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断头王后》:太过放纵的人生,就是一场灾难

作者:破局者Breaker

#头条创作挑战赛#

法国历史上有一位被世人熟知的悲情王后:

她是奥地利女皇玛利亚·特蕾西亚视若珍宝的小公主;

她也是陷于“法国大革命”洪流的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风华绝代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

她生于皇室、嫁于皇室,前半生风光无限,她以为这是命运对她最慷慨的馈赠。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她那时太年轻,不知道命运所有的馈赠,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这句脍炙人口的金句,也是玛丽王后一生的写照。

她从娇憨顽皮的公主,到青涩懵懂的太子妃,再到放纵奢靡的艳后,最后被愤怒的民众送上断头台。

她的一生,让无数人在掩卷嗟叹之余,获得醍醐灌顶般的警醒:

原来,毫无节制的放纵,就是人生最大的灾难。

《断头王后》:太过放纵的人生,就是一场灾难

1755年,法国和奥地利经过多年厮杀,都迫切希望结束战争、成立同盟。

而当时最稳固的政治同盟,莫过于两国联姻。

就这样,奥地利女皇最宠爱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被指定和法国国王的孙子路易十六缔结姻缘。

作为奥法两国的“团宠”,玛丽公主得到了毫无底线的溺爱。

父亲想着女儿以后要遵循法国礼法,就干脆废弃了奥地利的宫廷礼节,让玛丽每天都在皇宫的花园里疯玩嬉闹。

女皇日理万机,也疏于管教玛丽。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这个未来的法国王后已经芳龄十三,还不会正确书写德文和法文,甚至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和一般教养也不具备,她不禁大惊失色。

《断头王后》:太过放纵的人生,就是一场灾难

大婚日期越来越近,女皇请来全国各领域顶尖的老师,分别教授玛丽文化、艺术和礼仪知识。

法国王室还亲自委派了一名神父充当公主的导师。

女皇以为动用这样顶级的教育团队来恶补,女儿肯定能快速获得一个王后应有的学识和教养。

却不知道,经过十几年的“散养”,玛丽的性格已经被深深烙印上“懒散轻率、讨厌思考”的致命缺陷。

她玩心特别重,根本无法专注于一件事;

她总爱丢三落四,讨厌思考一切严肃的问题。

公主的现状让女皇极度惶恐,因为她最清楚,一顶王冠到底要承载多少重量和责任。

临别时,女皇给了女儿一份详尽的举止守则,并让公主发誓,每月都要认真把守则通读一遍。

然而,顽皮散漫的玛丽一踏上法国,就把女皇的谆谆教诲和良苦用心,抛到九霄云外。

她讨厌被束缚,女皇规定的每天2小时读书时间,常常被她以闲聊取代。

《断头王后》:太过放纵的人生,就是一场灾难

几年后,由太子妃晋升为王后的玛丽,更加肆无忌惮地摆脱了学习和礼仪的束缚。

在“辛苦学习”和“安逸玩耍”之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安逸。

却不知道正是这致命的选择,让自己才疏学浅,脑袋空空。

缺乏眼界的她根本无法预判,心无城府的自己置身于波诡云谲的宫廷之中,会陷入怎样激烈的内斗。

她就像一只小白兔走进了猛兽四伏的森林,浑然不觉自己已身处险境。

俗话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当一个人身处风口浪尖,却根本不懂得谋略算计,就注定是一场争斗的献祭。

当一个人身居人间高位,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智慧,就早已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断头王后》:太过放纵的人生,就是一场灾难

如果新晋国王路易十六果敢强势、励精图治,那18世纪的法国历史必定是另一番模样。

但这位喜欢制锁的君王却性格羸弱,政治悟性特别迟钝。

不但如此,路易十六在新婚后的7年里,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重大缺陷:性无能。

这让原本就懦弱的路易十六,在自卑和愧疚中,对玛丽·安托瓦内特更加言听计从。

王后也因此丢弃了对国王最基本的敬畏,变得愈发我行我素。

夫妻生活不和谐带来的巨大空虚,让她不停地追逐着一切可以刺激感官的享乐。

在吃穿用度上,她的奢靡让无数人咋舌。

她每个季度要定制12套正式礼服,12套晚礼服,12套普通礼服,每年还要新添100多套衣服,每天穿搭绝不能重复。

发型师每天要为她梳各式发型:

高高的发髻上,不但有水果、花园,还有房屋、船只图案,并用昂贵的鸵鸟羽毛装饰。

珠宝首饰也是王后的最爱,她花25万利弗尔买一个手镯,连眼都不眨一下。

巨额的花销渐渐让王后不堪重负,在周围人的教唆下,她迷恋上了赌博。

《断头王后》:太过放纵的人生,就是一场灾难

后来,玛丽王后又爱上了假面舞会。

带上面具后,她长期被压抑的蓬勃荷尔蒙仿佛找到了巨大出口;

她一次次沉溺于和各个贵族青年的暧昧氛围中而不自知。

一时间,宫中流言四起——国王懦弱、王后放纵,王室无子嗣。

这也让争夺王位毫无希望的国王的兄弟们,萌生了强烈的野心。

特蕾西亚女皇一下就洞察了女儿的巨大危机,急忙安排儿子访问法国,一半建议、一半督促路易十六紧急接受男科手术。

这次干预非常成功,不久后,玛丽王后就接连生下了公主和王子,给自己的王后宝座增添了最坚实的筹码。

刚生下公主和王子的几年里,玛丽王后变得沉静稳重,一切都似乎步入正轨。

可是几年后,她开始变本加厉。

为了不受任何约束的纵情享乐,玛丽王后让国王把一处小型行宫“特丽雅侬”赐予自己。

在这里,她摆脱了宫廷所有的礼仪束缚,夜夜笙歌、纵情玩乐。

后来,王后干脆就不再回凡尔赛宫,直接住在了这方无拘无束的天地里。

《断头王后》:太过放纵的人生,就是一场灾难

而与王后骄奢淫逸的生活相对应的,是当时无数的法国人民正处于贫困和饥饿之中。

许多家庭都家徒四壁,有的甚至连一个庇身之所都没有。

而养尊处优的王后,却从来没有试图了解这个国家臣民的所有苦难。

巨大的阶级矛盾,让无数平民对路易十六的窝囊失望透顶,对玛丽王后的奢靡万分愤怒。

我们常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沉迷于自己一方小天地的玛丽王后浑然不觉,自己以为固若金汤的波旁王朝,早已处于风雨飘摇的边缘。

《断头王后》:太过放纵的人生,就是一场灾难

纵情享乐的玛丽王后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别有用心之人。

这些人为了获得不菲的好处,想尽一切办法讨王后欢心,而从不给她提出任何有益的建议。

只要能成为王后的“好友”,名利、地位、金钱就能滚滚而来。

这也让宫廷中受到冷落和排挤的各方势力,对她产生了巨大的仇恨。

国王的三位姑妈,四处搜集王后挥霍放纵的证据,并添油加醋,杜撰大量莫须有的“小黄文”,做成无数本小册子,在宫里宫外四处传播。

被王后拒绝授予海军元帅的奥里昂公爵,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受到英国民主思想和美国独立战争思潮影响的平民阶层,他们枕戈待旦,蓄势待发。

国王的亲弟弟,普罗旺斯伯爵在国王无子嗣的7年里,一直妄想着“弟继兄位”,没想到王后接连生下两男两女,这位御弟也在满心嫉妒中,时刻等待时机扳倒国王。

1789年7月14日,在各方势力的推动下,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了。

路易十六虽然被讨伐为无能,当还是进行过一些改革,还支援过美国独立战争。

所以,革命派便把所有矛头指向王后,把一切脏水都泼在她的头上。

《断头王后》:太过放纵的人生,就是一场灾难

巴士底狱被攻陷后,愤怒的民众一路呐喊着攻进王后的寝宫。

当看到被杀害的近卫军头颅在长矛尖刀上鲜血淋漓,玛丽王后才在巨大的恐惧中猛然惊醒。

这个一向慵懒成性、贪图享乐的王后,开始奋起反抗。

国王迟钝、逆来顺受,她就挺身而出,变得格外勤奋好学。

她接见来宾,制定计划,向外国发出呼吁,谋求外援;

为了传递绝密信息,她甚至学会了使用密码传书。

她想方设法麻痹敌人,千方百计想要夺回丈夫和儿子即将被罢黜的权力。

可是这一切挣扎,在排山倒海的大革命面前,都是徒劳。

多年来疏于学习和自我精进,导致王后的智慧和谋略完全不足以应付当下的绝境。

他们密谋出逃的计划失败,国王和王后被愤怒的民众囚禁在监狱。

不久之后,国王被废黜,随后又被处以死刑。

王后带着两个孩子,被关进暗无天日的死牢。

《断头王后》:太过放纵的人生,就是一场灾难

直到此刻,王后才猛然回想起母亲多年来的规劝和告诫,她忍不住喟然长叹:

“只有在不幸之中,你才知道,你是谁。”

她自知已无生还的希望,便决定带着皇族最后的尊严和骄傲从容赴死。

当刽子手手起刀落,玛丽王后身首异处,也宣告着一个封建王朝落下帷幕。

《断头王后》:太过放纵的人生,就是一场灾难

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生,让人无限唏嘘。

如果她年幼时发奋学习、不断进取,也许就有足够的智慧抵御危机;

如果她大婚后心系民众、举贤荐能,就不至于陷入放纵享乐的泥潭。

其实反观我们自己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小时候我们逃避读书学习,长大后我们半生平庸卑微;

年轻时我们天天透支身体,年老时我们常常一身病痛。

古人说:“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

那些年轻时贪图的安逸,终究要在未来的某一天加倍偿还。

那些无知时过度的纵欲,终究会让身体付出最沉重的代价。

太过放纵的人生,就是一场最大的灾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