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演了大半辈子日本人,定居日本不改国籍,最终在日本因病离世

作者:德鲁微读

马卫军出生在甘肃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靠着几亩地,勤劳地种植庄稼维持生计。马卫军从小就跟着父母,学习如何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

放学后,马卫军总是跟着村里的其他孩子一块在土地里边玩耍,边帮着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每到收获的季节,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庄稼,马卫军感到开心而自豪。

他演了大半辈子日本人,定居日本不改国籍,最终在日本因病离世

在马卫军眼里,自己的父母是最伟大的人。尽管生活里缺衣少食,但父母从未在马卫军面前流露过一丝一毫的抱怨和消极情绪,他们只知道坚持劳动,为家庭创造美好的明天。

马卫军渴望长大后也能成为父母那样优秀的人。

就这样,马卫军度过了简单但开心的童年时光。直到有一天,父亲告诉马卫军,政府取消了高考制度,马卫军无法像自己期盼的那样通过考试脱离农村,到外地见识新的世界。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马卫军久久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他演了大半辈子日本人,定居日本不改国籍,最终在日本因病离世

不过马卫军并没有就此放弃梦想,取消高考对马卫军而言不过是一个小插曲和障碍。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奋斗,就一定能走出这个小山村,实现人生的新打算。

这股决心支撑着马卫军度过了这个艰难的转折点,也成就了他未来人生的突破。

高考制度被取消后,马卫军为了改变命运,离开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大城市。他先在一家大型的橡胶制品厂找到一份工作,负责操作机器完成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

工厂里噪音嘈杂,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马卫军觉得这种环境与自己向往的生活差距太大,压抑感越来越强烈。

有一天中午,马卫军在厂房外的长椅上吃着午餐,一位叫阿强的同事坐到他身边,两人聊起天来。阿强发现马卫军性格活泼、幽默风趣,说话机智幽默,总能引得他哈哈大笑。

阿强认为马卫军很适合当演员,建议他可以去本地的话剧团试试。马卫军自己也梦想过当一名专业的戏剧演员,听到阿强的建议,他决定辞去工厂的工作,加入话剧团,正式开始追逐演艺之路。

马卫军来到话剧团后,发现这里的训练远比自己想象中严格和专业。导演要求每一个身姿动作都达到精准到位,对话的语调语气也要表达情绪。

马卫军才发现自己完全是门外汉,缺乏任何专业训练。剧团老师对马卫军的基础不感冒,导演也很少给他正式角色,常常只能做些跑龙套的小角色。

他演了大半辈子日本人,定居日本不改国籍,最终在日本因病离世

马卫军感到迷茫和难过,他也渐渐意识到,要成为优秀的专业演员,道路还很长。

尽管话剧之路并不如想象中顺利,但马卫军并没有放弃梦想。他明白演技需要长时间的培养积累,失望过后,马卫军调整心态,决定先从龙套做起,边跑龙套边学习,为以后正式成为专业演员打下扎实基础。

马卫军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机会。

在话剧团里长期跑龙套没有出头之日,马卫军决定离开这个地方,去一个全新的环境重新开始。他选择远赴日本东京,开始他的异国生活。

他演了大半辈子日本人,定居日本不改国籍,最终在日本因病离世

刚到东京时,马卫军感到非常不适应,完全不会说日语,生活起居方方面面都成问题。白天,他靠在建筑工地艰苦挣扎,勉强地完成些繁重粗活,赚取微薄的工钱。

晚上回到窄小的出租屋,马卫军就拿出日语课本,苦学语言,还看大量关于日本历史文化的书刊,希望尽快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

就在马卫军感到日子难以为继时,一位同在东京留学的中国女孩张晓倩出现了。张晓倩注意到马卫军努力学习的样子,主动帮助他学习日语,适应生活。

两人开始频繁碰面,马卫军会带张晓倩去公园散步,听她讲以前在中国的生活趣事。张晓倩也会去马卫军的出租屋,给他做些中国家乡菜,温暖他的心。

他演了大半辈子日本人,定居日本不改国籍,最终在日本因病离世

两人越来越亲密,终于确认了恋人关系。

后来,马卫军和张晓倩决定结婚,共同生活在东京。张晓倩找到一份出版社的文案工作,马卫军继续在建筑工地工作,两人互相关照生活。

婚后不久,他们有了一个孩子,一家三口住进郊区一个大点的房子,过上了平静快乐的生活。马卫军觉得,有张晓倩和孩子在身边,任何艰难他都能坚持下去。

在东京生活多年后,马卫军开始思念中国的家乡和亲人。他决定暂时离开日本,回到中国发展事业。凭借着这些年来习得的流利日语,马卫军很快在一个电影剧组获得了一个日本军官的角色试镜机会。

他演了大半辈子日本人,定居日本不改国籍,最终在日本因病离世

马卫军全情投入,成功出色地完成了试镜,制片人对他赞不绝口,正式确定马卫军出演这个军官角色。

影片开始拍摄,马卫军身着日本军官制服,头戴军帽,神态自信,完全就是一个日本军人的样子。导演不断赞扬马卫军扮演日本人的形象感很到位。

这部抗日剧热映后,观众也被马卫军的“日本人”角色所折服,纷纷留言称赞他的演技好到令人忘记他是中国人。

从此,马卫军以出演日本军官闻名于影视界,被业内称为“鬼子专业户”。

他演了大半辈子日本人,定居日本不改国籍,最终在日本因病离世

接下来几年时间里,马卫军接演了大量日军高官角色,已经完全就是这个类型的代表性演员。他只要一出现,穿着军服,说着日式中文对白,观众就知道他肯定又在扮演日本人。

有观众甚至误会马卫军就是日本人,马卫军觉得无奈和好笑,他只是投入自己的角色,但终究是一名中国演员。

尽管被标签为“鬼子演员”,但马卫军不以为意,继续全情投入每一个角色。他知道自己是在通过扮演日军官员,讲述中国人民的抗日故事,而不仅仅是在出演一个单纯的日本人。

马卫军希望自己的精湛演技能感染更多观众,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自豪感。

他演了大半辈子日本人,定居日本不改国籍,最终在日本因病离世

在中国发展事业一段时间后,马卫军决定还是回到日本与家人团聚。张晓倩一直在东京生活,儿子也已经上学了,马卫军觉得不能长期离家,应该回去陪伴家人。

于是,马卫军买下东京郊区一个环境优美的房子,全家开始在这里安顿下来。

马卫军会接一些中日合拍的影视剧,有时候需要回中国一段时间拍摄。但大部分时间,他都待在东京这个安定祥和的家。

马卫军会陪儿子做作业,带他去公园踢足球;会帮张晓倩准备家里的饭菜,有时还会下厨展示手艺。望着心爱的家人,马卫军感到生活充实而满足。

他演了大半辈子日本人,定居日本不改国籍,最终在日本因病离世

在东京,马卫军不再像从前那样拼搏奋斗,而是过着平静的生活。他会在家陪伴家人,也会去看话剧演出,享受艺术氛围。

马卫军偶尔也会回忆起自己奋力追求梦想的青春岁月,感慨人生的戏剧性。不过现在,他更珍惜眼前的家庭生活。

度过短暂的退休生活后,2022年,马卫军被检查出患上了咽喉癌,这对他和家人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开始的时侯,马卫军努力保持乐观,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治疗,相信科学可以战胜病魔。

他每周去医院接受化疗,虽然副作用很大,但仍然咬牙坚持。妻女都在马卫军身边细心照料,给他勇气和信心。

然而病情很快恶化,癌细胞扩散速度出乎医生的预料。随着时间推移,化疗的效果越来越差,马卫军的体力也日渐衰竭。

即使建议马卫军改为靶向药物治疗,但医生也暗示家属,马卫军可能仅剩下几个月时日。

面对这一现实,马卫军的心情很平静。他与妻女长谈,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不想在医院发展到病危,而是想在家人环绕下离开人世。

亲人尊重马卫军的选择,决定带他回家疗养。

他演了大半辈子日本人,定居日本不改国籍,最终在日本因病离世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马卫军感受到家人的关爱与陪伴。他会坐在阳台上,享受阳光的温暖;会看老照片,回忆童年点点滴滴。

有时力量充沛,还会与儿子下棋聊天。马卫军没有恐惧和遗憾,而是感激上天让自己在道路尽头有这些亲人相伴。

一个宁静的早晨,马卫军在睡梦中安然离世,享年67岁。

马卫军的死讯很快传开,所有认识并欣赏他的观众都感到非常惋惜与难过。马卫军扮演的日本军官角色那么生动传神,观众都习惯了在银屏上看到他穿军装说日式中文的形象。

他演了大半辈子日本人,定居日本不改国籍,最终在日本因病离世

对很多人来说,马卫军就是抗战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离开了,就像抗战剧的历史少了一页。

在网上,大量观众发文纪念马卫军,感谢他用自己的演技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也有观众表示,马卫军的逝去是中国电影界的一大损失。

马卫军生前尽心尽力扮演好角色,展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他值得每一位观众铭记和歌颂。

马卫军的家人也十分哀恸,但他们明白马卫军活下去的意志力和对家人的爱,这将永远鼓舞和温暖每一个人的心。

他演了大半辈子日本人,定居日本不改国籍,最终在日本因病离世

马卫军选择在家人环绕下离世,是他人生最美满的结局。家人决心传承马卫军的精神,以时时怀念来纪念他。

尽管马卫军已经逝去,但他通过银屏留下的精彩演绎将成为中国电影历史的一部分,永远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我们会记住马卫军扮演日本人的逼真演技,也会缅怀他对电影事业的热忱付出。

世间再无马卫军,但他的影像和精神永远不会离我们而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