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体育,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作者:懒熊体育

这一次,我们将把目光汇聚到大湾区。

2025年11月,第十五届全运会将在大湾区举行。虽然在中国体育产业的版图中,全运会并不像职业联赛或者商业赛事那样,汇聚起各种关注和资源,但它却是中国体育最核心的驱动力量之一。

这背后更重要的是,从2021年的东京奥运到2023年的杭州亚运,为期两年多的“超级体育周期”让北京成为了“双奥之城”,杭州借助亚运走向亚洲,甚至村BA、村超也成为了贵州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区文化展示。几年中,“城市更新+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中国各地区争相拥抱的一种“名片组合”,曾经有些口号性质的设想,正在大江南北落地生根。

在中国体育正完成新一代体育明星积累的当下,全运会去到大湾区,尤其是第一次落地香港、澳门这样的文娱和会展之都,体育必将成为大湾区面向亚洲、乃至世界的迎客之礼;而向内,体育也有望成为大湾区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一条“鲶鱼”。

中国体育,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建设中的香港启德体育园,将成为下届全运会比赛场馆。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其中,“粤港澳三地要共同发展体育及体育相关产业,举办国际和区域性体育赛事”,则是令人兴奋的明确信号。

澳门特区政府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将建设“体育之城”视为发展方向之一。行政长官贺一诚称,特区政府正着手在做体育产业的顶层设计,希望让体育界、文艺界,尤其是休闲企业产业了解发展非博彩元素应努力的方向。

不仅如此,相关政策也在陆续跟进。2023年11月13日,澳门发布《文化体育及其他产业优秀人才计划》及《文化体育及其他产业高级专业人才计划》,正式在文体行业启动大规模人才引进。

过去几年,国际体育产业风云变幻,沙特、美国资本重注体育,国际体育产业正处于新一个升值周期。与此同时,作为价值洼地的亚洲的体育市场,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会具有强大的成长性和可塑性。因此,大湾区将再次承担起连接世界的重任,成为中国体育“去塞求通”的重要窗口。

在这种大背景下,2024年2月底,第一届“大湾区国际体育商业峰会”将在澳门举行,当政策、资金、人才在此汇聚,我们将从大湾区起航,一起用体育连接世界。

中国体育进入“大湾区时间”

在中国体育融入世界、国际体育探索中国的过程中,大湾区总是能成为破冰的通道。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积极重返各大国际体育组织,爱国港商霍英东前后奔走——直至北京申办奥运会,他还通过在国际奥委会的关系网,在幕后为两次申奥打下坚实基础。

而进入新世纪,无数国际体育IP寻求进入中国市场,也都把大湾区当做“试点”。如今全民皆知的UFC,正是在2012至2014年,通过连续三年在澳门举办中国赛,成功放大了中国观众对于综合格斗的热情。随后,UFC登陆上海和北京,进而打造出张伟丽、李景亮等国际体育巨星。

中国体育,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2012年,第一场UFC中国赛在澳门举行。

通过大湾区,中国与世界的体育和商业已经多次联通,如今,中国的体育产业即将真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香港特首李家超在2022年上任后的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出,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将制定为期十年的体育康乐设施发展蓝图,分期建设约30个体育中心、游泳池、运动场、公园等多元化设施,“我们还将加大支持力度,强化香港作为世界大型体育赛事中心的地位。”香港计划每年至少举办10场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共吸引超35万人参加。

此外,澳门特区政府今年11月正式公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下称《规划》),提出“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即做优做精做强综合旅游休闲业,推动中医药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等四大重点产业板块发展,文体未来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5%。

在大湾区这个全国最受瞩目的经济发展枢纽地,广州、深圳早已是亚运会、大运会的东道主,而在金融、演艺之都的标签下,香港和澳门正在将体育作为发展的新动能。

香港体育最早被人熟知或许是因为赛马,但如今,香港已经在迎来“体育盛事化”阶段。

早在2008年,香港就承办了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项目;广州亚运会后,香港赛马会也在广州市从化区建立了从化马场,后者成为内地首个国际认可的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

虽然疫情一度影响了香港赛马的产业规模,但在进一步挖掘内地市场后,香港赛马会在2022-23年度总投注额已经达到3048亿元,得以回馈社会359亿元,两者均创历史新高,巩固了香港体育的一大支柱。

中国体育,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2023香港国际赛马赛事

而在全运会的大背景下,香港正在以场馆为支点,推动香港大众体育和精英体育的发展。其中,预算319亿港元的启德体育园,以超国家体育场“鸟巢”十倍多的造价,成为全亚洲、乃至世界的焦点项目,港府对其的定位是“既能满足大众日常使用、又能举办国际大型赛事的多用途超大型体育设施”。对体育大规模的投资,既体现了香港的大众健身底蕴,也承载了外界对香港未来“体育盛事”的想象。

同样,澳门体育也有“单项带动全局”的特点,“体育+旅游”则进一步增大了澳门体育产业的想象空间。

体育赛事方面,1954年开始举办的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至今已成功举办70届,并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受认可的街道赛事之一。如今,澳门国际帆船赛、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冠军赛澳门站(WTT澳门冠军赛)、澳门国际龙舟赛、澳门高尔夫球公开赛、澳门国际马拉松赛等活动,也正充实着澳门的赛事日历。

在大湾区“体育之城”的愿景下,我们希望把澳门作为用体育沟通世界的窗口,在澳门,迎世界。

转型中的澳门,“体育之城”的新方向

在过去,博彩显然是澳门最显眼的标签,自从1847年博彩在澳门合法化以来,博彩行业占澳门GDP的比例一度超过7成。为了优化产业格局,澳门特区政府在2023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提出,将采取“1+4”适度多元发展新策略,并设立博彩业占本地生产总值40%、四大产业各占15%的发展目标。

要实现文体产业达到15%GDP占比的宏伟目标,澳门没有拘泥于传统的体育赛事形态,而是率先开始了对虚拟体育等形态的的探索。

不同于传统的、将职业体育和体育消费一分为二的产业类型,大湾区可能是中国最有体育娱乐基因的“试验田”。在今年的格兰披治大赛车中,这样的转变已经可以看到端倪。

除了赛事本身,澳门旅游局还打造了“澳门大赛车博物馆藏影︰70传奇”光雕表演、VR虚拟实境体验项目VR 360°看赛车、世界顶尖车队“Oracle RedBull Racing”特展等系列活动,让“赛车月”的氛围得以长期延续。得益于在会展行业的长期积累,澳门在体育文化产品打造方面,确实有着其他城市难以拥有的基础。

此外,在备受瞩目的电子竞技领域,澳门也在扮演更重要的角色。2023年6月,亚奥理事会和亚洲电子体育联合会共同发起的亚洲电子体育官方赛事“亚运征途”在澳门举行。电竞“登堂入室”的前站落户澳门,足以显示澳门对这一新兴项目的投入力度。

中国体育,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当然,让澳门和大湾区如此特殊的,还有当地对全新消费形式的包容和拥抱态度。2023年12月初,首届亚洲球星卡及体育藏品展在澳门举行,澳门贸促局主席余雨生表示:“体育产业不单只是举办赛事,还涉及很多周边产品和新业态。希望不断推动新的体育界产品加入,既能拓展会展洽商机遇,也可丰富旅游项目”。

在《规划》中,澳门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甚至专门包括“延伸体育赛事内容及周边活动,打造多元体育产品,特别是鼓励业界针对青少年及亲子市场,设计更多元丰富的体育培训产品;加强体育盛事活动与文创产业联动,提供平台予本澳文化创意业界构思、设计、展示和销售相关体育文创产品。”

积极探索体育产品的新形势、拥抱年轻人,可能是澳门体育产业被看好的核心原因之一。再加上大湾区对于海外资本的便利政策、广东省内众多有实力的体育相关公司,澳门有望承载着各方期待,成为东亚乃至世界体育产业交流的重镇。

邀领袖汇聚澳门,用体育连接世界

乘着政策之风、体育之势,我们将在澳门共议中外体育商业的诸多可能性。“大湾区国际体育商业峰会”就此应运而生,全球知名的Leaders体育商业峰会,将全程为本届峰会提供战略支持,一起接待全球嘉宾。

在澳门和大湾区打开怀抱迎世界的节点,我们期待在体育政策、职业体育、Z世代消费者、体育营销、运动品牌等领域,与中外体育商业精英深度探讨。

体育是国际化的行业,对于中国体育而言,可能也只有充分融入在世界体育的交流中,我们才能实现对行业光明的期望。2024年2月23-24日,Let's connect the world through sports!

中国体育,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中国体育,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中国体育,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中国体育,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中国体育,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中国体育,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中国体育,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中国体育,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中国体育,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中国体育,正进入大湾区时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