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将人的一生分为了4个重要阶段:
从出生到35岁这段时间被称为是“身体健康时期”,这个时期人体经过生长发育,逐步走向成熟,无论是组织细胞分化还是新陈代谢能力都属于积极向上的,因此,这个时期的身体大多趋于健康状态。
再往后到45岁这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开始从顶峰下滑,器官,系统功能开始衰退,一些疾病开始占领上风,渐渐开始显现,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疾病形成时期”。
45-55岁这段时间,人体免疫力断崖式下降,大部分疾病都开始趁虚而入,并在此阶段暴发,英年早逝的悲剧也多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因此这段时间被称为“生命高危时期”。
过了55岁之后,如果身体没什么过重的器质性病变,一直到晚年都属于“安全度过时期”。从各个阶段来看,中间环节的45-55岁这个阶段真的是处处存在危险,那为什么这个不上不下的年纪会如此“脆弱”呢?
45-55岁,为什么能被称为危险十年?
首先,这十年中是癌症的高发时期。
国家癌症中心关于全国癌症数据统计显示,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无论男女,45岁以后癌症发病率往往开始“爬楼”。
45岁以后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迅速下降,免疫系统也随之衰老,激素水平不断变化,身体的一系列变化诱导全身性炎症反应率增加,这为各种癌细胞的侵害创造了“温床”。
肺是人体中最早开始衰老的器官之一。20以后肺活量缓慢降低,有烟龄在十年二十年以上的人,到了45岁以后,随着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下降,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诱导癌变的几率大幅度增加,引发肺癌。
女性群体也在这个年龄段逐步迈入围绝经期,此时是体内激素紊乱甚至大幅度降低的时期,免疫系统低下,二手烟的危害对此时期的女性患者危害更重,更容易引发癌变。
此外,这个时期的腰腿疼痛也是频发。
骨质疏松的发病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45岁以上的人群是骨质疏松的高发群体。
一方面随着年龄增大,尤其是女性围绝经期,机体器官功能逐渐下降,导致性激素分泌不足,性激素的含量降低就容易引起钙流失。
另一方面,年龄增长胃肠功能也在逐渐下降,导致钙摄入量不足,无法充分吸收钙质,从而造成钙流失。
多数骨质疏松是悄然发生,在初期并没有明显症状,在长年累月中骨钙和骨量慢慢流失,出现骨折易发,腰腿酸痛的症状。
除了骨质疏松,45岁之后人的骨骼也会出现相应的老化问题,关节磨损严重的问题也在50岁左右逐渐显现出来,诱发骨关节的疾病。
这个年龄段,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偏爱”。
美国心脏病协会研究发现,45~64岁人群,尤其是男性,更容易患上卒中风险。北京天坛医院院长表示,从临床数据来看,大陆近50%的卒中患者是中年人群。
45岁以后,心脑血管开始逐步呈现粥样硬化的趋势,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升高,管腔因各种炎症反应、脂肪堆积等逐渐狭窄,常年的不良习管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傍身,更加重了心脑血管的负担,引发脑梗、冠心病等频发。
粥样硬化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过程,只能预防血管破裂,因此,45岁以后的人群,尤其要开始注重对血压,血脂的控制,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不过,45-55岁这十年的时间几乎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经之路”,纵使危险频发,但只要我们做好这4种准备,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迎来一个安稳、舒适的退休生活。
记住这4件事,安全度过“危险期”
1、越“抗”越危险,别和健康较真!
“小病不用治,大病治不了。”
这几乎是大多数中国人信奉的看病宗旨,一些人对头痛发热、腰酸、乏力等不适症状并不重视,有的病硬扛也能自愈,但是有的病却是越抗越重。
有病硬扛对年轻人来说可能问题不大,但年过40以后,肝肾、心脏等重要器官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细胞再生、免疫能力下降,内分泌出现紊乱,如果强忍下去,可能终会拖延成重症。
妇科疾病就是一种很好的代表,由于45岁以后的女性正好处于围绝经期,此时的月经来潮开始不规律,月经过多过少的临床症状很容易与一些疾病的表现重合,部分女性总觉得等一等,过了更年期就好了,殊不知这可能是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的前兆,不尽快治疗后果十分严重。
便秘,颈项疼痛等也是中年人群经常出现的症状,向这些不太会影响日常生活或者忍一段过了急性期也就好了的疾病,往往不予重视,但这些常见的症状,不排除拖延成直肠癌、脑梗死等严重疾病的风险,还有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前期征兆。
大家记住:如果出现持续性的月经不调、便秘、局部疼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中年以后,一年一次的体检也可以列为每年的必备项目,防患于未然。
2、压力做减法,健康做加法!
中年人正是事业、家庭和交际的高峰时期,然而正在走下坡路的身体却撑不起来自工作、家人和生活的压力,带来一系列的身心危害。
长期处于高压下,中年人很容易出现身体症状,失眠、胃痛等。
还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风险。压力还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应对中年压力,首先要正视并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通过充足休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适度的运动来缓解压力。如果无法自行缓解,可以通过与家人和朋友进沟通,抒发内心的压力。
最重要的一点,心理疾病也是近几年自杀率飙升的存在,因此如果真的出现心理疾病无法自救,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专业的医疗救助,缓解中年压力。
3、人到中年,额外补充很重要!
中年阶段身体衰老速度加快,随着年龄增长肠道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也下降,如果缺少重要营养物质,会带来较多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首先是蛋白质,蛋白质对于支撑身体活动和构成细胞架构起到重要作用,还可以调节身体的渗透压,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
因此中年过于瘦弱的人们,需要额外补充蛋白质,维持身体需要。
45岁以后钙流失严重,因此为了维持骨骼强健,应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元素,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此外,小肠吸收能力下降各种维生素都有缺乏的可能,胃肠蠕动减少需要补充膳食纤维帮助排便,不及时控制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疾病发生。
因此,中年群体适当服用一些保养品还是很有必要的。
4、“量力而行”,保全自身!
50岁左右的中年人群,往往还是家庭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处境,使我们总想多干点,为家里分担压力,但往往面临着“心有余而力不足”。
尤其是熬夜加班的人群更是要不得!熬夜对于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伤害极大,然而现代社会熬夜加班的现象比比皆是,中年人群在本身机能下降,心脑血管逐步出现粥样硬化、血压血脂升高的各种“脆皮”情况下,熬夜会加重激素失调、代谢下降、植物神经紊乱等的危害。
一些中年朋友总会觉得自己这么多年也没患过什么大病,又因为工作繁忙顾不上体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没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在超负荷的工作量下,超过自身承受的极限,出现心率过快、心肌缺氧、导致心肌缺血不堪负荷,心梗等高危病变,危及生命。
近年来连续加班引发猝死的事件越来越多,因此中老年群体一定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量力而行,超负荷的工作带来的经济补充远没有健康重要。
45-55岁的时间段潜伏着诸多危险因素,但只要我们规律生活,改掉不良习惯,不愁不能规避掉很多不必要的伤害,守住健康长寿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杨开连,张文荣.医学专家研究证实45-55岁是生命“高危期”[J].四川监察,2001,(04):43.
[2]李君.浅议中年妇女的保健[J].妇女学苑,1998,(03):50.
[3]钱海江.如何安度中年高危期[J].人人健康,2013,(15):28.
#来点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