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会观察③丨汶上:“幸福汶上”让群众笑容更灿烂

作者:齐鲁壹点

1月3日至6日,汶上两会期间,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强代表汶上县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汶上县民生支出占比连年保持在85%以上。2023年发放富民创业贷款1.5亿元、就业补助2428万元;14处敬老院完成智慧化改造,4处医养结合型卫生院投入使用;县托育服务指导中心挂牌成立,托位总数达到3142个;投入3.6亿元新改扩建学校8所,整合农村小学20所,新增学位6360个。各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进一步增强了百姓福祉。

用情感受“民生温度” 网格托起满满幸福

“面对诉求不推不拖,解决问题雷厉风行,我们的网格员不仅服务态度好,服务速度也是一绝。”家住汶上县汶上街道北湖社区百合苑小区的郭峰,谈起社区的网格工作丝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郭峰是一名顶楼的住户,在今年雨季到来的时候,由于屋顶防水层出现了破损,家里变成了“水帘洞”。他第一时间与包保网格员邵敏取得联系,接收到诉求后网格员联合物业人员立马到家中进行了查看,现场商讨解决方案,并联系施工方对破损位置进行了修缮。“后来的几场大雨,家里啥事没有,这工作干得真让人舒心。”郭峰笑着说道。

两会观察③丨汶上:“幸福汶上”让群众笑容更灿烂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小单元,而网格又是社区治理的基本单位,小小的网格连接着千家万户,承载着广大居民的幸福安乐。近年来,汶上县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多网融合”,持续织密服务网格,推动优质资源、服务下沉网格一线,实现了多网合一、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汶上县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加快建设数字强省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聚焦打通智慧便民“最后一公里”,让群众乐享数字红利,激活了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池春水”。

近年来,汶上县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把网格治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小切口”,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完善网格治理结构,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打造医养结合典范 让老年人更有“医”靠

诊室、治疗室、药房、辅检室、病房、B超室、心电图室、检验科……在寅寺镇敬老院,各种医疗服务区、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医生在坐诊,护士在护理,俨然一所小医院。

“一般乡镇敬老院只有一位医护人员提供简单的健康服务。我们把卫生院‘搬’进敬老院,相当于建了一个分院区,实现了敬老院与卫生院在人员、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寅寺镇卫生院副院长郭真说。寅寺镇在全县率先实施了“敬老院+卫生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组建4名业务骨干医师为主、5名专业护理人员为辅、6名敬老志愿者为补充的全科医疗服务团队,每天到敬老院轮值坐诊。团队涉及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康复等多个专业,对集中供养对象提供诊疗、康复、保健等规范化医疗服务。

两会观察③丨汶上:“幸福汶上”让群众笑容更灿烂

“多吃了一粒降压药,我这个血压降得有点厉害,觉得有点不得劲,脚底下没根。”年近八旬的何庆勇老人在从房间到长廊乘凉的路上顺便拐进诊室,跟值班医生房兆星唠起了嗑。房兆星及时为老人调整了药品和用量,并嘱咐他次日再来量一次血压。“有个头疼脑热不出大门就能看大夫,他们在,心里踏实。”出了诊室门,老何竖起了大拇指。

在汶上县苑庄卫生院康复护理院,身患脑出血的王庄村村民郭永香正在进行作业治疗。“这里的医生很有耐心,抓着我的左手一点点帮我放松、做动作,让我的左手的活动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

据了解,该院是2023年汶上县政府为民所办十件实事之一,也是全省首家在乡镇卫生院嵌入公立护理院的新型医养结合项目。院长陈香介绍,“为方便群众,我院根据不同服务人群的特点,提供机构内集中服务、上门居家服务和敬老院巡诊服务三种服务方式,将医养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让不同的服务人群可以从实际出发,结合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况、个人偏好等条件,作出满意的选择,从而实现‘护理院·敬老院·居家’的‘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2023年,汶上县新建5处医养结合机构,并搭建康养综合养老云服务平台,打造出以“长者档案、呼叫救助、居家照料、医康养护”为中心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目前,全县形成了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4种养老模式。

幼有所育、幼有善育 “汶心托”不负所“托”

近日,在汶上县中都广场共享会的舞台上,一场婴幼儿表演秀举行,一个个稚嫩的“小萌宝”跟着音乐节奏,舞动着手臂,跳得有模有样,观众们看得眉开眼笑。

“孩子交给托育中心,我们上班安心多了,接送方便,收费价格也能承受,我家孩子上了5个月发生的变化让我惊喜,之前在家每天追着哄着喂饭很是急人,现在不仅能自己坐在桌前安安静静地吃饭,还能上台表演了!”居民曹田田是舞台上2岁10个月宝宝王宇皓博的妈妈,平常工作忙无法照看孩子,把孩子送到托育中心后,极大地缓解了带娃焦虑。

“这里每天有十几样菜,除了让孩子吃好饭,还会带他们玩乐、学习。托育园不仅要做好‘托’的工作,还要做好认知和语言启蒙、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培养等‘育’的工作。”汶上县妇幼保健托育园园长张亚楠说。托育园现有3个托班,有35个三岁以下婴幼儿在园。

2022年6月开园的汶上县妇幼保健托育园是汶上县首家公办托育机构,可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照护服务。“政府用专项资金建了这座托育园,县妇计中心主办,属于公建公办,可服务周边居民。”兼任托育园法人的汶上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康复科主任李吉芳说。目前,汶上县托育机构主要有公建公营、公建国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托育管理运营形式。

“如今,托育机构能否迅速全面铺开,能否为家长提供放心、安心、贴心的多元化服务,直接影响着家庭的生育意愿。”汶上县医养健康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郭壮丽介绍,为进一步推动托育机构规范化发展,汶上县精准分析群众需求,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多方参与,不断扩大优质服务供给,全面优化公办托育资源布局,2023年全县遴选17处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实现镇街公办托幼机构覆盖到位。

新增托位787个,累计托位3142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7个,有效满足了多样化托育需求,破解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打造了“汶心托”多元照护服务品牌。

提速城市更新 提升居住品质

“按照规划设计引领,基础设施先行,重大项目支撑的思路,一体化推进东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棚户区改造安居、教育高地建设、配套公共服务民生、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四大工程。”汶上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庞学良介绍,该项目总投资46.4亿元,通过实施“四大工程”,聚力打造城市发展新格局。

该项目棚户区改造安居工程主要对东关社区、小楼社区、东门新村3个片区棚户区改造,建设65栋回迁楼、3931套高标准回迁房。所有棚改项目均高标准配套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康养中心、体育健身中心。教育高地建设工程主要建设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学校,每个小区配建幼儿园,现有各类学生1.6万人,形成5分钟教育圈。配套公共服务民生工程围绕M15生活圈标准,配套实施了绿地、体育、养老、特教、医疗、便民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综合性公园、口袋公园、体育公园和足球场、篮球场、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规划实施路网畅通工程,建设银星路、小楼路等7条主次干道,供排水、电力、热力、燃气等各类管网总长度达70公里。

两会观察③丨汶上:“幸福汶上”让群众笑容更灿烂

该项目是汶上县扎实推进民生福祉的一个缩影。《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汶上县编制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镇化率达到57.8%,入选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林庄片区回迁工程完成单体竣工验收,改造老旧小区57个,惠及群众8917户,“百区改造”圆满收官。

此外,汶上县新改建城区道路17条,新建5G基站206个、公共智慧停车场3处,新改建“口袋公园”9处,新增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实施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15个片区全面启动,完成172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创建省市级和美乡村83个。

《报告》强调,新一年汶上县将持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通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力扩大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呵护“一老一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举措,聚力打造让群众口袋更殷实、笑容更灿烂的幸福汶上。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