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应当在产品出厂前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

作者:纵览新闻

2023年10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766号国务院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公布。该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大陆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就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规定。

自12月4日起,纵览新闻客户端、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联合石家庄市律师协会,邀请了石家庄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与老年人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的14名专业律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进行解读。

学校应当如何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监护人应当如何促进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国家如何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如何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以及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方面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如何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本期邀请了嘉宾是张兴兴律师,张律师就该条例的第十六条至第二十条进行解读。

本期嘉宾:张兴兴律师

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应当在产品出厂前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

张兴兴,女,汉族,藁城人,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担任石家庄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与老年人专业委员会委员,就职于北京市盈科(石家庄)律师事务所,主要从事保险合同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民商事案件。

为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法律顾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市分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市分公司入库律师。

■学校从教学、制度、管理多层面

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

问:学校应当如何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将提高学生网络素养等内容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并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建立健全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的管理制度,依法规范管理未成年学生带入学校的智能终端产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培养学生网络安全和网络法治意识,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判断能力。

解读: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培养学生网络安全和网络法治意识,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判断能力。学校在教学活动层面:首先,将提高学生网络素养等内容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其次,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再次,建立健全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的管理制度;最后,依法规范管理未成年学生带入学校的智能终端产品。

■监护人以身作则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自身网络素养

问:监护人应当如何促进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

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

解读:监护人应当合理使用并指导未成年人使用网络保护软件、智能终端产品等,创造良好的网络使用家庭环境。首先,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其次,监护人应当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最后,监护人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

■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发、生产和使用

服务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软件、智能终端产品和未成年人模式

问:国家如何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

第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发、生产和使用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网络保护软件、智能终端产品和未成年人模式、未成年人专区等网络技术、产品、服务,加强网络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促进未成年人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素质。

解读:国家加强网络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并鼓励和支持研发、生产和使用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网络保护软件、智能终端产品和未成年人模式、未成年人专区等网络技术、产品、服务,以促进未成年人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素质。

■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

应当在产品出厂前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

问:如何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以及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方面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第十九条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应当具有有效识别违法信息和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便于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等功能。

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需要,明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的相关技术标准或者要求,指导监督网络相关行业组织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

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应当在产品出厂前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采用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安装渠道和方法。智能终端产品销售者在产品销售前应当采用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的情况以及安装渠道和方法。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合理使用并指导未成年人使用网络保护软件、智能终端产品等,创造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解读:该条款延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9条关于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的规定,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各自的责任范围。

首先,软件以及产品应当具有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功能;

其次,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需要,明确软件、产品的相关技术标准或者要求,指导监督网络相关行业组织按照标准和要求对软件、产品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最后,产品制造者应当在产品出厂前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采用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安装渠道和方法。产品销售者在产品销售前应当采用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的情况以及安装渠道和方法。

■相关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

要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者未成年人专区

问: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如何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第二十条 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在网络平台服务的设计、研发、运营等阶段,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特点,定期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影响评估;

(二)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者未成年人专区等,便利未成年人获取有益身心健康的平台内产品或者服务;

(三)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合规制度体系,成立主要由外部成员组成的独立机构,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情况进行监督;

(四)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专门的平台规则,明确平台内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并以显著方式提示未成年人用户依法享有的网络保护权利和遭受网络侵害的救济途径;

(五)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其他合法权益的平台内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停止提供服务;

(六)每年发布专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责任报告,并接受社会监督。

前款所称的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的具体认定办法,由国家网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解读:该条针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提出了定期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影响评估、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者未成年人专区、制定专门的平台规则等要求。(纵览新闻见习记者 丁子轩)

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应当在产品出厂前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