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曹昂没有死,曹丕会接班曹操吗?谁又能给他这种幻想的勇气?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曹昂不死,曹丕有何机会?若非宛城一战,曹昂英年早逝,曹丕继承大统岂有可能?历史巧合下,竟让此事难辨真伪。但细想之,曹昂之在,曹丕安得借机崛起?此乃天运弄人,亦人事无常。

曹昂,字子修,曹操长子。其生母刘氏早逝,被过继于正室丁氏名下。丁氏无子,视曹昂如亲生。曹昂聪慧多才,德才兼备,深得曹操宠爱。若非意外,曹昂原为曹操唯一继承人。

如果曹昂没有死,曹丕会接班曹操吗?谁又能给他这种幻想的勇气?

宛城夜袭,典韦壮烈殉身

公元197年,曹操伐张绣,占领宛城。尔后轻敌妄为,大失所望。张绣谋士贾诩唆使,伺机反扑。典韦率十余勇士固守曹营,奋勇当先,杀敌无数。竟一身独战数十人,令人叹为观止。然寡不敌众,终穷于围攻之下。典韦殒身殉主,堪称忠烈。曹昂舍马救父,父子情深。然两人终究难逃厄运,皆遇难身亡。

典韦生平豪迈忠诚,一身侠骨柔肠。少年家贫,以施舍为生。途归寓居旅店,恰逢曹操下榻于此。典韦忠心耿耿,誓死效忠。从此追随曹操征战沙场,建奠大功。可谓一生精忠报国。学者传为“斗牛之勇”。丁夫人亦与之情好,素留心上。而今典韦殒身宛城,丁夫人悲痛欲绝。总怀念昔日风采:典韦挺身孤战、马上矫健、英姿焕发。料定魂归故里,定不枉此一生。

典韦忠心耿耿,死而后已。生前屡建奇功,令敌胆寒。尤其马上速射之法,无人能敌。曹军士气大振,蜀汉军心惶惶。典韦每每独闯敌阵,杀出一条血路。令人叹服佩仰不已。可惜终穷于重围之下,壮烈殉难。丁夫人闻讯悲痛欲绝,此生难忘也。

如果曹昂没有死,曹丕会接班曹操吗?谁又能给他这种幻想的勇气?

丁夫人悲愤欲绝,与曹操关系决裂

丁夫人闻子丧噩耗,悲痛欲绝。愤恨曹操调戏小寡妇,害死自己心肝宝贝。当即收拾行囊归宗,与曹操绝缘。自此养娘娘家,再无来往。曹操自知理亏,多次去求,丁氏始终不为所动。正室之位从此空悬,曹操深感此为心头大患。

丁夫人素性刚烈,一表人才,算是曹家女中豪杰。生于名门望族,兼具美貌与气质。少女时便聪慧过人,胸有大志。嫁与曹操,助其事业。素有夫妻相和之谊。今日忽闻噩耗,悲痛欲绝。想来平日里,典韦殷勤侍奉,辅佐军机。丁夫人对之亦是情深意重。一时难以割舍。今日典韦殒身,丁夫人痛失患难之交。料定典韦忠诚必得善终,只盼魂魄早日安息。更添丁夫人一抹伤感之情。

如果曹昂没有死,曹丕会接班曹操吗?谁又能给他这种幻想的勇气?

曹昂之死,乃曹氏集团转折点

曹昂之死,影响深远。曹氏集团原本计划顺利传承,转瞬瓦解。政治生态重启,诸路势力觊觎权位。这对曹操接班人选压力巨大。曹冲早逝增添变数,曹丕与曹植兄弟相争,内斗频生。曹操头痛不已,深感政权交接之难。

曹昂生前颇得老将喜爱,众口铄金。数次出征立功,颇见兵法才能。文学武艺,无一不精。数次随曹公决策军国大计,攻守运筹皆成。朝野上下,无不称颂。众人皆以为定将助曹氏开国基业。谁料英年早逝,曹家上下悲痛不已。只怕接班人选难定,势必生变。此后数年,曹家果然内讧不断。可以想见,曹昂之子若在,定可胜任重任。只怕势单力薄,终究难敌党争盘踞。正是人固有一死,或重或轻无常也。

如果曹昂没有死,曹丕会接班曹操吗?谁又能给他这种幻想的勇气?

曹氏集团原本世袭体制稳固,曹昂英年早逝让局面一落千丈。诸多旁系势力暗生歹念,互相排兵布阵。内耗日深,中原基业危在旦夕。曹操望子成龙未遂,转瞬间政局脱缰野马。接班人群龙无首,各怀鬼胎不可收拾。无论曹丕亦或曹植,此二人皆非上佳人选。而曹昂之子尚年幼,无力整合朝中实权。如此下去,只怕大好河山就要落入他人之手矣!

人生际遇,是因缘际会。曹昂英年早逝,为曹氏集团未来埋下政治危机。曹家群龙无首四分五裂,乃祸根所在。曹丕从中得利,拾遗补缺登上皇位。然而终生难释万分之一内疚与愧悔。玉石俱焚,谁人不痛彼此啊......

如果曹昂没有死,曹丕会接班曹操吗?谁又能给他这种幻想的勇气?

曹操愧疚难消,终生难安

曹昂猝然离世,曹操自责异常。面对空荡荡的正室之位,他深感自己亏欠。明知政权更迭在即,却无力断定接班人。这对曹操是巨大心理负担。临终之际,他仍念念不忘曹昂母子,自言无颜在地下相见。可见悔意无尽,愧疚终生难消。

曹操心性狷介,一生从戎,拼杀沙场,杀人如麻。难得心软之时,皆因此子。曹昂生前英姿飒爽、智勇双全,曹操对之自是宠信有加。每每出征,必命愣在身畔。虽儿子也,更似战场良师。彼此历经沧桑,感情难解。这也是曹操經年难忘之故。儿子猝然殒命宛城,曹操悲痛异常。只怕心上之疤,此生难平。

如果曹昂没有死,曹丕会接班曹操吗?谁又能给他这种幻想的勇气?

结语

曹丕登上权力巅峰,多少夜里翻来覆去,难以成眠。命运多舛,他是知晓的。毕竟,兄长在世的话,自己哪里还有机会呢?有时曹丕独自一人,举烛长叹,不禁自问:我的地位,是自己争取来的吗?如果兄长尚在,我会如何?恐怕只能甘拜下风吧......遥想当年典韦壮烈,兄长舍命相救,曹丕不禁泪流满面。他深知,正是兄长殒命一战,自己才得以登基。若非宛城一役,哪里还有什么曹丕的机会?

曹丕名为帝王,实则强盗。这一身份实在难以启齿。他登上皇位,举世皆知出自偷天换日。这样的地位,难保无患。也难怪曹丕日夜惶恐,终生提心吊胆。毕竟夺权弑君,罪孽深重。即便手握大权,也无处诉说心中惶惑。如此看来,曹丕一生荣辱参半,实属报应。也不知他登基之日,是否值得一笑。只怕苦中作乐,皆因虚妄想象。此等痛苦,当真不堪设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