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城市漫步路线推荐:M50创意园,一路“高歌”,迎来新生

作者:劳动报
摘要:1933年,实业家周志俊在莫干山路50号建立了第一栋厂房——棉花仓库,1937年在此创办了信和纱厂,现在是M50创意园。
城市漫步路线推荐:M50创意园,一路“高歌”,迎来新生
城市漫步路线推荐:M50创意园,一路“高歌”,迎来新生

周志俊

图源:档案春秋(上海市档案局)

1933年,近现代实业家周志俊出洋考察欧美纺织业,归国途中“击楫高歌”,准备带着所学所思,在青岛华新纱厂大干一场。后来,工厂一度发展到拥有4.4万纱锭、500台布机的规模,获利丰盛。然而,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青岛沦陷,他只得把部分机械转移到上海。于是,有了信和纱厂,有了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M50创意园的第一栋建筑。

城市漫步路线推荐:M50创意园,一路“高歌”,迎来新生

弄潮儿拍照,文艺青年观展,今天的M50创意园,锅炉房成了画廊,纺纱车间的公共走道挂起霓虹,斑驳的墙壁长出涂鸦,生锈的大门里,当代艺术在说话。

城市漫步路线推荐:M50创意园,一路“高歌”,迎来新生

△原纺纱车间公共走道

图源:M50创意园

普陀区文化馆馆长钟经纬感慨,这里之所以能成为苏州河畔重要的文化地标,一方面得益于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工业文明文脉的保留,另一方面离不开周志俊奋斗的一生。

M50创意园能够保留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被称为“活着的工业遗产”也好,“活着的民族工业博物馆”也好,跟周志俊一生的奋斗密不可分。两个关键词贯穿了他的一生:爱国精神和斗争精神。

信和的英文译名是“New China”;生产的阴丹士林蓝布叫“爱国蓝”;购买的200辆卡车用来装自产纱布和战略物资,支援大后方……终于,周志俊上了日伪特务的黑名单。1941年,从信和纱厂办公室走出的他,遭到枪击。在医院治疗数月后,他携家去天津,但终因放不下在上海的事业,不久就返沪,继续面对狂风暴雨。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接管信和纱厂,工厂被迫停产。那一刻起,周志俊开始为企业复兴做准备。他避实就虚,进入上海的证券市场,筹集资金;把陷入困境的知识分子组织起来,成立“久联设计委员会” ,与大家共同绘制战后发展生产的蓝图。

在M50创意园的众多创作中,有一个“搪瓷杯”引人注意。它把上海春明粗纺厂的大铁门作为杯身,加了个杯盖、添了个手柄。上海春明粗纺厂,已是新中国成立后信和纱厂的第四个名字。

城市漫步路线推荐:M50创意园,一路“高歌”,迎来新生

△《搪瓷杯》

图源:M50创意园

为实业救国,风浪中的周志俊,从未停止“高歌”。如今,一旁的苏州河静静流淌,当代人面对自己的时代命题,也从未停止书写。

沿途旅行线路推荐:

M50创意园

上海纺织博物馆

导航目的地:

普陀区澳门路128-150号

纺博大厦3层

上海纺织博物馆是一家地域性行业博物馆。博物馆通过实物、资料、场景、图文、模型、多媒体等,展示上海地区纺织业发展的脉络,特别是上海纺织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反压迫斗争的悲壮历史,以及上海纺织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光辉业绩。

天安千树

导航目的地:

普陀区莫干山路600号

天安千树采用由上至下的狭长场地,由400级台阶、1000根结构柱形成山峰树状露台,种植有1000多棵绿植。沿苏州河一侧,可见上百个露台、数百根清水混凝土生命立柱和高低错落的树木。靠近莫干山路一侧,这座“大山”就像是被大斧从中劈开,如悬崖峭壁般陡直。到了傍晚,在灯光万点繁星般的点缀下,千树犹如一朵巨大的祈愿灯漂浮于苏州河畔。

昌化路码头

导航目的地:

普陀区宜昌路1250号

昌化路码头目前还存有老码头的3根桩基。被激活后,它重新成为苏州河水上游船的主要码头之一。从昌化路码头下船登陆,游客可以先到近在咫尺的天安千树逛一圈。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和M50创意园距离都不远,还可以在那些充满年代感的老建筑里打卡艺术、触摸历史。

上海造币博物馆

导航目的地:

普陀区光复西路17号

在全国多家钱币博物馆中,上海造币博物馆因以“造币工艺”为主题而独树一帜。博物馆设有“近代造币工艺厅”“当代造币厅”和“包克先生捐赠藏品展厅”三个展厅,展示了建厂90多年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钱币产品、模具、设备、造币工艺和流程等大量馆藏档案珍品。

创享塔

导航目的地:

普陀区叶家宅路100号

这里曾是上海被服厂旧址,经过修缮更新,成了集商业、工作、会务和休闲为一体的都市青年共享商务社区。塔楼圆拱下天花板的鲜红色从洁白的立面跃出,打破了墙面上下两层统一的长方形格窗带来的严肃感,其形象已经成为创享塔园区的标志。广场由多功能的主体建筑和行人道路间的留白所形成,象征着创享塔园区正被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

线路:

昌化路码头——天安千树——上海纺织博物馆——上海造币博物馆——创享塔——M50创意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