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日渔翁白洋淀 荷花荡倒鱼记(2)

作者:京畿文化视点

原创 天涯牧秋 带走一片云彩

两日渔翁白洋淀

——荷花荡倒鱼记(2)

白洋淀今昔(下)

寨里乡流经的河已经介绍完了,有客官可能要问,为什么要首先介绍河呢?我觉得,一个村落若没有河,只是陌野一片,那就似乎缺少了点什么。中国人注重“风水”,除了使空气对流的风外,最主要的就是水,因为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当然,对此文来讲,还是为了衬托三合庄的美。

两日渔翁白洋淀 荷花荡倒鱼记(2)

进入三合村地界,玉米田和杨树林依依相伴,现出一副江南水乡之貌。瀑河像一条玉带般悄悄穿过村落,曾经的过往,化作了时光的碎片,被记录在历史典籍中,也停留在人们记的忆深处,散散碎碎、拼拼叠叠,渔家的历史,或许在不经意间,还会被人们再次捡起、述说与回味....

村落的上空云也十分漂亮,成为了这幅画面的组成部分。飘飘的云朵,有着一种类似海的颜色,在碧蓝雪白之间,层次和颜色过渡都十分好看,在起伏褶皱和皴染效果中,呼应了村落的建筑。

两日渔翁白洋淀 荷花荡倒鱼记(2)

村庄之外有条长堤,封住了白洋淀的外侵,上面平平的土道宽约4米,由于路还没硬化,雨水与车辙造成了不少坑坑洼洼,让驶来的机动车,不得不减少速度。这样一来,让骑车、走路的人,也就有了相对宽松的空间。

提上的路段由于平时少人行走,半人高的野草已经爬上堤项。看起来,不得不叹服野草的生命力啊。一群骑车经过的孩子,将自行车靠在树下,顺着护坡打闹着走了下来。

两日渔翁白洋淀 荷花荡倒鱼记(2)

从这里望去,一边是白洋淀,一边是瀑河,遂形成了两水夹峙的形态,阴凉中,还不时有杨树伸出枝桠,让人感到有了过往。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在城市里到处都灼热难耐状态外,竟然在平原深处的有这样一块水域纵横的神仙之地,如此舒适的避暑胜地。

树荫下的河水潺潺流过,仿佛只是为保护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它牵着流水进入田里,帮助百姓们灌溉稻子、种植荷花、种植茭白、种植一刻也不能离开水的水生植物。在这样的流水之畔,在树荫里停留一会儿,升腾的就不是潮湿、不是黏热而是干凉,是那种爽利的通透。

两日渔翁白洋淀 荷花荡倒鱼记(2)

那种自然的风,出人意料地徐徐而至,比人造的空调不知好多少倍,我想,这就是大自然创造的空调吧,让人体验到的全是舒适,绝然没有蒸腾和炙烤,更没有汗水和煎熬。

在这种地方生活,会让人忘了这是在夏天。风在高处哗哗作响,在空间里就会驱散酷暑感觉。我相信,平原上只要有足够的水、足够高大的树,就一样可以出高山大海才有的凉爽。

这边的淀中,有人坐在水边垂钓,也有开着三轮的人过来撒上一网,最多的,是骑电动车带孩子来看风景的,没有谁说是来享受夏日的凉爽的。

两日渔翁白洋淀 荷花荡倒鱼记(2)

按导航指引,车缓缓行进了村落,在一个小卖部跟前停住了,百度里的杜小姐提示这里便是终点。待走下车观察,发现这个村落的房屋皆是坐南朝北的,我想,这大概是为减弱冬日里的水气侵扰吧。

前面说过,小渔村乃是明代建成,可现在丁点也没了古代建筑的痕迹,但我估计,建筑虽不在了,老祖宗留下的习惯肯定会有,因为传承比建筑的寿命要长的多,是那种嵌在心头的代代习俗。而那些先民,在白洋淀畔生活,捕鱼为生,靠淀吃淀的那些理念,定会完全传留给后代的。

两日渔翁白洋淀 荷花荡倒鱼记(2)

午后的阳光照在街上,两边的房屋多是一些两层高的房屋,当然,有平房也有三层小楼,看得出,这是改革开放为渔民带来的红利。

街道不宽,也就两三米的样子。主街就一条,它沿两翼伸展铺开。随起伏的地势,屋顶也是时有起落,横竖的大街小巷,把高处的屋顶和低洼处的屋顶连成一片,恰似一个个大小不同的坐垫。

两日渔翁白洋淀 荷花荡倒鱼记(2)

不管楼房有多雄伟,门洞有多宽,所有穿过的小胡洞,窄的甚至错不过两个轿车。那些坐落其中的红砖白墙大门洞,是为进出拉渔具,收淀中荷花芦苇而建筑的,随时转弯抹角,可见其驾驶技术有多高,所以,我感觉村落的建筑,带有明显的水乡色彩。

不知什么缘故,村落的小楼基本都是一个样式,即房顶是尖尖的,形成洋别墅那样的风格,有的还在最高处正中三角房脊下,嵌上一个不知是什么意象的图案,在日光反射下发出金光闪闪的芒线,我在一座小楼前驻足,琢磨了半天也没有结果,只好慢慢走开了。

两日渔翁白洋淀 荷花荡倒鱼记(2)

打完电话,不一会儿张国安大哥便出来接我了。他有着一米八的高高个子,国字脸,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满脸笑意,穿一件素白色的T恤衫,一副知识分子的模样。只见他老远就伸出手疾步向我走来,嘴里还不住说着:“欢迎!欢迎啊!”

拉住我的手寒暄起来,问路上情况,以及从哪个道路上来的。然后,又拉着我的手,请我们去家里小坐。他的家住在村落的中间,没有院墙,只是孤单的向南三间屋。门前一棵石榴树下,还栓着一只中华田园犬,见有生人到来,无精打采地冲我们叫了几声。

两日渔翁白洋淀 荷花荡倒鱼记(2)

这只小狗很瘦,皮毛疏松,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堤上的饭盆里,还有厚厚的一层稀饭。我冲大哥说:“这盆要洗干净啊,夏天狗狗吃了不洁之物,要生病的。”

大哥不好意思的对我说:“唉,这几天忙,没有顾上管它。”

进屋后,它随即递过来一瓶纯净水。我打量着房间,只见房内甚是干净,物品摆的井井有条。可他还是歉意的说:“对不起,我一个人,你嫂子走了九年了,家里乱,只顾忙了,没有心情整理。”

我说:“不乱、不乱。只是你家院墙都没有,怎么不盖几间房子,修个门洞啊?”

两日渔翁白洋淀 荷花荡倒鱼记(2)

他说:“现在不行了,雄安新区管的严,飞机都拍空图了,区里已经通知不准动原有的房子,即便村里新给的宅基地也不让盖。”

我问他道:“那新区什么时候拆房,让你们搬楼啊?”

他说:“可能要分批分期的拆,据说搬迁节点有三个日期,2022年、2025年、2035年。像西阳村、小王营村、龚庄村、关李马浒村,肯定是要先拆的。俺们既不靠近水区,也不在安置区和启动区也不在高铁区,更不在要建的特色小镇,属于五不占地带,所以可能就往后排了。”

接着,他掰着手指数了起来;“俺们这样的村子有几个,三合村、小营村、寨里村、王庄村、老河头剌剌村、三台山西村,水磨头村、小康庄村、大辛庄村。对,还有平王几个村子。”

两日渔翁白洋淀 荷花荡倒鱼记(2)

看起来,对于当地百姓来说,他们希望新区早日实现,希望新区建设焕发勃勃生机。这是因为,白洋淀的沃土深藏了千年的印记,人们正企求在向着既安且新的方向,早日进入更新更美的家园。

他看了看墙上的表对我说:“呀,快十点了。咱们得赶紧下淀,要平时,早晨四点就下淀倒鱼了,因要带你们玩,就迟到现在了。”说着便掏出手机,赶紧给大姐夫打了个电话。

不一会儿,大姐夫就赶了过来,他叫王羊子,六十多岁,原来是王庄的村书记,现在家揽了为鞋厂做纸盒的营生。大姐夫中等个,身体精壮,不怎么爱说话,一副白洋淀憨厚渔民的样子。

待与我们拉完手后,我们都不再寒暄,纷纷钻进了大哥的小轿车,往淀堤方向飞奔而去——

两日渔翁白洋淀 荷花荡倒鱼记(2)

这正是:

泽国水淀号白洋,寄罢乡愁钵热肠。

难惹九河独掠野,还抒七脉自称王。

漕道分家如潮落,渔村拢寨似鸟翔。

堪羡由今迎巨变,雄安取代老圩墙。

两日渔翁白洋淀 荷花荡倒鱼记(2)

•(2) end •

京畿文化视点出品

文/图 何永利 【天涯牧秋 带走一片云彩】

编审: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