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大“屠夫“:3年赚11亿,建238套别墅送乡亲,如今死也不敢回家

1977年,高考的消息就像春风吹遍大江南北,17岁的陈生坐在湛江家中的小木桌前,手持课本,眼中闪烁着亮光。

他深知,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大好机会。

北大“屠夫“:3年赚11亿,建238套别墅送乡亲,如今死也不敢回家

陈生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小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支撑起这个家。但陈生从不气馁和抱怨,他勤奋好学,成绩常年名列前茅。

老师和村里人都说,陈生是个读书的料,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如今高考来了,陈生更是夜以继日地学习,他这样一个贫寒农家子弟,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光宗耀祖。

他时刻警醒自己不能有丝毫懈怠。终于,在1980年,陈生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大中文系,成为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个北大学子,实现了他和母亲的北大梦。

北大“屠夫“:3年赚11亿,建238套别墅送乡亲,如今死也不敢回家

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陈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看到母亲脸上也首次露出喜悦的笑容,难掩骄傲之情。

本村的父老乡亲听说这个喜讯也十分兴奋,纷纷前来祝贺。大家都说,陈生是村里的骄傲,将来一定会成为大器。

毕业前夕,陈生一度为学费发愁。但热心的乡亲们自发进行了捐助,这让陈生倍感暖心,也坚定了他回报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

他默默发誓,等自己成才后一定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北大“屠夫“:3年赚11亿,建238套别墅送乡亲,如今死也不敢回家

1984年,陈生顺利从北大毕业,本可选择安稳的工作,过上清闲的生活。但他决定辞去铁饭碗,孤注一掷到商海中闯荡。

刚开始,陈生连创业的资金都困难。但他没有气馁,而是打点齐全,谨慎尝试小额创业。白天,他沿街叫卖自制的小食;晚上,他则帮人洗衣赚外快。

经过努力,陈生终于在1990年代积累了第一桶金。

随后,他陆续涉足了零售、批发、进出口贸易等行业,靠着灵活的商业头脑,业绩蒸蒸日上。1997年,陈生敏锐地判断出饮品市场前景广阔,毅然投入巨资,创立了“天地壹号”醋酸饮品。

北大“屠夫“:3年赚11亿,建238套别墅送乡亲,如今死也不敢回家

这一决定直接命中消费者口味,获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陈生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安于现状。每当事业稳步发展之时,他都在寻找下一个蓝海,勇于接受新的挑战。

在陈生心中,创业就像海洋一般广阔无垠,他期待着越来越远的航行。

2003年,陈生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一则消息,原来北大学弟陆步轩进入了养殖业,开始经营生猪养殖。这给了陈生启发。

陈生与陆步轩同为北大校友,但陆步轩曾在高考中落榜,后来再战高考才如愿进入北大。外界对学弟选择养猪都颇有微词,认为“才子沦为养猪佬”。

北大“屠夫“:3年赚11亿,建238套别墅送乡亲,如今死也不敢回家

但陈生并不看轻陆步轩,他欣赏学弟的创业精神和胆识。

受到启发,陈生也萌生了进入养殖业的念头。他认为,养殖业发展前景广阔,自己有实力将“养猪”做专业化、品牌化。

于是,陈生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养鸡场,还聘请专家指导。可惜好景不长,禽流感让鸡场全军覆没,陈生只能看着事业化为乌有,这让他 沮丧。

就在这时,陆步轩再次出现,并给出建议:不如联手打造养猪品牌。陈生欣然接受。2007年,两人创立了“壹号土猪”,将产业链延伸到加工环节。

北大“屠夫“:3年赚11亿,建238套别墅送乡亲,如今死也不敢回家

凭借共同努力,品牌很快打开市场,销量猛增,公司也成功上市。两位北大才子联手创业,成就出人意料,也反驳了“读书无用”的成见。

2011年,事业达到巅峰的陈生决定要回馈家乡。他在老家官湖村投资3亿元,建造了258套宽敞明亮的别墅,准备无偿赠送给乡亲们。

本想这次回报会获得村民的感激,没想到分房时,部分人开始提出无理要求,想多要几套房子。还有人明知房屋为公共资源,却以占用自己地皮为由要挟索赔。

见话不投机,这些村民甚至集体示威,砸坏新盖好的别墅玻璃,行为激进。陈生万万没有想到,昔日勤劳朴实的乡邻今非昔比,竟为个人利益置公义于不顾。

北大“屠夫“:3年赚11亿,建238套别墅送乡亲,如今死也不敢回家

这件事让慷慨的陈生寒心难忍,他颓然地意识到,经济发展不能忽视道德教育。也许当初村里人的雪中送炭是出于同情,而今助人为乐的善举竟成了利益输送。

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2018年,别墅问题终于解决,但陈生和村民的关系已破裂。他再也不想回这个让他心灰意冷的地方。人心变了,江山依旧,但故乡的模样已让陈生感到陌生。

陈生被外界称为“北大屠夫”,这其中有着对其创业历程的揶揄,但也包含了对才华的肯定。

北大“屠夫“:3年赚11亿,建238套别墅送乡亲,如今死也不敢回家

80年代创业,90年代坐上饮品企业掌门人,到2000年代和学弟成功创立知名猪肉品牌,陈生的成功故事本属于值得赞扬的个人奋斗史。

然而,他勤勤恳恳回馈家乡却饱受白眼,这说明功成名就的背后,还存在着人心复杂的阴影。

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陈生从北大走入商场,谁知他内心的跌宕起伏?成功时集祝福,失败时又孤身一人。他对家乡满怀美好期许,认为经济富裕必带来精神风貌的提高,这是一厢情愿。

村民砸窗事件让他痛定思痛,原来回报不一定被感激,好心也可能办坏事。

北大“屠夫“:3年赚11亿,建238套别墅送乡亲,如今死也不敢回家

这件事反映的核心不是个人得失,而是时代变迁中人心的困境。经济发展速度超过道德建设,部分人只看重物质而非内涵。

我们既要提倡助人为乐的美德,也要防止功利主义心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经济建设与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

北大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代表着北大人开拓进取的精神与爱国奉献的情怀。陈生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他不满足于一般人的平凡生活,选择下海创业,在商界开疆扩土,取得骄人的成就。取得成功后,陈生也没有安逸享乐,而是怀着回报家乡的初心,殚精竭虑地投资建设,想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北大“屠夫“:3年赚11亿,建238套别墅送乡亲,如今死也不敢回家

虽然他的好意没能获得期待的回报,但这不能动摇陈生的奉献之心。面对村民的误解,他没有选择绝情离去,而是继续以大家姐姐的胸怀感化群众,引导他们走上富裕道路。

陈生不计前嫌,继续回馈家乡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北大人乐于奉献的气节。让我们向陈生学习,不忘回报社会,用爱心感染他人,以北大人的担当引领万众。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点亮人心,变迁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