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特斯拉机器人伤人?科技与安全的博弈

作者:光明网

12月26日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

2021年,在特斯拉汽车公司

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

附近的工厂

曾发生一起

机器人“攻击”工程师的事件

特斯拉机器人伤人?科技与安全的博弈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截图

图源:DailyMail官网

报道中说

一台处理铝制汽车零件的机器人

突然压住一名工程师

机器人的金属爪

划伤了工程师的背部和手臂

报道还配上了

特斯拉2022年才发布的

“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图片

引起广泛关注

特斯拉机器人伤人?科技与安全的博弈

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

马斯克

12月27日在社交媒体X上

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马斯克批评说

这篇报道翻出两年前

一个工厂常见的

工业库卡机械臂造成伤害的案例

并暗指

是由“擎天柱”人形机器人造成的

这种误导非常无耻

特斯拉机器人伤人?科技与安全的博弈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的回应

图源:社交平台X(原Twitter)

对于此次事件的探讨

引发了大众对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

机器人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汽车制造业

被认为是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

这些技术的应用

从理论上来说

可以推动社会

朝着更加先进、便捷、高效方向发展

然而

随着自动化生产的普及

机器人伤人事件亦开始增多

有媒体上月报道称

韩国一名40多岁的男子

在一农业配送中心

检查机器人传感器时

被机器人误判为一箱甜椒

惨遭“杀害”

韩国警方表示将就此展开调查

查明事故的准确原因

类似机器人伤害案报告的不断增加

也让一些人

对这项新技术的快速应用

画上了一个问号“?”

这是否意味着

机器人有了自主意识?

针对这一问题

有专家表示

机器的控制系统、软件等出现问题

就有可能对人造成伤害

这并非是它产生了自主意识

有了自己的感应能力才去袭击人

不能因为类似事件

就设想机器会像人一样

有意识、感情甚至试图袭击工程师

特斯拉机器人伤人?科技与安全的博弈

观众在参观人形机器人

图源:参考消息

或许在探讨

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意义时

我们不能忽视技术的双刃剑性质

技术本身并非善恶之分

而是取决于人类如何使用和管理

机器人伤人事件的发生

也提醒我们

必须对技术进行谨慎的引导和监管

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

要确保技术的安全性

特斯拉机器人伤人?科技与安全的博弈

人形机器人概念图

图源:网络

为了更好地应对

机器人伤人事件

和其他自动化技术引发的问题

我们需要建立更严格的法规和监管机制

这需要多方合力

制定适应时代发展的法规框架

并建立机制

确保技术的合理、安全、道德的应用

另一方面

企业在开发和应用自动化技术时

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

提高技术使用者和维护者的专业水平

以减少潜在的事故风险

在未来

我们需要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

应对技术的发展

确保其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利益

而非伤害

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未来

在于人类对其合理引导

和有效管理的努力

参考|央视新闻客户端、参考消息、红星新闻、中新经纬、36kr

撰文:雷渺鑫编辑:李飞排版:孔繁鑫统筹:李政葳

光明网出品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光明网数字化频道

来源: 世界互联网大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