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鄂博:2023,就这样精彩走过
白云鄂博:2023,就这样精彩走过
乘风破浪何所惧笃定前行又一年/ 白云鄂博 /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白云鄂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一年,也是白云鄂博埋头苦干、奋勇争先的一年。一年来,白云鄂博上下和衷共济谋发展,步调一致干事业,朝着既定的宏伟目标,一件一件破题,一项一项攻坚,一个一个落实,展现出一幅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白云鄂博新画卷。
这一年,白云鄂博经济发展成效越来越好
树牢“两新”导向,强化增量意识,围绕新增抓实干成,全年30个产业类项目签约,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0.2亿元,48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9个,新增限上企业1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家、建筑业企业2家、服务业企业9家,再创历史新高。
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成为全市首家政府债务风险等级转绿地区。
持续提升“三争取”成效,累计争取政策46条、试点示范49个,争取到各类资金2.72亿元,同比增长50%。
前三季度,四项经济指标位列自治区103个旗县区第六位、位列自治区17个战略资源工业重镇第一位。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经济运行实现稳中快进、稳中优进。
这一年,白云鄂博产业转型步伐越来越快
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取得重大发现,白云鄂博矿开发利用迎来新机遇。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白云鄂博产业园入驻企业达25家,完成产值130亿元,宏鉮科技、包钢金石全面投产,可可磁业从签约到投产用时86天,刷新了白云速度。
与达茂旗共建化工板块中,金鄂博、华电、科莱博、水木明拓等项目加速推进。
全力培育发展战新产业和新型业态,推出支持科技创新七条措施,打造北京、青岛2个科创飞地,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
抢抓“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机遇,包头欢宇、星波动力等一批稀土新材料项目加快实施,白云鄂博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初具规模。
设立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成立稀材公司,稀土抗菌话筒、陶瓷、口罩、化妆品等“稀土+民生”领域产品投放市场。着力打造飞地经济特色产业,在园企业达537家,新注册企业212家,创历年新高。
加快对外开放,易至物流项目建成投产,挂牌成立电子商务(跨境)综合实践基地,建立义乌飞地共享云仓,引入跨境电商企业3家,利用外资实现“零”的突破。
这一年,白云鄂博城市品质形象越来越美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整改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共性任务。
抢抓“双碳”机遇,推进零碳矿山建设,150MW包钢绿电直供项目顺利开工。
投入2.66亿元治理2.92平方公里矿山地质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全市前列。
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国家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县加快推进,获评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投入3300余万元,实施直饮水入户、公租房维修、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惠民工程,改造15处雨污混接管网,硬化铺装路面1万余平方米,安装庭院灯120盏,建成5处口袋公园和1处体育公园。
图书馆、候车亭、充电座椅等便民设施和服务场所投入使用,城市功能更加全面。
这一年,白云鄂博共同富裕愿景越来越近
稳就业促就业成效明显,搭建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帮助企业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88人、招引产业工人3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全力打造教育高地,通过全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评估验收,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在园比率均达到100%,中考普高录取率突破80%,高考本科上线率达83%。
实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新建蒙医中医医院应急医疗救治中心及信息化平台。
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百灵社区成为自治区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培育试点。
加快推进文旅、农旅融合,成功举办第十八届奇石文化旅游节,开通“世界稀土之乡”文旅专列,稀土果蔬走进市场。
盘活闲置资产,引进全市第一家全季四星级酒店。
圆满完成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一系列便民利民的好事实事惠及矿区群众。
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信访等群众工作综合排名均在全市前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1000余件。
稳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扎实做好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各项工作,加快建设法治白云、平安白云,社会大局总体平稳安定。
供稿:张 鑫
主编:张 鑫
编辑:武小雅
二审:白建华
终审:段 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