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票房只有6000万?这部2023年“第一匹电影黑马”,要砸了吗?

作者:文社说历史

三月的电影市场,一片萧条冷清。观众们都还沉浸在春节档热闹非凡的狂欢中无法自拔,现在却一下子被甩到了冰天雪地。

院线主打《保你平安》勉强撑起场面,但这4。5亿的成绩放在旺季也不过尔尔。大家都在嘀咕,今年的电影市场怕是难逃厄运。

票房只有6000万?这部2023年“第一匹电影黑马”,要砸了吗?

就在此时,一匹神秘的黑马杀了出来。这是一部名为《不止不休》的小成本影片,导演王晶是大师级监制贾樟柯的入室弟子。

简单的算术问题是,贾家门下出的作品就算质量一般,也绝对有着过硬的现实主义底蕴和人文关怀。更让人无法忽视的是,这匹看似瘦弱的黑马背上,竟然驮着当下最火红的“炸子鸡”——张颂文。

经历了今年《狂飙》的天EDIT造星,张颂文这一资源现在简直就是黄金矿脉。任何跟他沾边的作品,哪怕只有一点点,都会被制片方和资本迫不及待地运作推高。

再加上之前的小道消息,这部讲述乙肝歧视题材的影片被业内人士认为是2023年的《我不是药神》。一时间,《不止不休》成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期待。

票房只有6000万?这部2023年“第一匹电影黑马”,要砸了吗?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这些所谓的“亮点”,是否真的足以支撑它冲击今年的黑马宝座?它能否成为公认的佳作,在票房与口碑上都大放异彩?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

但无论结果如何,在电影市场如此冷清的当下,《不止不休》的杀出,对整个行业来说无疑都是一股暖流,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当下,《不止不休》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含文量”张颂文的加盟。作为火爆当红的男主角,他的参演无疑为影片注入了激情与活力。

这匹黑马是否真能奔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张颂文这匹稳坐鞍马的好马的表现。

票房只有6000万?这部2023年“第一匹电影黑马”,要砸了吗?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张颂文对这部老片的参与更多是个意外。本剧最初在3年前就杀青了,张颂文当时还是无名小卒。

也就是后来《狂飙》爆红,这部藏了3年的老片才决定捞一捞热度,赶紧推出。真要说起来,张颂文不过是这匹黑马后期锦上添花的点睛之笔,对整体质量的提升作用其实是有限的。

再看另一大亮点贾樟柯,他也只是挂个监制名义。能否真正体现大师的功力,就很难说了。至于所谓的“2023年的《我不是药神》”,业内人士的预言未必就真信。

所以说,《不止不休》背后的三大亮点,还是需要打个问号。它们更多是外在包装,能否撑起内在质量,才是关键。

票房只有6000万?这部2023年“第一匹电影黑马”,要砸了吗?

可以说,《不止不休》上映后收获了褒贬不一的反响。它 tablets三大看点,却也暴露出了自身的严重缺陷:它想效仿《我不是药神》却力有不逮,它重金打造却毫无亮点。

首先是剧情结构混乱,两条主线没有很好地糅合,而是并行甚至互相割裂。“新闻记者理想”那条线单调乏味,“乙肝歧视”那条线又很生硬地硬插入,整个节奏被打乱了。

可以感受出编导在商业类型片和严肃现实主义之间左右为难。

其次人物刻画也过于平面化。除了男女主角,其他人物都像是过客,匆匆而过,没有给观众留下任何印象。就是那几个乙肝群戏,也是走过场,毫无真实感。

这和当年《我不是药神》里经典的配角们形成了鲜明对比,显得非常不足。

票房只有6000万?这部2023年“第一匹电影黑马”,要砸了吗?

最后还有过于明显的模仿痕迹。不止模仿《我不是药神》的商业手法,甚至超现实主义元素也是硬生生拼凑进来的。

整个影片的拙劣与做作无不显示出导演的稚嫩。

所以,尽管开分7。4,但大家看过都说平庸,被业内人士直接评论为“不休不止要完”。确实有点令人扼腕和失望。

与当下观众的冷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最经典的国产影片《我不是药神》当初也几乎是无人问津。它不仅题材敏感,质感还不够商业化,被多家投资方回绝。

票房只有6000万?这部2023年“第一匹电影黑马”,要砸了吗?

就是入局的华策影视,开拍前也丝毫不看好,甚至想半道撤资。谁也没想到,它最终成就了一个医疗题材商业片的里程碑。

回想当年,《我不是药神》之所以爆红,是因为它超越了生硬的商业化机制,直接触碰到了普罗大众对医疗供给侧改革最敏感最现实的神经,引发了强烈共鸣。

它鲜活地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丰富的配角功底,都令人难以忘怀。

而当下的《不止不休》,其实也切中了当前乙肝歧视这一现实问题。但剧情只停留在表面,人物也没有刻画细腻。

票房只有6000万?这部2023年“第一匹电影黑马”,要砸了吗?

它没有突破商业片的套路,所以成就必然有限。我们仍然在期待着另一部能超越《我不是药神》、深入人心的佳作出现。

可以说,《不止不休》作为一匹意气风发的黑马,最后还是没有逃过一劫。上映3天4000万的票房在人们意料之中,但对于一匹黑马来说确实有些差强人意。

其实作为新人导演的第一部作品,王晶的这部处女作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我们也看过太多新人就此翻车的案例,能够勉强及格已经很难得。

整个剧本框架毕竟遵循了主流商业片的套路,也保证了片子的可看性。

票房只有6000万?这部2023年“第一匹电影黑马”,要砸了吗?

我们也看到王晶对股票、贾樟柯风格的拙劣模仿,这些都暴露出他还需要在影片语言上继续积累。但起码他没有急功近利,老老实实完成了任务,这也值得肯定。

当然,让大家最扼腕的还是人气炸子鸡张颂文的这次表现。作为老片翻拍,他的戏份本就不多,而整个剧本过于缺乏亮点,也影响了他的发挥。

但我们深知这只是小小挫折,期待张颂文下部精彩回归。

《不止不休》的遭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前电影圈的隐现两面。

一方面,资本和产业对流量的渴求,让许多素质不高的作品也能借着明星效应获利。像这次张颂文就是被人为捧上去的,可结果却是削足适履。

票房只有6000万?这部2023年“第一匹电影黑马”,要砸了吗?

另一方面,新人群体也面临着快速出圈的压力。像导演王晶就没有耐得住寂寞,急于通过模仿名家风格来博眼球,结果做作过度。

在这种环境下,难免会出现许多像《不止不休》这样的怪胎。它们利用热点与明星来获取关注,却往往质量参差。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只是时间上的暂态。未来新人必将转向内涵和真材实料上的探索。电影的春天终会到来。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像《不止不休》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反映出当前中国电影产业正处在瓶颈期的尴尬状态。

票房只有6000万?这部2023年“第一匹电影黑马”,要砸了吗?

一方面,高成本商业大片式微,类似《我不是药神》这样能深深打动人心的佳作也没再出现。资本和制片人都面临考验。

另一方面,新人群体迫切需要证明自己,有工作就捡,有机会就接。如导演王晶就选择了现有的老剧本拍摄,也难免质量无法保证。

在这个环境下,业内人士都在寻找突围之路。资本寄希望于流量明星,新人则靠时髦元素吸睛。结果就是像《不止不休》这样怪异的作品不断出现。

但我们坚信,这只是过渡期。电影人终会警醒,回归内容和素养本身。到那时候,我们也将迎来中国电影的第二个春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