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信号不同寻常!伊利集团等企业陆续成立人民武装部,逻辑是什么?

信号非常不同寻常啊!近期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均开始成立人民武装部。这背后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为何慢慢消失的企业人民武装部近期在国内经济弱势复苏,国际地缘政治局势越发紧张之际却逆势复燃,这背后的深意到底是什么?

信号不同寻常!伊利集团等企业陆续成立人民武装部,逻辑是什么?

就在2023年的12月29日,著名的非公有制大型企业伊利集团正式设立人民武装部,并举行盛大的挂牌仪式,当地重要的军政领导几乎都参与了。另外稍微早一点的时间,大陆经济中心上海的第一大地方国企上海城投集团也正式挂牌成立人民武装部。光是2023年,我有印象的就知道包括东莞水务集团、东莞能源投资集团、东莞交投集团和东实集团等四家东莞大型国企,还有武汉地铁集团、武汉城投集团、中电建装备集团等3家隶属武汉国资的地方国企也相继挂牌成立人民武装部。突然一年内这么多地方国企相继挂牌成立人民武装部,并且还是在三年的口罩事件刚结束、经济弱势复苏,中美博弈冲突加剧等国际地缘政治局势不断紧张之际的背景下成立,这个信号就显得非常不同寻常了。

信号不同寻常!伊利集团等企业陆续成立人民武装部,逻辑是什么?

虽然2023年10月26日下午,国防部发言人对近期引起热议的企业成立人民武装部一事进行了公开解释,称国有企业设立人民武装部是依法落实民兵制度,履行国防义务,加强国防建设的客观要求。但实际上,应该至少有另外两个方面的用意。

信号不同寻常!伊利集团等企业陆续成立人民武装部,逻辑是什么?

第一,解决退伍军人的安置。这点应该是非常客观且非常实际的一个需求。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这些年的义务兵役制是供不应求的,越来越多的人都倾向于去参军。为此,退役的军人也显著增长。以往,一般按惯例,退役军人都是安置在事业单位。因为这些单位不像公务员一样需要参加正式的考试,且用人选人程序相对简单。所以事业单位成为了退役军人安置的首选。但是这几年受口罩事件的影响,财政资金非常吃紧。且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的人事是趋紧的。再像往常一样来大规模的安置退役军人,是相对有压力的。但是退役军人是必须要安置,这时以盈利为目标的、具备自身造血能力的、资金压力相对较轻的国有企业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去处。这是第一个用意。

信号不同寻常!伊利集团等企业陆续成立人民武装部,逻辑是什么?

第二、城投等地方国企承担着当地的公益性基建任务。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一般地方城市的道路、桥梁、供水、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甚至包括电力、气象站、燃气等也几乎都是由城投等地方国企承担建设。而这些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的运营和运转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地方城市的重要设施,需要经常性的照看和保护,特别是在战时状态。所以地方国企设立人民武装部,组装专业的保护力量,作为应急备患。这是第二个用意。

信号不同寻常!伊利集团等企业陆续成立人民武装部,逻辑是什么?

所以为什么近期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成立人民武装部,原因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