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听!文物在说话|汉代玉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玉”见 · 透雕双龙白玉璧

作者: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2023冬季游河北##燕赵腔调点亮“北方戏窝子”#

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玉器不仅具有温润莹泽的美感,更有多种寓意。在河北博物院,就有一件珍贵的玉璧,玉质晶莹,造型生动,是汉代玉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戳视频↓↓↓让我们一起听听这枚玉璧的故事。

视频加载中...

世间有人崇金,有人尚银,还有人独爱玉。据说“宝”是“玉”和“家”的合字,家中有玉才是宝,我就更不一样了,咱可是国宝。

听!文物在说话|汉代玉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玉”见 · 透雕双龙白玉璧

大家好,我是一枚来自西汉的古玉璧,大名是透雕双龙白玉璧,年龄嘛,按照你们人类的算法,至少已经2000多岁了。我身高25.9厘米,肚子有点圆,直径13.4厘米。通身晶莹洁白,身上的“肌肉”线条简洁有力。

听!文物在说话|汉代玉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玉”见 · 透雕双龙白玉璧
听!文物在说话|汉代玉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玉”见 · 透雕双龙白玉璧
听!文物在说话|汉代玉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玉”见 · 透雕双龙白玉璧

我的“发型”是汉代流行的卷云纹。“肩”上扛着一对矫健威严的夔龙,夔龙昂首挺胸,尾部高翘,跃而欲飞。咦?你问我夔龙是什么?这么说吧,它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拥有龙头、鹿角、鱼身、虎爪,是一种掌管战争和护卫皇家的神兽。它的出现,代表祈求祥瑞和吉祥。我的“肚皮”两面琢刻着细密的谷纹,“天生万物,独厚五谷”,古人重农桑,将谷纹刻于玉璧之上,寄予了希望五谷丰登、天下富饶的寓意。

听!文物在说话|汉代玉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玉”见 · 透雕双龙白玉璧
听!文物在说话|汉代玉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玉”见 · 透雕双龙白玉璧
听!文物在说话|汉代玉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玉”见 · 透雕双龙白玉璧

在玉器的圈子混久了,耳朵里都是故事。我的主人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胜,也就是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兄弟,史称中山靖王。如果你还觉得陌生,容我再提供一个信息,大陆第一次出土的金缕玉衣就是刘胜和刘胜夫人窦绾的。在此之前,金缕玉衣只是史书上有记载,世人却未曾得见。史料中说刘胜好饮酒,生活奢靡,但也有人说,他是为了让皇帝放心、故意装成一副只顾享受、无心权力的样子。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如今和我一起在河北博物院安家的海量藏品,是滔滔历史长河留下的沉淀,是一段段往事的见证,虽然静默无言,却各话沧桑变迁。

听!文物在说话|汉代玉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玉”见 · 透雕双龙白玉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