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越是进入倒计时,越是要加紧实战化训练

作者:中国军号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中国军号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全军新年度军事训练也拉开了序幕。从大漠戈壁到沿海一线,从雪域高原到山地密林,在大江南北座座军营,全军官兵斗志昂扬,迅速奔赴演训场。

东海之滨,某陆航旅新年度首场飞行训练拉开序幕,数十架战鹰依次升空,按战斗编组奔赴预定空域,展开低空飞行、野外场地起降、对地突击等课目训练;西北高原,新疆军区某红军团首次使用配发的新型自动步枪、手枪打响开训第一枪,组织展开轻武器操作使用、手榴弹投掷、战场救护等多种课目训练,全面检验官兵在冬季寒冷天气下的实战能力;闽南某地,第73集团军某两栖重型旅闻令而动,多兵种、多专业按战编组的纵深装甲突击群交替掩护,指挥员紧盯战场态势变化,相继模拟召唤陆航、特战等新质作战力量密切协同……昂扬的斗志、振奋的精神、磅礴的力量、血性的气息,全军上下实战化训练如一幅万里练兵图訇然展开、气势澎湃。

越是进入倒计时,越是要加紧实战化训练

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军事斗争准备。

最近几个月,“强军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系列报道引发网民关注。第78集团军某旅合成一营在陌生地域练打仗;空军航空兵某部互为条件的对抗训练达到数百架次,平均下来几乎每天都是多场厮杀......这些关于各个部队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加速战斗力生成的消息,在军迷圈引发了不少讨论,“军队的训练难度、强度前所未有”“新型作战力量训练从零开始、越抓越实”。

其实这样的新闻,在全军各个部队早就不再新鲜,从难、从严、从紧、从新出发,不怕暴露问题,不怕推倒重来,正成为练兵场上的一种常态。

“欲得强兵,必须坚甲利器,实选实练。”任何军队都希望赢得胜利,但战争终究要靠实力说话。实力怎样取得、本领从何而来?关键就是训练,军事训练是锻造实力与检验实力的关键因素。

越是进入倒计时,越是要加紧实战化训练

1950年,解放海南岛战役发起前,参战的第四十军官兵绝大多数是“旱鸭子”,刚开始海训时,大约80%的官兵在船上呕吐头晕,出海归来就像大病一场。这样的状况能否保证在渡海过后给对手一击?部队认真研究海训海战特点,采取走浪桥、转迷螺等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使官兵熟悉了海战环境,最终创造了以木帆船为主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的范例。

战争是残酷的、硬碰硬的,对军事训练的要求是严苛的、刚性的,实训还是虚训,真练还是假练,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胜负。

习主席曾鲜明提出:“军事训练抓什么?我想就是实战化。”实践充分证明,只有让训练无限接近实战,让部队在最复杂、最困难、最严峻的实战化环境中摔打磨砺,才能在下一场战争中应对自如。实战化训练抓好了,部队现代化很多方面的工作都能带动起来。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上不去,军事斗争准备就很难落到实处。

越是进入倒计时,越是要加紧实战化训练

战争千古无同局。军事训练随作战需求而生,因作战发展而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作用下,战争的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等发生重大变化,新型作战力量成为当今时代军事发展的风向标,代表着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实战化军事训练必须站在战争前沿、科技前沿,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积极适应军事竞争需要,深入推进转型建设,加快提升新质战斗力建设水平,确保在未来战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当前,距离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进入3年倒计时。无论是形势任务、蓝图规划,还是职责使命、实践要求,都不容许我们有丝毫放松懈怠。越是在这样的紧要时刻,实战化军事训练越要抓紧抓实,紧贴战争需求,把握作战特点,最大限度缩小与实战的距离,提升在复杂条件下打赢本领,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钧正平工作室·中国军号出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