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5年,美国少女在家门前神秘失踪,高智商犯罪凶手频繁挑衅警方

作者:一个人精彩

前言:

怎会发生绑架杀人案?凶手疯狂反复挑衅的背后透露出远比表面更为难测的思维

“我恳求您一定要找到莎丽,她是我们的心肝宝贝。”一对老夫妻跪在警察面前,泪流满面。然而,随着莎丽失踪案件的不断深入调查,警方并没有想到,这起看似简单的绑架案,其实只是疯狂凶手施展恐怖计划的序幕。

1985年,美国少女在家门前神秘失踪,高智商犯罪凶手频繁挑衅警方

少女莎丽,一个美丽生命的骤然消逝

1985年5月31日这个普通的放学时间,17岁的莎丽·史密斯开车回家的路上,在自家门前的邮箱前神秘失踪。她的父亲鲍勃目睹了全程,立刻报了警。警方经过现场勘查,确信这是一起绑架案。

莎丽生性活泼开朗,深受家人和朋友喜爱。她漂亮灵动的大眼睛中总透露出快乐,脸上也总挂着阳光般的笑容。她即将高中毕业,原本应该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制定读大学和事业的蓝图,找到真爱,实现梦想。然而这一切在她开车转入家门的刹那化为泡影,她的未来戛然而止,美好的计划也突然幻灭。

警方全力展开搜索,派出了数十名警力在莎丽失踪的当天便对周边10公里范围进行大范围排查,但是一无所获。他们深感此案异常棘手,案情可能超出想象。正当鲍勃一家人和警方绝望之时,一个匿名电话打进了家中。

1985年,美国少女在家门前神秘失踪,高智商犯罪凶手频繁挑衅警方

狡猾绑匪,一通迷惑性电话

电话那头,一个男子用机械合成的声音第一句就说出了莎丽当天穿的泳衣颜色,证实他就是绑匪。莎丽母亲希尔达哀求对方不要伤害女儿,愿意用一切财产交换。那人却漠不关心地说,他会让莎丽写信回家。这突如其来的电话犹如晴天霹雳,本该带来希望的讯息,语气中却透着阴冷与残忍。众人被短暂的喜悦后迅速席卷而来的绝望击垮。

警方立刻追踪到了这通电话的位置,但是电话亭已无人迹。凶手选择在偏僻的地方使用公共电话小心联系,又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通话,这证明他对警方的追捕了如指掌,事先规划周全。这通神秘的电话中,他提到的莎丽的信件,更让警方感到事态严重,根据多年丰富的经验,他们明白这种要挟手段的严重性和残忍性。

1985年,美国少女在家门前神秘失踪,高智商犯罪凶手频繁挑衅警方

绝望预示,少女的最后遗言

6月3日,绑匪所说的莎丽亲笔信寄到了家中。信上写着“最后遗言”,描述了她对家人的思念,希望他们不要为她难过,要求严格封闭棺材。这个要求无疑是对众人最大的折磨,让希尔达几乎昏厥过去。众人看完信件,无不落泪。警方立刻送去做检验,希望能找到线索。

然而就在同一天,绑匪又一次致电家中,询问信件是否已收到。希尔达哀求对方放过女儿,愿意用一切财产来交换。那人却冷酷地说,“几天后你就知道结果了”,然后挂断电话。警方分析,凶手这种反复威胁的手法,说明他异常享受掌控一切的扭曲快感,必定隐藏着极度变态残忍的内心。

1985年,美国少女在家门前神秘失踪,高智商犯罪凶手频繁挑衅警方

变态绑匪,诡异电话中暴露心理

6月4日,绑匪再次打来电话,声称他和莎丽的灵魂已经融为一体。他的言语中透着令人作呕的病态。6月5日清晨,他在电话里留下一个地址,就挂断了。警方赶到那里,在一处废弃房屋后面找到了莎丽已腐烂变质的遗体。她被残忍杀害,死因为胶带封口窒息。凶手事后还反复与家属联系,这无疑是对受害者最大的侮辱与凌辱。

6月6日,也就是莎丽的葬礼当天。绑匪又打来电话,向姐姐详述了残忍杀害莎丽的全过程,语气中透着扭曲的快感。 他描述凶器穿透莎丽身体的感觉,还原了她挣扎时发出的悲鸣。众人这才意识到,这个凶手的心理极度变态且残忍,必然隐藏着不能见光的可怕往事。

1985年,美国少女在家门前神秘失踪,高智商犯罪凶手频繁挑衅警方

FBI侧写,一抹关于凶手的模糊轮廓

为了尽快抓捕这个恶魔,警方请来了FBI的侧写专家,希望能描绘出凶手的基本特征。专家判断,凶手手法老到,有计划性,应该有犯罪经验和防侦察知识。他甚至可能曾接受过特种部队训练,掌握反侦察和反追踪的技巧。他还可能有精神分裂,存在多重人格。专家预测他绝不会就此停手,而会在反复品味成功经验后,寻找下一个猎物实施犯罪。

果然,6月中旬,又发生了一起类似手法的绑架杀人案。一位名叫黛布拉的女孩在自家门口失踪,尸体在不久后被发现。她和莎丽年龄相仿,外形相似,也是高中生。凶手似乎有特定的受害者偏好。警方立刻意识到确是同一人所为。公众恐慌四起,直到凶手被抓捕前,他们都无法安心工作生活。

1985年,美国少女在家门前神秘失踪,高智商犯罪凶手频繁挑衅警方

计上心头,警方设下天罗地网

6月23日,警方在莎丽的墓前举行公开悼念,大肆宣传,希望凶手会前来现场。他们布下天罗地网,记录下所有的可疑人员和车辆。然而计划没能奏效,凶手没有现身。警方后来意识到,他们低估了凶手的警惕性。

就在警方绝望之时,那天稍晚,凶手打来电话威胁莎丽的姐姐,语音中没有用变声器。警方立刻意识到这是凶手疏忽所为,通过语音分析,终于锁定了嫌疑人。

1985年,美国少女在家门前神秘失踪,高智商犯罪凶手频繁挑衅警方

电话背后的真面目,狡猾凶手的双重身份

根据语音和线索,警方判断电话的主人是拉里·贝尔。原来,这个残忍的凶手,白天是一名得体的退伍军人和离异男子,深藏着扭曲的内心。他曾因在军中意外伤膝退伍,妻子也因为家暴离他而去,独自抚养孩子。种种遭遇让他心中充满怨恨。

1985年5月底,在朋友外出度假时,贝尔志得意满地实施了绑架少女的计划。通过变声器和警方腥风血雨的追捕游戏,满足了他骇人的变态快感。他甚至会在深夜反复回味杀戮的细节。这样的恶魔,终究难逃法网。

1985年,美国少女在家门前神秘失踪,高智商犯罪凶手频繁挑衅警方

疯狂的尾声,死刑终结恶魔一生

6月27日,在案发一个月后,警方终于将贝尔绳之以法。1986年2月,他被判处死刑。1996年10月,在监狱中度过了罪有应得的十年,终于在电椅上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这起案件中最令人遗憾的是,莎丽这样一个阳光开朗的少女,被残忍地夺去了性命。而贝尔则利用她满足自己扭曲的变态欲望。我们不得不警惕,这样的魔鬼就潜伏在我们身边。唯有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1985年,美国少女在家门前神秘失踪,高智商犯罪凶手频繁挑衅警方

这就是这起绑架杀人案的全部故事脉络。一个开朗少女的意外离世,一个心理扭曲的退伍军人利用她实施了骇人听闻的绑架谋杀案。警方经过波折,终于将其绳之以法,为莎丽和其他受害者讨回了公道。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能引起公众对身边陌生人的警惕,并保护好自己与家人。只有天罗地网般的安全防线,方可拦截这些隐匿在黑暗中的恶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