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固态电池爆发将至!大规模产业化进程提速,核心环节龙头梳理

作者:乐晴行业观察

#来点儿干货#

在锂电池技术演进的道路上,将逐步减少对液态电解质的依赖,从混合固液电池逐步演进到完全无液体的全固态电池。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些海外知名企业,如丰田、本田、现代、奔驰和三星等,已经重点投资于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并计划在2025至2030年间量产搭载这类电池的车型。

固态电池爆发将至!大规模产业化进程提速,核心环节龙头梳理

与此同时,国内的上汽和蔚来等厂商有望在2024年开始批量生产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而长安和广汽等也计划在2025至2026年间推出相关产品。

搭载82kWh半固态电池包的岚图“追光”已正式量产下线。此外,搭载90kWh半固态电池的赛力斯SERES 5纯电版车型也于去年进军欧洲市场。

作为电池的理想形态,固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的显著优势,因此应用前景广阔。

全固态电池图示:

固态电池爆发将至!大规模产业化进程提速,核心环节龙头梳理

资料来源:丰田官网

关注乐晴行业观察,洞悉产业格局!

固态电池行业概览

锂电池根据电解液液体含量的不同,可以分为液态、固态混合态和全固态三大类。

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液态锂离子电池类似,其主要区别在于将液态电池中的电解液和隔膜替换为固态电解质,从而实现少用或不用隔膜及电解液。

固态电池和锂电池对比图示:

固态电池爆发将至!大规模产业化进程提速,核心环节龙头梳理

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能够显著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因此被视为电池技术的长期发展方向。

固态电解质与高比容量的正负极材料高度兼容,这为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提供了巨大潜力。相比之下,液态电池的能量密度通常可达到250Wh/kg以上,而半固态电池则能进一步提升至350Wh/kg以上。更进一步,准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可实现400Wh/kg的飞跃,而全固态电池更是有望突破500Wh/kg的极限。

在全固态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无需进行注液步骤。相反,它是通过加热压缩等方式将正极、负极和固态电解质膜紧密结合在一起,确保它们之间有良好的机械接触。然而,对于半固态电池而言,生产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液步骤来添加电解液和固态电解质,以实现其特定的性能要求。

固态电池爆发将至!大规模产业化进程提速,核心环节龙头梳理

目前全固态电池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技术难度较高,相关产品仍存在寿命短、倍率性能差等问题。固态电池的基础研究与应用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在低温性能、成本控制以及规模化量产的装备突破等方面仍有待解决的问题。

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期的产品,在设备兼容性、成本控制、技术实现以及性能表现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可能会率先实现批量商业化应用。

目前,固态电池主要采用的固体电解质可以分为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三大类。然而,在技术路线上,这三类固态电解质仍存在不少争议和讨论。

固态电池爆发将至!大规模产业化进程提速,核心环节龙头梳理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作为率先实现应用的一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电导率低、电化学窗口窄以及能量密度低等不足之处。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则由于其质地较硬和界面阻抗大等问题,目前只能在薄膜电池、高温以及小电流条件下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在电导率方面表现出色,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然而,它也面临着对湿度极其敏感、电化学窗口窄导致正负极界面不稳定以及固相传质等难题的挑战。

在材料方面,为了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正极将采用超高镍三元或富锂锰基等高能量密度材料,而负极则有望采用硅材料或锂金属负极。同时,高导电性的碳纳米管的用量也有望进一步增加,以提升电池的整体性能。

固态电池爆发将至!大规模产业化进程提速,核心环节龙头梳理

固态电池市场竞争格局和龙头梳理

当前,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持续加速。当前主流厂商已经以半固态或准固态的形式涉足这一领域,旨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为固态电池技术的全面应用进行储备。

2023年已有部分半固态电池产品发布并装车亮相,当前,半固态电池正处于量产的关键节点。

从企业布局来看,电解质领域已经涌现出一批领先企业,如天目先导、清陶能源、赣锋锂业和贝特瑞等。同时,正负极材料的传统龙头企业如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璞泰来和贝特瑞等也在加速布局固态电池领域,以抢占市场先机。

预计2024年,半固态电池有望在新能源车市场实现批量应用。这一进展将为新能源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在电池领域,不仅传统优势的锂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和中创新航等积极参与固态电池的研发和生产,新兴企业如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和辉能科技等也在长期深耕固态电池技术,并积极推动产品的量产。

此外,固态电池上下游布局厂商众包括,还包括金龙羽、上海洗霸、德福科技、瑞泰新材、德尔股份、东方锆业、三祥新材、赣锋锂业等。#锂电池##固态电池##新能源汽车##文章首发挑战赛##电池##新能源汽车##财经#

固态电池爆发将至!大规模产业化进程提速,核心环节龙头梳理

结语

固态电池有望成为电池的终极形态,这不仅是因为其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寿命方面的显著优势,更是因为其符合未来电池技术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从安全性角度来看,固态电池采用了固态电解质替代了传统的液态电解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池漏液、起火等安全隐患。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电池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整体安全性能。

此外,固态电池的寿命也相对更长。由于其内部没有漏液问题,且电解质不易老化,因此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有望远超传统液态电池。这将有助于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维护成本,提高其整体经济效益。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电池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固态电池作为一种具有显著优势的新型电池技术,其发展前景备受关注,未来固态电池的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

关注乐晴行业观察,洞悉产业格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