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护航“钢铁驼队”,这里的青春正飞扬

作者:草原铁路

大雪皑皑,寒风凛凛

随着机车一声风笛长鸣

满载日用百货的1289次列车

从二连站驶出

开往俄罗斯

护航“钢铁驼队”,这里的青春正飞扬

室外温度接近零下20摄氏度,站场内却是一派火热繁忙景象。一列列货物列车及中欧班列在线路上铺展开来,高高耸立的龙门吊用“巨手”将五颜六色的集装箱码垛如林。

护航“钢铁驼队”,这里的青春正飞扬

二连站调度指挥中心大厅里,巨大的显示屏上,点位的闪烁、颜色的变换,每一次信息的更迭,都实时显示着中欧班列的到发信息。墙壁上“打造祖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大字格外醒目。

护航“钢铁驼队”,这里的青春正飞扬

在大屏幕上“目送”中欧班列开出后,任宇龙就开始忙碌起下一趟列车的作业组织。

今年28岁的任宇龙,是二连站调度车间车站值班员,他负责根据计划协调组织人员将各个单独的车厢合编成一列车,再按照调度命令指挥列车开往不同的方向。

护航“钢铁驼队”,这里的青春正飞扬

在12个小时的班次里,任宇龙需要时刻关注控制台前的4台电脑,安排部署20多趟列车和百余次调车进路,协调联系10多个部门及工种。接电话、下指令……对讲机呼叫声音和2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中,任宇龙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他手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注意事项和作业安排。

护航“钢铁驼队”,这里的青春正飞扬

内勤助理值班员,X8421次,Ⅰ场5道停车。

在任宇龙下发指令的同时,车站调度员、货运调度员、统计员、边检场翻译等十几名工作人员有的盯着电脑屏幕、有的忙着接打电话、有的则在埋头记录,相互配合推进工作开展。

护航“钢铁驼队”,这里的青春正飞扬

随着中欧班列运输需求快速增长,二连站进行了多次升级站改。2022年站场改造后,新建的调度指挥中心实现了宽轨场、准轨场、换轮库、边检场“四场合一”集中控制的运输组织模式,“智慧大脑”为中欧班列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护航“钢铁驼队”,这里的青春正飞扬

传达调车作业计划,车次X8421,作业项目解体,计划开始时间15时00分……

室外,二连站运转车间丙班准轨一调调车长徐北龙肩挎电台,手持调车作业通知单,给班组职工传达作业计划后,手脚麻利地登上调车机。

护航“钢铁驼队”,这里的青春正飞扬

解体就是将到达的列车车厢分解到指定的线路上,车站准轨场10条调车线、14条到发线,96条股道,站场的线路早已刻入我们脑海里啦!

徐北龙自豪地说。

护航“钢铁驼队”,这里的青春正飞扬

连结员刘炬川和同事快步走向作业区,对准备换装编组的集装箱车辆进行逐辆检查。空旷站场里,车体透着逼人的寒气。在12个小时的班次里,他们要完成近450个车体的解体编组工作。他们必须跟时间赛跑:排风、摘管、提钩、拧闸……穿着厚重的棉衣、顶着刺骨的寒风在车辆与股道之间来回穿梭。

护航“钢铁驼队”,这里的青春正飞扬

每分解编组一列货物列车,他们都需要往返奔跑2000多米,身上透出来的热气把棉袄冻成了“盔甲”,睫毛上、帽子上、脖套上凝结了一层白霜。

从事调车岗位的5年里,刘炬川每个班步行3万步成为家常便饭。长时间的顶风冒雪,干裂的嘴唇、黝黑的脸庞、粗糙的双手,成为这位“95后”的日常妆容。

护航“钢铁驼队”,这里的青春正飞扬

刚开行中欧班列时,一周也没有几趟车,现在我们每天都要接发10列左右,工作量增加了不少。

嘴上说着累,任宇龙的语气里却难掩自豪。

护航“钢铁驼队”,这里的青春正飞扬

中欧班列,驰而不息

在滚滚车轮中

二连站

从一个仅承担过境车辆交接的中转站

发展成年过货量超千万吨的黄金口岸站

这群默默奉献的铁路青年

与一列列驰骋的火车

同声同调唱响“钢铁驼队”新的篇章

文图:左伟青 张海峰

编辑:乔玉

实习编辑:秦谱森

审核:张晓哲

护航“钢铁驼队”,这里的青春正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