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寒潮
让全国同步进入“速冻”模式
北方朋友们乐此不疲地
打着“冰出溜”时
“南方小土豆”们也在家门口
打开了“冰雪世界”
日前
“冰冻西湖”的景色引来了
不少市民、游客的围观
北方常见的湖面结冰景象
在西湖有啥特别之处?
多年未见的“冰冻西湖”
西湖也称钱塘湖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以西
由白堤、苏堤将湖面分成
外西湖、北里湖、岳湖、西里湖
和小南湖五个湖面
西湖地处秦岭—淮河线以南
属于亚热带地区
冬季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
很难达到结冰条件
因此西湖结冰并不常见
特别是外西湖大范围结冰
出现的次数极少
此前影响全国的寒流
使得杭州气温骤降到零摄氏度以下
西湖湖面迅速结冰
透过冰面
能清晰看到湖中的秋叶与枯荷
很多当地居民纷纷来此打卡
连“老杭州”都在说
“冰冻西湖”的景象多年未见
西湖缘何难结冰?
图片源自都市快报
据杭州市气象信息中心介绍
1977年1月
是数十年来西湖大面积结冰最厉害的一次
整个西湖结了厚厚的冰
被市民称为“西湖上面好溜冰”
除了满足低温条件
西湖结冰还需要符合
风速、湿度、低温持续时间、
水深、水的流速等条件
才有结冰的可能
长期以来对西湖的疏浚、活水的引入
都成为西湖难结全冰
的重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
西湖分别经过3次疏浚
1951—1958年
第一次疏浚共清挖720万立方米淤泥
西湖平均水深从0.55米增加到1.8米
1976—1982年
第二次疏浚共清挖18万立方米淤泥
1999—2003年
第三次疏浚清挖340万立方米淤泥
自此,西湖平均水深达到了2.27米
1954年春,刚刚下水的“西湖一号”挖泥船 图片源自杭州网
1982年
为了让“源头活水”更健康
西湖每天引入40万立方米钱塘江水
经过絮凝沉淀后
通过小南湖、浴鹄湾等
6 处入水口注入西湖
再通过西湖南线、西线、北线的
9个出水口流出
实现对西湖的换水
增加了水流速度
均匀了水温
也就更不易形成冰层
尽管西湖大面积结冰并不常见
但是受冬季强冷空气影响
局部结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通常集中在
白堤以北的北里湖
和苏堤以西的西里湖范围
由于这两个湖面积不大,背靠山
风力较弱,湖面较为平静
气温比外西湖低1~2摄氏度
更容易结冰
难得一见的荷塘冰花、浪打冰凌
引起了“追冰人”的竞相围观
这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
对于热爱她的市民
美好的冬日馈赠
中国水事综合钱江晚报、中国气象局、浙江新闻等整理。
编辑:向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