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挑匠心|三十年“老鸡倌儿”的科技育鸡经

作者:生活全报道
农挑匠心|三十年“老鸡倌儿”的科技育鸡经

畜禽养殖业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产业,今天《三农品鉴官探乡村》之农挑匠心系列节目要带您认识的是一位有着三十年养鸡经验的“老鸡倌儿”。他的名字叫邱文忠,他有着自己的一套科技育鸡经。

农挑匠心|三十年“老鸡倌儿”的科技育鸡经

邱文忠是土生土长的江夏本地人。早年的他,在朋友介绍下,进入了家禽养殖行业,他抓住“鸡”遇,养起了蛋鸡。从最开始的几千只,到如今规模化养殖6万只鸡,他用了30年时间,从一个丝毫不懂养殖技术的“小白”历练成为家禽养殖行业的行家里手。

农挑匠心|三十年“老鸡倌儿”的科技育鸡经

邱文忠:“住进了楼房,喝水,产蛋,皮带接粪,就是环保装置。”

三农记者品鉴官:“刘师傅是鸡场最快乐的人了,一天可以捡一万多个鸡蛋。”

农挑匠心|三十年“老鸡倌儿”的科技育鸡经

蛋鸡住进了三层‘小洋楼’,鸡蛋则在近50米的‘赛道’上滚动。一个一万多只鸡的鸡舍里,只需一位工人。喂料机、传送带清粪机、湿帘风机、集蛋机4种配套设施,按照蛋鸡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实现了整栋厂房的智能化养殖。

农挑匠心|三十年“老鸡倌儿”的科技育鸡经

邱文忠:“通风设施冬暖夏凉,30度左右的温度状态,就是一个大空调,里面有温度控制器,升到什么温度它自动就换气的,停电、温度过低过高整个都会报警。”

据邱文忠介绍,层叠式笼养提升了养鸡的空间利用率,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不仅能解决鸡粪处理难题,而且蛋鸡生存环境好了,产蛋率也跟着提了上去。54岁的邱文忠当了30年的鸡倌儿,他始终关注着饲养技术和设备的提高,去年,他亲自动手改良了一间蛋鸡“婴儿房”用来育雏,他改装的全阶段饲养鸡笼和规模化养殖鸡笼清粪装置,还申请了专利。

农挑匠心|三十年“老鸡倌儿”的科技育鸡经

邱文忠:“老式的设计是托盘式的,清粪比较麻烦,用我这个皮带清粪,减轻劳动力,对鸡的成长也比较好。把鸡粪变成有机肥,从这边运输过去之后,我们有一个有机肥场,直接在里面发酵,发酵之后成为有机肥。”

农挑匠心|三十年“老鸡倌儿”的科技育鸡经

不断探索养殖新技术,依靠现代化的设备,全面提升家禽养殖质量。如今,邱文忠的武汉晖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年产鸡蛋约1800万枚,鸡蛋年销售总额约1300万元。而他的标准化养殖模式,也得到技术推广示范,周边不少农户前来他的鸡场参观学习,交流经验。

农挑匠心|三十年“老鸡倌儿”的科技育鸡经

附近农户:“我有两万多只鸡,从地上平养改成了笼养,这几年相对的就是每年改一下设备,自动捡蛋,自动排风,自动除鸡粪,以前一个人只能养三四千只鸡,现在一个人可以养一万多只。”

农挑匠心手记

敢想,敢试,敢闯,敢于超越。

邱文忠用勤劳、

坚守和智慧开辟了一条

科技助农智慧养鸡的新路子。

农挑匠心|三十年“老鸡倌儿”的科技育鸡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