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机师姐Ⅱ》B站热播,丁奎岭等院士大咖元宇宙中驯服“死亡元素”

作者:文汇网
《有机师姐Ⅱ》B站热播,丁奎岭等院士大咖元宇宙中驯服“死亡元素”

“完蛋!我和师姐的手分不开了。”昨天18点,《无处不在的氟之有机师姐Ⅱ》在B站“魔都科学目录”首映。这部时长约1小时的微电影,有2位院士、3位研究员、35位博士研究生参演,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演员占比超过95%,可能是国内史上学历最高的虚构类影片。

“正在载入……”作为2021年爆红全网的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的姐妹篇,《有机师姐Ⅱ》在元宇宙的场景中讲述氟这种“死亡元素”的故事。影片发布12小时,播放量已超过6万。

没有预先写就的台词,全凭临场发挥,电影中的科学家们完全本色出演,用最质朴的话语传递“上海氟”精神。值得一提的是,紧接着昨天上午的微电影首映式,“上海氟”团队就邀来全国氟化学界同行,召开战略研讨会,共商大陆氟化学与氟工业的发展大计,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这“一体两翼”无缝衔接。

“大碗叔叔”再次上线,“全氟星人”倾情出演

延续《有机师姐》的青春偶像剧风格,《有机师姐Ⅱ》的女主角董全福(全氟的谐音)依旧是高冷美丽的女学霸,男主李晚亭(烷烃的谐音)则经历了一段认清内心、坚定人生目标的心路历程。

在此次新片的创作中,主创团队大胆尝试了元宇宙的叙事方式,在一个游戏构架中展开故事情节,根据各种化学元素和分子的特质,赋予它们拟人化性格,让艰深难懂的氟化学感性触达观众。

《有机师姐Ⅱ》B站热播,丁奎岭等院士大咖元宇宙中驯服“死亡元素”

影片出品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少胥说,在构思剧本时,如何表现外行一听就云里雾里的有机氟分子名称,着实让大家费了一番心思,“前后用了一年多时间,才想出了谐音梗的呈现方式”。

氟的单质极其活泼,也十分危险,在研究氟的过程中,无数科学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因此,创作团队将女主“全氟”塑造成了一个暴躁、贪婪、自私、怪力的学霸人设。当女主“全氟”遇上男主“烷烃”,就会合成水油不侵、稳定难分的全氟烷烃。而男女主在一场意外实验室事故中“牵手难分”也成了剧情展开的主线。

《有机师姐Ⅱ》B站热播,丁奎岭等院士大咖元宇宙中驯服“死亡元素”

为了演好这部微电影,上海有机所的先进氟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全氟星人”几乎全体出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验室主任卿凤翎带头出演。

《有机师姐Ⅱ》B站热播,丁奎岭等院士大咖元宇宙中驯服“死亡元素”

“胡试剂”发明者、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胡金波在影片中道出科研人的“终极快乐”:当科学家即将离开地球,会感觉自己为人类作过实实在在的贡献。

《有机师姐Ⅱ》B站热播,丁奎岭等院士大咖元宇宙中驯服“死亡元素”

在《有机师姐》中饰演“大碗叔叔”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再次上线,以特有的“丁式语调”带给年轻人精神引领:生活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链接,一旦选择了,就应该去坚持。

《有机师姐Ⅱ》B站热播,丁奎岭等院士大咖元宇宙中驯服“死亡元素”

在丁奎岭十分高兴看来,“科普不是作秀,需要持之以恒。,“我只是做了一点点工作,主要希望引导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其中,拉近科学与老百姓生活公众的距离”。

接下来,主创团队还打算拍第三部《无处不在的糖》。从手性到氟再到糖,都是上海有机所的特色研究方向,也是有机化学的世界研究高地之一。

不避讳“负能量炎症”,真实表达“青科”心声

在《有机师姐Ⅱ》中,上海有机所氟化学实验室的博士生们承担了最多的群演角色。年轻活跃的他们,无论扮演充满正义感的甾体组织分子成员,还是黑化吞噬一切的“负能量炎症”成员,都在表演中洋溢着一股热忱欢乐的劲头儿。

《有机师姐Ⅱ》B站热播,丁奎岭等院士大咖元宇宙中驯服“死亡元素”
《有机师姐Ⅱ》B站热播,丁奎岭等院士大咖元宇宙中驯服“死亡元素”

每天做实验到凌晨、论文投不中一区期刊、毕业好难……影片中,这些“负能量炎症”真实反映着科研青年的现实压力。尽管每个人都难免被负能量“感染”,但氟与甾体分子“可的松”联手,将抗炎效力提升十几倍,最终战胜了这种难以对付的罕见炎症。

“我们只用了一个通宵,就完成了那一场冲突的拍摄。”在影片中饰演“大师兄”的上海有机所四年级博士生杨依法说,那个大家身着白大褂在清晨阳光中醒来的镜头,“毫无虚构,完全是真实的”。

《有机师姐Ⅱ》B站热播,丁奎岭等院士大咖元宇宙中驯服“死亡元素”

黄少胥觉得,影片不避讳展现“负能量炎症”,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疏导,通过表演思考生活中的迷茫,进而对内心加以梳理。他同时特别感谢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的支持,放手让“青科”们用贴近自己的表达传递心声。

《有机师姐Ⅱ》B站热播,丁奎岭等院士大咖元宇宙中驯服“死亡元素”

其实,在影片中,师姐董全福对“负能量”的超强免疫力,也从一个维度给出了年轻人对抗这种“炎症”的处方:全身心感受科学创造带来的力量,在使命驱动下投身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的研究,就会如胡金波所言“让科研人员更加有获得感”。

谋划“上海氟”未来,首映式与战略研讨无缝衔接

使大陆原子弹爆炸提前一年实现的全氟油、填补大陆甾体工业空白的七步法合成醋酸可的松、在国内率先实现量产的高质量氟溴油……微电影中提到的彪炳中国科技史册的成就,都来自上海有机所氟化学团队。正是凭借数十年的积累与传承,这支团队在世界氟化学界留下了响当当的“上海氟”的名号。

《有机师姐Ⅱ》B站热播,丁奎岭等院士大咖元宇宙中驯服“死亡元素”

电影首映式后举行的“上海氟”战略研讨会上,卿凤翎介绍了新组建的先进氟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使命与目标:面向国家对关键战略有机材料的重大需求,基于氟、氮元素的“极端”特性,开展原始创新研究,发展先进氟氮材料的源头技术,为大陆特种材料相关技术的升级换代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保障,引领氟氮化学的发展,打造国际领先的氟氮材料创制与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有专家提到,被称为“死亡元素”的氟有时会被“妖魔化”,有人甚至提出“无氟城市”。其实,新能源车中的锂电池就会用到含氟材料,很多良药也含有氟元素,而人体缺氟可能引发骨质疏松。公众对氟的误解,也凸显了科学普及的重要性。以二次元的视角创作的科普微电影,无疑将刷新人们对氟这种改变生活的独特元素的认识,由此也将进一步提升“上海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