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重属性看黄金投资逻辑

作者:金融博览财富杂志
三重属性看黄金投资逻辑

作者|刘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

提要:

  • 作为重要的贵金属投资品,黄金具备典型的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 无论是国家加快金融强国建设,还是在居民的财富管理中,黄金资产的配置均需予以重视。

近日,国际黄金期货价格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以上,并在盘中一度站上每盎司2140美元,创历史新高(见图1)。作为重要的贵金属投资品,黄金具备典型的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三重属性看黄金投资逻辑

作为投资理财的重要标的,黄金实际上被不少投资者看低,不少投资者认为持有黄金既无利息还有持有成本,不是好的投资品。但从数据分析来看,自1971年美国关闭黄金窗口,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的50多年里,黄金价格累计上涨了35倍多,黄金价格年复合增速接近7.7%,其增值幅度超过绝大多数的投资品。而在对冲通胀、对冲风险的功能上,黄金则更胜一筹。因此,对于黄金的投资,不能仅从其商品属性的供需来分析,还需要综合考虑其货币属性和金融属性。

各国中央银行增持黄金创纪录

从货币属性来分析,各国中央银行增持黄金是黄金价格长期走升的重要因素。黄金的投资主体是各国中央银行,在2022年各国中央银行增持黄金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036吨之后,2023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国中央银行继续增持黄金储备,大陆黄金储备实现了十三连增,目前总量超过2200吨,全球排名第六。俄罗斯在去美元化的同时大幅增持黄金,其黄金储备已经达到2333吨。全球中央银行黄金储备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8313.46吨、德国3352.65吨、意大利2451.84吨、法国2436.94吨。

黄金自古以来都是世界各国通用的一般等价物。在历史长河中,绝大多数时间黄金是作为货币使用或与货币挂钩使用。早在1257年,黄金就与英镑挂钩,之后英镑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都与黄金挂钩,先后形成了金本位,直到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美元与黄金形成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固定比例关系,美元代替黄金行使世界货币的功能。直到1971年黄金窗口关闭,1976年进入牙买加体系后,黄金才与美元脱钩。

供不应求成常态

从黄金的商品属性来看,作为重要而特殊的投资品,黄金的绝对量相对固定。真金不怕火炼,黄金从开采到炼制基本上数量不会发生改变。由此来看,黄金的增量是有限的,但是黄金的需求是无限的,因而仅从商品属性来看,黄金的价格就有上涨的动力。

从供给侧来看,黄金的供给相对平稳,主要来自矿产金的提供(见图2)。世界主要黄金矿山提供的黄金产品相对固定,黄金增量边际改善有限,伴随黄金价格的走高,回收金成为重要的供给增量。

三重属性看黄金投资逻辑

从需求侧来看,各国的首饰用金接近半壁江山,占比46%,金条金币投资占比20%,央行官方黄金储备占比17%,黄金ETF占比2%,工业用金、医学用金等其他黄金占比15%。近年来,伴随着古法金的出现,黄金设计及创新理念提升,黄金生产加工工艺的精湛和数字化应用带来的精益生产,让黄金饰品更加丰富,吸引大量年轻人特别是Z世代的消费者进入。黄金产品更加趋于多元化。

黄金投资的价格影响因素

从黄金的金融属性来看,黄金价格与美元强弱负相关,黄金价格与利率水平也呈负相关关系。由此,在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预计明年将开启降息进程,美元指数也会逐渐走低之时,更需要高度关注金价走势。

利率水平也会影响黄金价格。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美国金融市场暴跌,避险情绪上升,美联储采取无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美元指数走弱,为对冲风险,黄金价格走强。之后,美欧通胀四起,2022年6月,美国CPI指数一度高达9.1%,创四十多年来新高。欧洲大多数国家的通胀水平高达两位数,土耳其的通胀更是高达85%,为对冲通胀,投资者不断增持黄金,引发黄金持续高位运行。虽然美联储加息11次,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抬升到5.5%的高位,黄金价格受到抑制但地缘政治冲突也在推升黄金价格。2022年2月开始的俄乌冲突至今仍未停止,今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市场避险情绪再度上升,黄金价格走升。

总之,无论是国家加快金融强国建设,还是在居民的财富管理中,黄金资产的配置均需予以重视,需客观认知黄金所特有的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进而合理利用黄金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责任编辑:张艳花)

三重属性看黄金投资逻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