个叫能源。华为开辟了新的算法,研制了新的数据传输方式。有人说使用华为的技术,数据传输能力可以提高100万倍。

我特地向王义桅核实了是不是提高100万倍,他说业内人士认为可以提高100万倍。

司马南:超出我预期!华为芯片突破,原来走了一个偏门

华为Mate 60刚发布的时候,德国人、日本人都测算过其上传速度,发现比最先进的纳米技术制成的芯片的上传速度更快。所以华为的速度已经不是5G的概念了,而是超5G的概念。日本人测来测去,很气愤,不知道华为怎么实现突破的。

华为的数据传输能力提高了100万倍,这是怎么实现突破的?道理很简单,成熟的14纳米芯片可以达到或者超过英伟达最新一代AI芯片的功能。

关键是华为拒绝为相关技术申请专利。我听到这儿只想拍案叫绝。华为不申请专利,那么美国人也罢,德国人也罢,都不会知道其技术路径在哪儿。这么一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制裁中国企业的行为,就沦为了一个笑话。

司马南:超出我预期!华为芯片突破,原来走了一个偏门

感谢王义桅教授,人家到底是博导。他虽然不是芯片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但他理解问题的能力比我们高一成,相信大家听完他的解释,都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我听了这些消息很高兴,因此我就鹦鹉学舌般地跟您讲一讲其中的缘由。但我也不是专业人士,只是抱着向大家学习,准备接受批评的态度与大家分享。另外,我只是反映一下作为一个退休老头关于这个事情的一个简单的、灵机一动的、肤浅的看法,感谢各位阅读,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贝塔 胡言

部分图片|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