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再次被加拿大元超越,人民币跌至第6大外储货币,何时能回第5?

作者:王五说说看

SWIFT最近公布了11月全球货币支付份额,人民币以4.61%的支付份额终于超越了日元成为11月国际支付领域第四活跃的货币。

排在人民币前面的分别是支付份额为47.08%的美元、22.95%的欧元和7.15%的英镑,被人民币赶下老四宝座的日元11月的全球支付份额只有3.41%,比人民币低了1个百分点以上。

再次被加拿大元超越,人民币跌至第6大外储货币,何时能回第5?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是值得庆祝的。不过,理性来说人民币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还存在一定距离,原因有二。

第一,支付份额与美元和欧元的差距依然很大。

11月的人民币在国际支付领域表现活跃,支付份额达到了4.61%,但依然不到美元的十分之一,只有欧元的五分之一,中短期内很难形成货币领域“三强鼎立”的局面,更不要说超越了。

再次被加拿大元超越,人民币跌至第6大外储货币,何时能回第5?

第二,支付份额能否长期超过日元有待进一步验证。

支付份额是以月为统计周期的,11月人民币超过了日元,是昙花一现还是巩固第四、冲击第三犹未可知。单月数据具有较多的偶然性,至少维持半年以上对日元的压制才能初步认定人民币成为了国际支付领域第四大货币。

记得前几年的个别月份里欧元曾超过美元排名第一,可没有保持很长时间,现在欧元的支付份额跌到美元的一半以下了。所以有必要观察接下去几个月人民币的全球支付份额占比数据。

再次被加拿大元超越,人民币跌至第6大外储货币,何时能回第5?

第三,衡量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指标包括支付、储备、投资和融资,需要综合考量。

以大家比较熟悉的支付和储备为例,支付是流量、储备是存量,后者可能更加重要,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假设张三11月的收入为1万元、李四为5000元,不能由此认为张三比李四富有,关键要看两人的存款余额。如果张三的存款为10万元、李四为100万元,显然李四更为富有,张三有超过李四的潜力但需要不仅需要每个月都比对方挣更多的钱还得经历非常长的时间(1个月多存5000,15年才能多存90万元)。

再次被加拿大元超越,人民币跌至第6大外储货币,何时能回第5?

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地位如何呢?通过观察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个季度公布的数据可以大致了解。

12月22日IMF更新了官方储备货币情况。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球各国外汇储备累计在一起折合成美元为11.9万亿美元,其中能够确定货币类型的为10.98万亿美元,0.92万亿美元无法辨认。

再次被加拿大元超越,人民币跌至第6大外储货币,何时能回第5?

10.98万亿美元可以确定的货币类型的外汇储备中有6.5万亿为美元,这意味着各国政府手里的钱中有接近60%是美元,剩下的是其他国家的货币。外汇储备领域可以说美元是一家独大,优势比支付领域还要大。排在第二至第四位的外汇储备货币是欧元,日元,英镑,折合成美元分别为21.5万亿、987.3亿和5303.6亿。

人民币排在第几呢?此前一段时间位列全球第五,可从今年二季度开始被加拿大元超了过去。

二季度末各国政府持有的加拿大元折合成美元达到了2785.1亿、人民币为2729.9亿,差了55.2亿。原本以为三季度能够超回来但结果不尽如人意,人民币作为外储货币在折算后是2601.2亿美元,加拿大元则是2743.6亿美元,差距拉大至142.4亿。

再次被加拿大元超越,人民币跌至第6大外储货币,何时能回第5?

为何国际上使用人民币的场景越来越多、人民币交易额越来越大,可各国持有的人民币外汇储备不仅连续三个季度减少而且排到了加拿大元之后位列全球第六了呢?

有很多原因,其中汇率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民币今年2月开始贬值,二季度迎来贬值高峰、三季度继续贬值。3月底离岸人民币的汇率为6.87,9月底贬值至7.29。贬值影响人民币作为外储货币的地位吗?答案是有影响的。

大家应该注意到了IMF公布的外汇储备金额全部是换算成美元的,汇率贬值意味着同样金额的人民币外汇储备“缩水了”。比如,100亿元的人民币外储,汇率为6.87时换算成14.56亿美元、汇率为7.29时只能换算成13.72亿美元了,差了84亿。

再次被加拿大元超越,人民币跌至第6大外储货币,何时能回第5?

加拿大元虽然也贬值了但幅度小于人民币,作为各国外储换算成美元后的“损失”较小,占了便宜。

11月人民币开始升值,同样数量的人民币换算成美元后将有所增加,所以到了四季度末我们会发现各国即便不增加持有的人民币外储,IMF公布的换算成美元的数额也会有所增加,不太会出现连续四个季度减少的情形。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在今年第四季度末反超加拿大元,因为后者同样从11月开始对美元升值了。

再次被加拿大元超越,人民币跌至第6大外储货币,何时能回第5?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同作为外储货币的排名一样必然经历反复。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又不可骄傲自大。一方面,充满信心并为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而不断努力;另一方面,得看清局势,绝不能因盲目自信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否则此前的努力和成绩将可能化为泡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