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献帝要让出皇位,为何曹操不要,曹丕却接受了

作者:MayHo美好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皇帝被迫退位或禅让的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段,就是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刘协,被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逼迫退位,结束了汉朝的统治,开启了三国时代。这一事件,被后人称为“王莽篡汉,曹丕篡汉,二者皆是篡汉,何以其罪不同?”引发了无数的争论和思考。为什么汉献帝会被曹丕逼退位?为什么曹操在生前没有这样做?

汉献帝要让出皇位,为何曹操不要,曹丕却接受了

曹操的功业与野心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在董卓乱政、群雄并起的时代,凭借自己的才干和魄力,一步一步地统一了北方,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他曾经率领义军讨伐董卓,击败袁绍,平定黄巾,征服吕布,降服刘表,抗击孙权,围困马超,攻打张鲁,迎接汉献帝,建立了曹魏政权,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曹操的野心,也是不容忽视的。他曾经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表明了他的雄心壮志。他曾经想过自立为帝,但是受到了他的谋士和儿子的反对,他也没有强行推行。

他的理由是“天下未定,安知非我有天下乎?且吾以忠孝待天子,天下知之。今若自立,是负天子也,负天下也,负先人也,负百姓也,负子孙也。吾安能为此不义之事乎?”表明了他的忠诚和理智。他最终没有篡位,而是在汉献帝的册封下,成为了魏王,拥有了半壁江山,也算是达到了他的目标。

汉献帝要让出皇位,为何曹操不要,曹丕却接受了

曹丕的野望与手段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爵位和势力,成为了魏王。曹丕与曹操不同,他的野望更大,他的手段更狠。表明了他的不满和不甘。他不满足于做一个藩王,他想要做一个皇帝,他想要取代汉献帝,建立自己的王朝。

曹丕的愿望,最终得到了实现。他在曹操死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了他的篡位计划。他先是向汉献帝上书,请求改元,汉献帝不同意。他又派人向汉献帝进献珍宝,汉献帝不接受。他再派人向汉献帝进献美女,汉献帝不欢喜。他最后派人向汉献帝进献金印,汉献帝不答应。

汉献帝要让出皇位,为何曹操不要,曹丕却接受了

他见汉献帝不为所动,便改变了策略,开始了武力威胁。他命令他的将领曹真、夏侯渊、张辽等人,率领大军围困了汉献帝的都城洛阳,切断了汉献帝的粮道和水源,让汉献帝陷入了绝境。他又派人向汉献帝传达了他的意思,说他想要继承汉献帝的皇位,希望汉献帝能够主动退位,否则就要动武攻城。

汉献帝要让出皇位,为何曹操不要,曹丕却接受了

汉献帝的无奈与退位

汉献帝在曹丕的武力威胁下,没有了任何的选择余地。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和曹丕抗衡,他也没有了任何的支持者和盟友,他只能在曹丕的压力下,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他在公元220年的十月,向曹丕上表,表示愿意退位,让出皇位给曹丕,希望曹丕能够保全他的性命和尊严,不要伤害他的家人和臣民。

汉献帝的退位,标志着汉朝的灭亡,也标志着三国时代的开始。曹丕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自立为帝,建立了曹魏政权,改元黄初,是为魏文帝。他对汉献帝表现出了一定的尊重和宽容,没有杀害他,而是封他为山阳公,赐给他一些财物和侍从,让他住在洛阳的别宫,每年给他一些供养和赏赐,但是也限制了他的自由和权力,不让他再有任何的干涉和影响。

汉献帝在曹丕的控制下,过了几年的平静而悲哀的生活,最终在公元234年的四月,因为患病而去世,终年53岁。他的死,也是东汉的最后一声叹息,为一个历史的篇章画上了句号。

汉献帝要让出皇位,为何曹操不要,曹丕却接受了

结语

汉献帝要让出皇位,为何曹操不要,曹丕却接受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谜团,也是一个人性的难题。曹操不要,是因为他不想做一个不义之人。曹丕要,是因为他有野望,不满足于自己的地位和势力,他想要做一个皇帝,也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和道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