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这么兴奋,根本不困!有经验的父母才会懂,这是一个哄睡陷阱

孩子这么兴奋,根本不困!有经验的父母才会懂,这是一个哄睡陷阱

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间,孩子却一点疲倦犯困的迹象都没有,特别兴奋,上蹿下跳,跑来跑去。

这个时候,到底是该让孩子使劲儿玩,玩到电量不足?还是迅速给他刷牙洗脸,按到床上,强制关机?

凡是有过哄睡经验的家长一定都会选择后者,不跳进“孩子这么兴奋是因为还不够困”的睡眠陷阱。

孩子这么兴奋,根本不困!有经验的父母才会懂,这是一个哄睡陷阱

孩子睡前的嗨翻全场,是激素分泌造成的兴奋假象

入睡是一个由各种激素参与作用的过程,不单单是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就可以做到的。

比如,决定我们何时醒来、何时睡着的褪黑激素,确保我们在正确的时间、安全的地点放心入睡的肾上腺素、皮质醇。

3岁之前的孩子,其大脑和激素分泌规律尚在完善阶段,很容易出现看着很兴奋,其实早已困过头的睡眠陷阱。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孩子到了原本应该入睡的时间,机体的疲倦自然就会增加,他会打哈欠,会犯困,会走神,但是,孩子不具备自控能力,他还想多玩一会儿,就会主动与困意对抗。

人体是智能的,为了保证大脑的清醒和肢体的灵敏度,就开始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

这两个激素就像快充一样,给原本已经没电的孩子瞬间充满电,让他重新兴奋活跃起来,再加上家里的灯光,说话声。

孩子就更不愿意睡觉了。

不了解激素分泌规律的家长,此时一定会认为孩子还不够困,所以才会这么兴奋,电放完了,自然就会睡了。

这话没错,没有任何一个孩子能兴奋一整晚不睡觉,十点不睡,十一点总会睡吧?十一点不睡,十二点总会睡吧?

但是,晚上十一二点才睡的孩子,大部分家庭是招架不住的,尤其是负责带娃、哄睡的那个人。

孩子这么兴奋,根本不困!有经验的父母才会懂,这是一个哄睡陷阱

经常晚睡的孩子,将会出现3个糟糕的睡眠恶性循环:

对于0-3岁的婴幼儿来说,睡前的兴奋、激动很快就会带来一场哄睡灾难,孩子会哭闹不止,完全失控,在家长怀里各种鲤鱼打挺,很难安抚下来,俗称“闹觉”。

要想把一个闹觉的孩子哄睡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常常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能结束战斗,把负责哄睡的人搞得精疲力尽。

对于3岁以上的学龄前期孩子来说,经常晚睡的影响就更大了。

如果是上学阶段,晚上不睡,但早上不得不起,那么孩子一整晚的睡眠时长就不足了,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长不高、专注力下降、认知能力下降、情绪暴躁等严重后果。

如果是放假阶段,晚睡不睡,早上不起,一整天的吃、玩、睡生活作息都会后移,该吃饭的时候,孩子还不饿,该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又饿了,生活节奏被打乱,给我们带来诸多麻烦。

到了快开学的时候,父母又得费精力重新调整孩子的作息。

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想保证睡眠时间充足,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别让孩子睡前太兴奋,确保他能在正确的时间点进入睡眠。

孩子这么兴奋,根本不困!有经验的父母才会懂,这是一个哄睡陷阱

4个容易让孩子睡前由疲倦变兴奋的因素

1、没有睡眠信号的入睡环境

入睡是需要一些特定的信号,比如昏暗的灯光,不嘈杂的声音,从感官角度来给孩子传递该睡觉了的信号。

但是,很多家庭的现实情况是,父母下班回来的时间比较晚,刚好和孩子的入睡时间重合,回到家叮叮咣咣的各种声音,无法让孩子安静下来。

二胎家庭,还有“老大老二抢夺妈妈”的小冲突,造成孩子睡前情绪不稳定。

2、分离焦虑期的孩子,为等妈妈不睡觉

每个孩子都要经历分离焦虑期,只有等到晚上的时候,才能见到妈妈,因此孩子会“故意撑着”等妈妈回家,到了该睡的时候不睡。

妈妈回来以后,孩子又会特别兴奋,要先和妈妈玩一玩啊,抱一抱啊才肯睡。

孩子这么兴奋,根本不困!有经验的父母才会懂,这是一个哄睡陷阱

3、白天没有睡好 ,累积了太多的疲倦

对于0-4岁的孩子来说,白天小觉就是短暂充电,以保持孩子维持良好的清醒状态,如果白天小觉没有睡好,疲倦状态没有完全解除,也会导致皮质醇等激素持续累计,到了晚上爆发闹觉。

又或者让孩子午觉、黄昏觉睡得太长,过度充电,到了晚上就真的不困了。

4、家人喜欢在睡前和孩子逗玩

基于睡前兴奋就是不困的错误理论,很多家人(尤其是爸爸)喜欢和孩子打闹逗乐,美其名曰:给他放电。

越逗孩子,孩子越兴奋

越兴奋,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越高

激素越高,孩子就越兴奋

越兴奋,孩子就越不想睡

以上4个因素是非常普遍,但是很多人都会做的错误操作,要想让孩子在正确的时间安静下来,快速入睡,要学会给他降温、冷却。

孩子这么兴奋,根本不困!有经验的父母才会懂,这是一个哄睡陷阱

睡前兴奋的孩子,不需要放电,而是降温。

睡前兴奋的孩子,就像一壶烧开的水,咕嘟咕嘟冒水蒸气,此时要做的就是拔掉电源,打开壶盖,给他降温,让他冷却下来,也就安静了。

1、至少提前1个小时给孩子降温

哄睡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20:00该睡觉了,19:45才开始给孩子洗漱,时间太紧张了,我们很着急,孩子也很容易暴躁。

一般来说,提前1-1.5小时开始准备入睡是比较合理的,时间很充足,我们可以慢慢的完成洗漱、整理、看书等环节。

比如,3-6岁的孩子,如果要保证每晚11个小时的睡眠时长,就要确保他在21:00睡着,20:30开始关灯入睡,19:30开始降温,避免以上4个干扰入睡的因素。

每晚入睡的时间点最好固定下来,长期坚持,孩子的生物钟就规律起来了。

孩子这么兴奋,根本不困!有经验的父母才会懂,这是一个哄睡陷阱

2、利用条件反射,固定睡前流程

固定的睡前流程,是非常有效的条件反射,当孩子习惯了到了时间点就开始洗漱、看书,一步步推进流程,瞌睡自然而然就来了。

这是最有效、最简单的睡眠规律培养手段。

操作要点包含2个:

第一个是“固定”,也就是说每天晚上要做的事情,其形式、顺序都是固定不变的,至少是长期固定的,比如洗漱、换衣服、读书、关灯、聊天、闭眼入睡。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调整其中的内容和顺序,但是不要频繁更换,给孩子造成混乱和不确定性。

第二个是“坚持”,条件反射一定是要坚持很久才能下意识反射,慢慢的内化成孩子的秩序感,比如睡前阅读,坚持过半年以上的家庭就会发现,某天睡前要是不能阅读了,孩子反而不习惯了,必须要看一本书才行。

日复一日的坚持,孩子就不会太过抗拒睡前的流程,他已经非常习惯了,这个环节结束了就要开始下一个环节。

孩子这么兴奋,根本不困!有经验的父母才会懂,这是一个哄睡陷阱

3、获得家人的支持

如果父母下班回来的时间恰好和孩子的入睡时间重合了,我们可以商量一下,要么不干扰正在入睡的孩子,要么以一个平和的仪式和孩子打招呼,比如读一本书。

以我家的例子来说,孩子爸爸每天回来的时间,我们刚好要关灯入睡,以前爸爸会进来和孩子打招呼,孩子就坐起来和爸爸说个没完没了,入睡时间就推迟了。

后来经过沟通,孩子爸爸只要看到我们卧室的门是关着的,就不再进来。

4、白天尽情给孩子放电

白天的时候,尽量带孩子去户外放电,确保孩子运动充足,充足的运动量能够带动孩子吃饭、睡眠的良性循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