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医入门:上火,实火,虚火和心火旺

作者:言身中医
中医入门:上火,实火,虚火和心火旺

今日头条《言身中医》之中医入门栏目

微风拂过,绿树在晨光中轻轻摇曳,好像在分享着大自然的一些秘密。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自然的交响乐,为清晨增添了一份宁静而美好的韵律。

“谢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想请教您。”小王微笑着说道。

谢老师抬起头,微微一笑:“请说。”

小王接着问:“老师,‘上火’这个词在中医理论中是什么意思呢?我听人说过,但一直没有搞懂。”

谢老师点了点头,语气平和地解释道:“‘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可以从中医理论解释,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因此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

导致“上火”(热证)的病因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首先是外感火热之邪,其次是寒邪侵入体内后转化为热;此外,七情过激、情绪郁结也可能导致化热;饮食不节、积久化热是另一个因素,以及房室劳伤,劫夺阴津同样可能引发内热的产生。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上火”症状的复杂病因学基础。
中医入门:上火,实火,虚火和心火旺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急忙掏出笔记本:“那‘上火’有哪些具体的症状呢?”

谢老师微笑道:“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上火’在干燥气候及连绵湿热天气时更易发生。”

小王认真地记下每一个症状,不时点头示意自己理解了。

‘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

“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通常认为,实火(实热)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火热之邪侵袭体内或对辛辣食物的过度摄取,进而导致精神过度刺激和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发实火内盛的情况。与此同时,虚火(虚热)的形成主要源于内伤劳损,例如长期慢性疾病导致精气损耗,或过度劳累引发脏腑失调,阴血虚损从而产生内热,内热随之演化为虚火。临床常见的‘上火’类型有‘心火’和‘肝火’。”谢老师继续解释。

小王拿出笔记本,谨慎地问道:“谢老师,我想请教一下中医火邪致病的病因病机,希望您能指导我。”

谢老师点了点头,微笑着说:“很好,小王,火邪致病的病因病机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你要认真听哦。”

春分至立夏,是火气主令的时节,火热属于阳盛所生

谢老师接着解释道:“春分至立夏,是火气主令的时节,火热属于阳盛所生,但它也有内外之分。外感的火热多属于外淫,如风热、暑热、湿热等;而内生的火热常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胆火横逆等。”

小王聚精会神地记录着,然后追问:“谢老师,您刚才提到‘阳盛太过,成为亢烈之火而耗散人体正气时则为病邪(称“壮火”)。’那壮火会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

谢老师微微一笑,继续解释道:“壮火是指阳气过于亢盛,消耗了人体的正气。火热之邪燔灼焚焰,开腾上炎,伤人的表现通常有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状。当火邪耗散了人体的正气,可能导致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问题。”

小王点点头,满脸认真的神情:“谢老师,我明白了。还有一点,我听说火热也会耗伤阴津,导致口渴、咽干、舌燥、便秘溺赤等症状,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入门:上火,实火,虚火和心火旺

谢老师笑着赞许地看着小王:“很好,你记得很仔细。对的,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导致阴津耗伤,从而出现口渴喜饮,咽干舌燥,便秘溺赤等症状。”

小王笔记本上的记录越来越多,他对中医的火邪理论充满了兴趣。“谢老师,火热还会引发其他症状吗?”他继续询问。

谢老师点头说:“是的,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耗散阴液,使筋脉失养,从而出现高热、昏迷谵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这称为‘热极生风’。火热之邪还容易灼伤脉动络,迫血妄行,导致多种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斑疹、崩漏等。同时,火热也可能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为痈肿疮疡。”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充满好奇地问:“谢老师,那火气太盛会对其他脏腑有影响吗?”

谢老师点头笑道:“对的,火邪太盛会刑金伤肺。当火热侵袭肺脏时,会出现喘咳,烦热,咳血,衄血等症状。”

心火旺

小王感慨地说:“谢老师,中医真是博大精深,我要好好学习,将这些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中。老师,我还想了解一下,心火旺通常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呢?”

谢老师放下手中的中草药,坐在桌前,开始解答:“心火旺通常是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以及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的,可通过日常护理、饮食调理以及服用药物等方式治疗。”

小王认真地记录下来,继续问道:“那情志失调是指什么情况呢?”

谢老师微笑解释:“若患者长时间情绪暴躁,就容易导致肝气疏泄功能受损,使肝气停滞于中焦,进而引起心火旺盛。患者平时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同时还可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心火旺的情况。”

小王边听边点头:“原来如此,那饮食不节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谢老师耐心地解释:“若患者平时饮食不节制,长时间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比如辣椒、肥肉等,就容易化火生热,进而引起心火旺盛。平时应注意清淡饮食,适当食用梨、苦瓜等败火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忙不迭地记下要点:“谢老师,我都明白了。那最后一个因素,过度劳累,该怎么避免呢?”

谢老师微笑着说:“如果患者长时间过度劳累,容易导致身体透支,损耗气血,进而导致心血不足,引起心火旺盛。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可遵医嘱服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药物治疗。”

小王一边记一边感慨:“原来心火旺这么复杂,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调理。”

谢老师点点头:“是的,中医强调整体调理,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要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情绪调节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入门:上火,实火,虚火和心火旺

男人的手用仙女的灯露出红色的心

小王感叹道:“谢老师,您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好好学习,努力提高中医知识。”

谢老师鼓励地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好好努力,中医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治疗,希望你将来成为一位出色的中医。”

时间在安静的诊所里流转,小王每一次来都认真学习,谢老师也为他的进步而感到欣慰。这一对师徒,用心传承着中医的博大精深,让这片宁静的院落里弥漫着浓厚的中医氛围。

中医入门:上火,实火,虚火和心火旺

中草药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