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作者:小风谈史

文 | 小风谈史

编辑 | 小风谈史

在咱们印象里,似乎“默认”了古人用银子结账的方式。尤其是当大侠酒足饭饱之后大手一挥留下银子的姿势,更是引起了无数人的向往。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潇洒快意人生的态度,也是让人啧啧称奇。

可事实上在对侠客生活的向往之下,还存在着一个小小的疑问:“为什么在用银子结账时,店小二看都不看就直接弯腰感谢呢?他就不怕有人吃霸王餐或者故意给少吗?”

一、货币的“大能量”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事实上在一开始最原始社会时中,也并没有货币的概念。

当时为了交换物品,人们采用了以物易物的方式,而最早使用的自然货币就是贝壳。人们将贝壳串成链子,用作交换媒介以此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后来随着朝代的兴起,大陆封建社会的商业开始繁荣发展,人们逐渐开始使用以铜和铁铸造的人工货币。

这些铜币主要是方孔圆形,以方孔区别于贝壳。

可以说正是铜币的出现为交易活动提供了便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但遗憾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诸侯国之间的割据状况,也导致“货币通行不便”的现象产生。

当时因为政权问题,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货币。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外形和重量各不相同,这些差别对于诸侯国之间的贸易交流也都造成了一定限制。

除了日常货币,在当时的社会中,贵族和达官显贵也会通过赏赐黄金和珠宝来彰显自身的社会地位。

至于最终货币的统一,就不得不提一个“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秦始皇”了。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始皇在一统六国后,为了维护自己更好的统治,他开始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命令。

为此其下令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的“秦半两”,以加强国家的统一性。正是这一朝代统一的货币,最终使商品交换变得更加便利,也侧面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在此之后,货币作为交换的结算金额开始不断发展着,并在最终形成了咱们现在的人民币。

但跟现在咱们交换的网络结算不同,古人给钱的方式要复杂的多。

光是换算成同等价格,都是麻烦十足。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算个账要这么麻烦,电视上为什么还会出现随便扔下银子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的画面?

难不成真是艺术脱离了现实,开始了凭空想象?

二、碎银子的“讲究”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实话实说,在大陆的历史长河中,金银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对象之一。

但实际上尽管这些珍贵金属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但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并不常见。

特别是在古代社会,普通人很少有机会接触贵金属,大多数人通常会选择使用更为实用的铜钱作为交易媒介。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毕竟在古代十两银子,可是相当于2000个铜板存在。这样的财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哪怕是一点点碎银子也足以支付自己所食用饭菜的价值。

在“最为繁荣的唐朝”一斗米就约等于一石,而一斗米就需要五文钱。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可以说的是,银子在古代的“价值”是远超现在的。

也正是因此,当古人在饭店酒馆吃完饭后,随意丢下一些碎银子就走时,店小二别说阻拦了,开心都来不及。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其实值得一提的是,店小二在接待客人时,并不会过多考虑银子的数量,而是看到客人神态自若地抛下银子并离开,就可以判断出这个客人家底非常殷实。

大部分的时间中,他们不会过于计较碎银子给少了的问题,因为他们明白这些客人的真正财富远远超过了饭菜的价值。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拉他们这个回头客赚取的钱财,也远远高过着一顿饭所带来的收益。

相信大家看到这里也都明白了,古人之所以可以随意丢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不会过多阻拦,也是因为白银在古代具有极高的价值。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更何况在这个过程中,倘若客人的银子给的足够的多。店小二实际上也能在这一个过程中“捞点油水”,一举多得的“好事”热烈欢迎都来不及,又岂会出手阻拦。

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再往后的日子里,却很少会有人拿着银子“阔气出手”。甚至可以说,原本“多如牛毛”的银子数量,却飞速下降......

三、银子去了哪里?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就跟咱们说的一样,自古以来金银一直被视为价值的象征。这并不仅仅是富豪显贵的身份标志,也是宫廷贵族的重要储备资产。

而在古代时期,大陆金银的储量也是相当惊人的。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但遗憾的是在历经千年的岁月沉淀之后,这些巨额的宝藏却“逐渐消失在咱们眼前。”

最开始是因为自明初以来,虽然官方和私人都参与了对国内外金银矿山的开发,但由于运输不便和技术限制,直到近代都无法实现大规模供应。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但咱们“无力开采”的同时,新航路的开通也使欧洲各国开始对大陆金银产生极大兴趣,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金银出口。

根据史书记载,明朝每年平均出口数十至数百吨的金银,如果将其全部计算在内,则金银总数将达到数千万吨。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除了当时的对外出口之外,还有许多金银直接被当作了殉葬品。而它们最终的归宿,也是被安放在古墓之中。

要知道在大陆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古人因为“封建迷信”固执的认为人死后仍有灵魂存在,并需要物质保障才能过上舒适的生活。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再次基础上,金银顺理成章的被视为最佳随葬物品之一,不论身份高低皆会选择将大量金银带入坟墓。

另外由于动乱频繁等因素影响,一些富庶家庭为了避免财产落入他人之手,往往也都会在家中秘密隐藏部分金银财物。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埋藏宝物的人最终却客死他乡。这也导致了许多埋藏在地下的宝物,“长眠不醒”。

不过咱们金银之所以如此稀少,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大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外部势力侵蚀下的晚清时期,政治腐败严重国际环境更是恶劣无比。

“饿狼环伺”之下,直接导致大陆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当时的统治者不得不大量拍卖金银,以换取硬通货外汇援助。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其中大量的屈辱条约,也都导致了大量白银的流出。

笔者认为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白银的大量流失,也导致了其价值越发的珍贵。

在这种情况下,古人在结账时留下一些碎银子,对于店小二来说也算得上是相当大的一笔收入。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使用银子结账,店小二当然不会阻拦。

更何况正如我们所说,在古时候能使用银子结账的人非富即贵。作为社会底层的饭店服务人员,也不会上赶着找“霉头”。

古人吃完饭放下碎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清点,这是何原因?

至于那些“消失”的银子,虽然可惜。但在时间的流逝下,随着大陆的不断强大,曾因因为屈辱条约流逝国外的财富,如今也因为一个又一个的订单重新“回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