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理问题还会影响心脏健康?这归根结底还是“郁”,一个方子解决

作者:中医内科谢有良教授

很多有心脏疾病的患者,都伴有明显的焦虑症状,甚至很多患者因为患病,心理负担很重,长期郁郁寡欢。

心脏也在沉重的心理压力下,每况愈下;

身体状况变差,又加重患者心理负担,

心理、生理双负面状态形成恶性循环,令患者苦不堪言。

反之,长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也有很大可能因心理因素引发心脏病;

比如有些人在经常生气、暴怒或者常年抑郁、焦虑的情况下,逐渐就得了心脏病。

心理问题还会影响心脏健康?这归根结底还是“郁”,一个方子解决

而面对“双心病”,西医治疗主要是合并应用抗抑郁药,但是抗抑郁药具有耐药性、依赖性、不良反应等问题,甚至会对心脏造成更大的负担。

实际上,对于“双心病”,中医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双心病”:心系疾病郁证

心系疾病郁证的内在基础是五脏气弱,诱发因素是怒、喜、思、悲、恐等情绪,精神因素不同,则神伤和所侵犯的脏器也各有不同。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

“脾愁忧不解则伤意”

“肝悲哀动众则伤魂”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

“肾盛怒不止则伤志”

心系疾病郁证的病本在脏弱,进而神伤,病机在气乱,病位在五脏,以心为主;

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脏-气-神”三位一体疗法

在治疗心系郁证时,以整体观为基础,以和为原则;

同时调节脏、气、神以达到五脏调和、气机通畅、神明得安的目的。

心主神明,居五脏之首,一脏不安,将会影响其余四脏,治疗时应四诊合参,调畅五脏气机。

心理问题还会影响心脏健康?这归根结底还是“郁”,一个方子解决

调气包括补气和行气两大方面,气机为五脏运行之根本,气机运行正常,五脏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

同时,根据郁证的严重程度,养心安神,调节精神活动。

医案分享

患者,男,9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1月余,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在某三甲医院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予以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1个月后,出现全身性水肿、胸闷喘憋、咳嗽、不能平卧等症状;

再次就诊于某三甲医院,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肾衰竭”,予以呋塞米、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

两周后,找到了我。

初诊:情绪低落、胸闷气短、偶有咳嗽、有痰不易咳出、双下肢水肿、乏力恶寒、头晕、食欲不佳、食后腹胀、大便2~3d一行质可、小便少、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

心力衰竭、肾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焦虑状态。

辅助检查:血压 118/64 mmHg,心率65次/min。

心电图:心房纤颤,ST-T 改变。

中医诊断:心水,辨证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

治法:益气泻肺,活血利水。

方药:党参、生黄芪、桑白皮、葶苈子、泽兰、猪苓、茯苓、车前子、丹参、红花、炒白术、鸡内金、紫苏梗、紫苏子、浙贝母、砂仁、桂枝。

心理问题还会影响心脏健康?这归根结底还是“郁”,一个方子解决

二诊:药后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未发作,双下肢水肿白天已缓解,夜间加重,食后腹胀乏力、气短减轻,仍有白黏痰,不易咳出,大便1~2d一行,质可,小便频,舌胖大,脉沉无力。

在初诊方基础上去掉生黄芪、砂仁、桂枝,加红芪、生山楂、菟丝子、炒谷芽、炒稻芽、升麻、山萸肉。

三诊:药后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双下肢水肿,情绪好转,可在家人陪同下散步十几分钟,咽部异物感,食欲一般,大便1次/d,不成型,小便可,舌胖大,脉沉无力。

在二诊方基础上去掉紫苏梗、紫苏子、浙贝母、升麻、菟丝子,加生山药、补骨脂。

服药14剂,症状消失。

该患者气血亏虚,“肺藏气”发挥失常,肺主宰一身之气,气机失调,不能通调水道。

水液运行失常,

侵犯上焦,则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

饮留中焦,则见食欲不振、食后腹胀;

饮走下焦,则出现双下肢水肿;

肺气不足,肺之魂无所依附,加之水饮扰乱心神,上泛头目,则见情绪低落、头晕;气虚不能濡养周身,则见乏力、恶寒。

因此,治以“益气泻肺,活血利水”。

心理问题还会影响心脏健康?这归根结底还是“郁”,一个方子解决

方中党参、黄芪补益肺脾之气,桑白皮、葶苈子泻肺平喘;

泽兰、猪苓、茯苓、车前子共奏活血利水之功;

丹参、红花活血祛瘀;

白术、鸡内金、砂仁健脾开胃;

紫苏梗、紫苏子、浙贝母止咳化痰;

桂枝通阳利水且解郁。

胸闷、水肿等逐渐缓解之后,加强益气开胃、升阳开郁药物。

以疏肝降火、养心安神、理气健脾、益气泻肺、滋肾清热的治法,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心系疾病的器质性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