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明节女学生穿和服逛烈士陵园拍照,惹怒大妈:你们不是中国人!

作者:西姐聊天下

前言

抬头望,墓碑林立,这里是烈士陵园。每逢清明,人们怀揣哀思前来凭吊,以示对逝去英烈的缅怀与尊重。

清明节女学生穿和服逛烈士陵园拍照,惹怒大妈:你们不是中国人!

然而今年的清明,这座烈士陵园内竟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几名女大学生竟穿着日式和服,在烈士墓前随意拍照。

事件始末

当日,这几名年轻女学生身着日式和服,手持纸扇,脚踩木屐,游走在烈士墓碑之间。她们有说有笑,时不时举起手机自拍,还让身后几个男生为她们拍照记录。

清明节女学生穿和服逛烈士陵园拍照,惹怒大妈:你们不是中国人!

这一行为立刻招来一位中年妇女的警告。这位大妈目睹女学生们的举动后激动地走上前,她语重心长地对女学生们说:“女孩们,你们怎么能穿着和服在烈士陵园拍照玩耍呢?这是对逝去烈士的不敬!”谁知女学生不仅置若罔闻,还反唇相讥问大妈“我穿和服关你什么事”“哪条法律说不能穿”。

清明节女学生穿和服逛烈士陵园拍照,惹怒大妈:你们不是中国人!

两边争执之际,引来其他路人围观。

问题反思

这几名女大学生的所作所为,充分体现了她们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漠视与无知。和服,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也刺痛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伤痛。

清明节女学生穿和服逛烈士陵园拍照,惹怒大妈:你们不是中国人!

女学生们竟然穿着它在烈士陵园嬉笑打闹、张扬自拍,这无疑是对烈士最深的亵渎与践踏。更让人感到失望的是,当大妈对她们行为的不当提出批评时,她们不仅毫无悔改之意,还以“穿着自由”为由,反唇相讥大妈“别管闲事”“道德绑架”。

这充分暴露出,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必备的历史认同,背离了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

局限反思

回溯这几名女大学生的所作所为,我们不应只单纯责怪她们,而要反思这其中的更深层次原因——这既源于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疏忽,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在传承民族精神方面的局限。

清明节女学生穿和服逛烈士陵园拍照,惹怒大妈:你们不是中国人!

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历史课被压缩,思想道德教育被边缘化,导致不少青年对中华民族的历史缺乏足够的认知,这成为他们在重大历史认同问题上观点模糊的土壤。

另一方面,主流媒体淡化了对中国历史和爱国主义价值的宣传,导致青年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认同感不强。

清明节女学生穿和服逛烈士陵园拍照,惹怒大妈:你们不是中国人!

作为社会,我们必须反思民族精神教育的局限和不足,从加强德育和历史教育做起,营造起全社会崇尚爱国、传承民族精神的浓厚氛围,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我们的责任

面对部分青年在历史认同和民族情感上出现的偏差,我们每个人都要自问与反思—我们是否也为此负有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都应当承担起传承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

清明节女学生穿和服逛烈士陵园拍照,惹怒大妈:你们不是中国人!

第一,家庭要从娃娃抓起,谆谆教导孩子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让孩子从小建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第二,学校不能只讲知识,还要讲民族精神,通过生动的历史教育唤醒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荣誉感。

第三,媒体要发挥正面导向作用,运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国历史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第四,社会各界要形成合力,建立健全法规和道德规范,推动全民级的民族精神教育,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清明节女学生穿和服逛烈士陵园拍照,惹怒大妈:你们不是中国人!

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以实际行动传承历史,守护民族精神。

结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事件中的得与失都是我们行动的导向。面对个别青年在历史认同上的偏差,让我们不只是怒斥责骂,而要通过真正的实际行动来引导和启迪。

清明节女学生穿和服逛烈士陵园拍照,惹怒大妈:你们不是中国人!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承担起作为社会一份子的责任,用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民族精神。让我们坚定历史自信,传扬爱国精神,以饱满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认同感培育后生。

只有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承担起历史传承者的身份,自觉传播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未来才能广袤无垠。历史的台风雨过后,彩虹定会再现,中华民族必将再创辉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