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作者:观今言史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前言·】——»

【“未经授权,禁止搬运,违者必究”】

竹象虫,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如果是80后或90后的农村娃,大概率都见过这种虫子,甚至把它当成过你的玩具。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生物,长着一字型的鼻子,背部还有一道道黑红色的线条,虽然看起来很可爱,但它的一生都在吃竹笋,是竹农的眼中钉、肉中刺。

可你有没有发现,曾经遍布全国的竹林害虫,现在已经濒临灭绝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竹象虫——竹林种植农民的噩梦

竹象虫属于鞘翅目象甲科,它的成虫体长约在2-3cm,身体的颜色大多是黄褐色,头部两侧各有一触角,看着就像螃蟹的一对钳子。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和大多数甲壳虫一样,竹象也是可以飞行的,常年寄生在竹笋内部,以笋肉为食。

每年春季,当竹笋开始生长时,成虫就会从土中钻出,飞到竹笋上觅食和交配,孵化出的幼虫还会继续以笋肉为食,对竹笋的危害很大。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由于竹象疯狂的啃食行为,竹笋内部会被蛀下一个个小孔,慢慢地,竹林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为了保卫自家的竹林,竹农们不得不四处寻找对抗竹象的方法。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可这看似难以控制的事情,却在不经意间迎来了转机,现如今已经很难见到竹象了。

从害虫到“玩具”

竹象虽然是竹农的心头之患,但却是农村儿童的心头之爱,这是因为竹象有着独特的“可玩性”,让农村儿童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找到了一种纯天然的玩具,也给很多孩子的童年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它的“可玩性”主要体现在它的飞行能力以及长鼻子上,前文提到过,竹象是可以飞行的,并且飞行能力不弱,它们可以在空中灵活地转向,也可以自由的控制飞行高度和速度。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竹象的长鼻子也很灵巧,可以自由地转动,还可以吸吹空气,发出嘶嘶的声音,这些特点让竹象成为了农村孩子们的最爱,他们会在竹象的身上寻找到很多乐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就比如用一个细绳拴住竹象的一只脚,然后松开手,竹象就会像直升机一样在空中飘荡,或者用细绳串起两只竹象,然后绑在竹筒上,它们就能像风车一样在空中旋转。

其实竹象还有很多种玩法,孩子们的想象力总是无穷的,虽然文字听起来有些残忍,但它们确实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快乐。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除了作为孩子们的玩具外,竹象也可以成为人类口中的美食。

竹象的美食价值

之所以可以用来食用,是因为竹象的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和油炸知了一样,虽然炸熟的竹象看起来很吓人,但闻起来却有一种特殊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除了炸竹象外,还可以用来碳烤、煮熟等,这都是几十年前,四川地区经常见到的食用方法。

虽说我们会把竹象抓起来吃掉,但总不至于将它吃灭绝吧?那竹象急剧减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消失的原因

在过去二三十年的时间里,竹象的数量开始大幅下降,已经达到濒临灭绝的程度。

竹林是竹象最主要的生存环境,也是它们的食物来源,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大量土地被征用,原本存在的竹林就被砍伐或者改种其他作物,这就导致竹象失去了很多栖息和繁衍的空间,那数量自然而然就降下来了。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另外竹象是一种高度专化的动物,据说只吃两年以内的嫩笋,不吃其他的食物,对环境条件有很高的需求。

既然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性,那竹象的生存压力肯定也会增大,外加有竹鼠等动物的竞争,竹象的生存地点只能被挤占或驱逐,从而导致它的数量减少。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现在有竹子的地方大多都会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保护,比如使用农药、水淹等方法,这就使竹象无法存活,更没办法繁衍了。

曾是农村的害虫,30年前却被当“玩具”,为何现在快要消失了?

竹象从害虫到“玩具”,再到后来的难以见到,就像一出戏剧般让人唏嘘不已。

这一事件也在提醒我们在追求幸福的同时,也要保持与自然的平衡,珍惜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了维持物种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对竹象进行保护,共谋和谐的生存之道。

#文章首发挑战赛#

欢迎关注@观今言史

下期给您带来更精彩的内容!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