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北朝那么多皇族后裔,为何只有萧梁皇族在隋唐大放异彩?

作者: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南北朝乱了近两百年,前前后后出了九个割据王朝,按照刘宋大规模屠戮前朝宗室的思路,这么多皇族后裔理应挺不过隋唐才是。

但有个宗室是例外,这就是萧梁,不仅躲过了陈朝、北周和隋朝之乱,甚至还在唐朝大放异彩,不仅在隋唐时期和皇室联姻,跨入权力中枢,更是在中唐之后出了八位宰相,一度有“李唐天下萧一半”之称,算是南北朝这么多皇族后裔中混得最好的了。

南北朝那么多皇族后裔,为何只有萧梁皇族在隋唐大放异彩?

南北朝名士

南北朝那么多皇族后裔,为什么只有萧梁过得这么滋润?先看看除了萧梁之外的宗室吧。

北魏、东魏、西魏的元氏宗室:活跃于北周、北齐和隋朝

这三个王朝宗室其实都算一系,北魏六镇之乱后,北魏的皇帝基本沦为了傀儡,东边被高欢迎立元善见建立东魏,后被高洋篡位建立了北齐,西边被宇文泰迎立元宝炬建立西魏,后来也被宇文氏篡位建立北周。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北魏的元氏皇族失去了皇族的地位,不过毕竟统治北方上百年,政治地位还是有的,也是北周和北齐互相拉拢的对象,不过他们基本活跃于武将行列,甚至还有投奔南朝的,比如元法僧,其实是北魏道武帝的后人。

南北朝那么多皇族后裔,为何只有萧梁皇族在隋唐大放异彩?

孝文帝改革,改拓跋氏为元氏

隋朝建立后,元氏一族继续活跃于隋朝军政集团,当然最出名的自然是太子杨勇的正妃元妃了,可以说,只要杨勇稍微聪明一点,宠信元妃就可以拉拢元氏势力,牢固自己的基本盘,结果不招杨勇喜欢且短寿,她的死不仅让杨勇少了一个重要的砝码,也是诱发杨勇被废的关键因素之一。

到了唐朝之后,元氏就开始衰弱了,最主要就是体现在进入核心权力层的元氏族人越来越少,毕竟元氏以军功起家,乱世可以大放异彩。

但唐朝承平日久以及科举制的建立,这些军功起家的贵族必然会走向衰弱,也因此,不少元氏族人开始转向文职,通过科举进入权利阶层,比如文学家元结,当然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北魏昭成帝十九世孙元稹了,一度担任唐穆宗时期的宰相,但仅仅担任三个月就被贬。

南北朝那么多皇族后裔,为何只有萧梁皇族在隋唐大放异彩?

元稹

说实话,从北周、北齐到隋朝,元氏皇族还能维持门第六十多年,也算不错了。

北周宇文宗室:亡国后被隋文帝屠戮一空

北周的宗室是南北朝最惨的宗室之一,毕竟隋文帝大手一挥,将宇文泰的后代杀了个干净,相当于抹除了整个北周的宗室。

南北朝那么多皇族后裔,为何只有萧梁皇族在隋唐大放异彩?

隋文帝将宇文泰的后代杀了个干净

隋唐隋唐时期还有宇文述和宇文化及等人活跃,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并不是北周的宗室,他们先祖是宇文家族的仆人,原姓费也头,后来才改了宇文,这也是隋文帝没有诛杀他们的原因。

北齐高氏宗室:旁系宗室在唐初混得比较开

北齐宗室的互相内斗也是出了名的,高洋的几位儿子你争我斗,都不需要别人来灭了他们,光自己的互相残杀就足以让宗室凋零,就连广宁王高孝珩都悲叹到,自高洋之后,北齐宗室都没一个活过四十岁的,可见北齐宗室内斗是多残酷。

南北朝那么多皇族后裔,为何只有萧梁皇族在隋唐大放异彩?

兰陵王高长恭

随着北周灭了北齐,本来宗室凋零的北齐高氏就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且为了防止北齐复国,后主高纬、安德王高延宗很快就被周武帝诛杀,其余的北齐宗室也被发配西边,全部死在哪里,可以说高欢一系血脉基本没能挺到隋唐时期。

高欢一系没了,但旁系还有一些活跃的人,比如高欢族弟清河王高岳一系的高劢,入北周后依例授开府,隋朝时期还一度担任扬、楚、光、洮四州刺史,只不过没有进入权力中枢罢了,但他有个女儿高氏和好儿子高士廉。

南北朝那么多皇族后裔,为何只有萧梁皇族在隋唐大放异彩?

高士廉

女儿高氏嫁给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下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儿子高士廉参加玄武门之变,成为贞观时期的重臣,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当然高士廉子嗣因长孙无忌牵连的原因,唐高宗之后就彻底沉寂下去。

南朝刘宋宗室:宗室内斗后家道中落

和北齐一样,刘宋宗室也是一个喜欢内斗的王朝,甚至比北齐还惨,宋孝武帝、宋明帝两位皇室清理大师,几乎把刘宋宗室清理了一遍,唯一的例外就是刘裕的孙子刘昶,因被废帝刘子业猜忌,老早就逃到北魏去,被北魏封为宋王,但也仅此而已,刘昶之后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家道中落,基本没能挺到北周时期。

南北朝那么多皇族后裔,为何只有萧梁皇族在隋唐大放异彩?

宋明帝

至于还在刘宋的宗室,等萧道成篡位后,将刘宋宗室全部屠戮一空。

南齐宗室:和刘宋一样的命运

刘宋之后的南齐也是如此,和刘宋一样皇室内斗惨绝人寰,萧道成屠戮刘宋宗室,自己的儿子几乎被旁系的齐明帝萧鸾屠了个干净,但他们的孙子因为年纪太小被放过,但也差点被杀,比如活到萧梁时期的萧道成孙子萧子显等等,《南齐书》就是他写的。

当然也有逃到北魏的,比如齐明帝的第六子萧宝夤就逃到了北魏,待遇和刘昶一样,但他在北魏领兵平叛的时候意图谋反,最后被诛杀,至此南齐的宗室也基本没能在隋唐时期活跃。

南陈宗室:挺到了唐朝初年

隋朝灭了南陈之后,虽然没有屠戮南陈宗室,但也没对他们多好,除了陈后主留在了长安夜夜笙歌,其余宗室大部分被隋文帝打发到了西北,自力更生,要不是隋炀帝,他们的命运也就老死在西北。

隋炀帝上位后,或许感觉关中一地的世家并不支持他,重新召回南陈这些宗室封官进爵,但作为前朝遗老遗少,南陈宗室肯定是无法进入权力核心的。

南北朝那么多皇族后裔,为何只有萧梁皇族在隋唐大放异彩?

陈后主

到了唐朝,也就是陈后主的弟弟陈叔达混上了宰相,但基本是靠见风使舵上位的,去世后的时候,唐太宗给了他一个“缪”的谥号,后来改为“忠”。

萧梁宗室:在隋唐大放异彩

南陈建立之初,其实并没有将萧梁彻底消灭,部分萧梁宗室在江陵依附于西魏建立了西梁,靠着这层关系,萧梁的宗室老早就攀附上了北周-隋这个阵营,这也是萧梁可以在隋唐大放异彩的重要原因。

南北朝那么多皇族后裔,为何只有萧梁皇族在隋唐大放异彩?

西梁

而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梁明帝萧岿主动和周、隋的皇室联姻,几个女儿也基本嫁给了隋朝的宗室,其中一个女儿就是隋炀帝的萧皇后,也因此,西梁原本只是一个附属藩国华丽转变为外戚势力。

当然隋文帝不会放任周边存在西梁这个政权的,不久就吞并了西梁,但相比宇文氏,隋文帝显然对西梁比较好,给官给爵,独孤皇后还把娘家兄弟的女儿嫁给了萧岿的儿子、萧皇后的弟弟萧瑀,又让萧瑀为代表的西梁宗室跟隋皇室更增加了一层关系,值得一提的事,李渊与萧瑀之妻又是姑舅表兄妹,又为萧梁在唐朝搭上了一条线。

南北朝那么多皇族后裔,为何只有萧梁皇族在隋唐大放异彩?

萧皇后一生堪称传奇

不得不说,萧瑀对时局的把控很到位,隋末大乱的时候,萧瑀作为隋朝的国舅,直接率部投降了李唐,当然他也是李世民的表姑父,横竖都是自家人,因而官拜户部尚书。

李世民继位后,官拜宰相,萧瑀的儿子又娶了李世民的女儿襄城公主,和李唐皇室的亲上加亲,虽然萧瑀六次被罢相,但始终处于唐朝的核心权力层,这是萧梁宗室在唐朝兴盛的一个高峰。

此后一段时间内,其家族成员大部分都是中级官员,除了皇舅房的萧至忠官至宰相,但因为和太平公主关系密切被唐玄宗诛杀,至此,萧梁宗室开始沉落下来。

但到了唐玄宗之后,梁明帝萧岿玄孙萧嵩再一次带领萧梁宗室兴盛起来,靠着家族名望和与宰相陆象先的连襟而官至宰相,扭转了之前略显沉寂的局面。

当然萧嵩得崛起纯属巧合,其父亲萧灌官至渝州长史,祖父萧鈞官至太子率更令,并没有给他带领太多的政治遗产,以至于到了他这一代,只能选择和南方的会稽士族陆家联姻,但陆元方、陆象先父子两代宰相并没有给给吴郡陆氏带来更多的实际好处,反而因为提携萧嵩,使得萧嵩带领萧梁宗室再次崛起。

而萧嵩担任宰相后,儿子萧衡得以尚新昌公主,此后萧梁宗室不仅连出宰相,而且不断和皇室联姻。

萧嵩子萧华为肃宗宰相;

萧嵩子驸马都尉萧衡尚新昌公主;

萧衡子萧复在德宗朝宰相;

萧衡子萧升尚肃宗女郜国公主;

萧升女为顺宗李诵太子妃;

萧华孙萧俛为穆宗朝宰相;

萧复孙萧寘为懿宗朝宰相;

萧寘子萧遘为僖宗朝宰相;

萧华孙萧仿为僖宗朝宰相;

这么对比下来,萧梁宗室在南北朝一众皇室里确实混的最好,贯穿整个唐朝,究其原因,大概就是祖上的底蕴加上识时务者为俊杰,因势利导,毕竟乱世里,从来都不是至强至刚者笑到最后,善于攀附的俊杰们才是时代的赢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