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电信打响运营商“视联网”争夺战

作者: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中国电信(601728.SH)日前宣布初步建成旗下第五张基础网络——天翼视联网。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天翼视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翼视联”)的注册信息日前正式出现在天眼查App平台。工商信息显示,天翼视联法定代表人为边延风,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制造、安防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子产品销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环境保护监测、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

股东信息显示,天翼视联由中国电信全资持股。在稍早前举行的“2023数字科技生态大会”期间,中国电信曾为天翼视联举行揭牌成立仪式,这标志着其正式开始独立运营。根据定位,天翼视联将作为中国电信开展视联业务的平台型、科技型、能力型专业公司。

据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唐珂介绍,天翼视联网致力于构建全国统一的新型视频服务基础设施,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平台服务,构建开放合作的视联生态,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级数字化平台。

第五张网

视联网也是继移动网络、宽带网络、物联网络、卫星网络之后,中国电信部署的第五张基础网络设施。

记者注意到,早在2021年11月,中国电信便首次对外发布天翼视联网的概念,并表示这是落实国家数字中国战略、推行“云改数转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顺应数字服务和产业发展趋势而推出的一项新型业务。

接入设备规模是评价一张网络的硬性参数。记者从中国电信方面获悉,在两年前的宣布仪式上,天翼视联网接入终端数已达2000万。而截至2023年10月底,天翼视联网的接入设备数量为6000万,原子能力调用超过3800万,输出视频路数超过1700万,AI日均调用超过4.2亿次。在网络架构方面,截至2022年年底,视联网已完成4级中心节点和全国31个省级节点的建设工作,形成了“1+31+x”的全国“一张网、一朵云、一个平台”的天翼视联集约平台架构。

此外,与5G网络类似,应用前景则是衡量一张网络商用价值的重要指标。2023年11月,中国电信市场部副总经理邵琰涛曾向记者表示,第五张网单独运营能最大化地发挥平台和软硬件一体化优势。

中国电信方面向记者介绍,天翼视联网的业务范围已由个人家庭扩展到政企行业,广泛应用于明厨亮灶、平安慧眼、应急等垂直领域。目前,天翼视联SaaS应用加载超800个,其打造的open API月调用次数超30亿次,赋能数字政府、阳光监管、智慧商企,也成为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业务的新动能。

在未来目标方面,唐珂表示,天翼视联致力于实现超亿级以上的终端接入量。为此,公司将持续攻关超大型分布式云网一体化的平台底座、视觉智能与视图大数据、软硬一体云化控制体系,建设AI智能、云网融合、安全可信的视觉感知基础网和天翼视联智慧大脑。

意欲何为

作为大陆基础网络的主体建设者,电信运营商部署搭建新网络并不新奇。但对于市场而言,中国电信推出视联网的意图和信号则是更受关注的内容。

“物联网终端业务的兴起,是近年来电信市场一个巨大的机遇。”Omdia电信战略高级首席分析师杨光向记者表示,早在去年,大陆物联网连接数已经超过人联网的连接数,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物超人”的国家。而视频业务是智能物联网连接的主要领域,在运营商需要更多创新业务来拓展业绩收入的背景下,中国电信进入视联领域的信号是明确的。

据2023年世界物联网大会的最新数据,物联网技术驱动的全球数字经济年产值将超过20万亿美元,到2030年有望超过40万亿美元。其中,截至2023年年末,大陆物联网连接数有望超过23亿,预计同比增幅达30%。

同时,杨光认为,大模型出现后驱动的全球AI应用创新浪潮,也让视联网变得更具产业价值。在此次天翼视联的业务经营内容中,便包括了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这也释放了中国电信意图在AI领域拓展更多市场的信号。

记者注意到,就在2023年11月的揭牌仪式上,天翼视联便同步发布了国内首个视联行业应用型大模型——海纳视联大模型。据天翼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海纳视联大模型拥有70亿量级模型参数,具备5000类核心能力,能快速实现各种复杂任务的处理和高效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23年12月30日,中国电信官方宣布,李学龙将担任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CTO)和中国电信首席科学家,引领推动中国电信人工智能领域的能力建设。

杨光认为,这进一步让市场明晰了中国电信将加大在AI领域投入的决心。

竞争在即

对于中国电信而言,行业竞争将是天翼视联网未来最大的挑战。

记者注意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同样在积极布局智慧视频业务领域。其中,早在2021年10月,中国联通便高调宣布与视联动力合作,成立视联网创新研究实验室。2023年10月,中国移动也对外宣布联合包括旷视在内的多家软硬件服务厂商,正式成立视联网生态合作联盟。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从中国移动方面获悉,目前其视联网用户规模也已超过5000万,服务乡村、社区、楼宇、店铺等超40万个,并实现了能力对外开放,累计赋能项目超200个。未来,中国移动视联网的目标也是打造一张可覆盖全球范围亿级量纲的新型视频基础设施。

对此,杨光表示,三大运营商的业务高度类似,能观察到的市场机遇也如此。因此,来自另外两大巨头的竞争,将是中国电信天翼视联网业务未来发展需要直面的困难。

不过,杨光认为,视联网的发展与云的基础能力高度绑定,由于天翼云是三大运营商中目前规模最大、国内市场份额最高的云业务,这也将是天翼视联未来在竞争时的一大优势。

同时,产业配套也将是天翼视联网的潜在优势之一。杨光表示,天翼视联落户在有着“中国视谷”之称的杭州,这里云集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国内视联网产业的头部创新企业,配套产业链较为完整,也将增强天翼视联的产业联动能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