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作者:Talk历史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文|照雪下玉关

编辑| 照雪下玉关

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分别被称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分别由北方红军和南方红军改编而成。

但问题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个番号只存在了不到一个月,就被改成了“国民革命军十八集团军”。

然而,相较于“十八集团军”,反而是这个存在了不到一个月的“八路军”更为深入人心。不管是各种文字还是影像资料,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绝大时候都被称为“八路”,或者“八爷”,从来没听说过“十八爷”。

那么,为什么已经有了“八路军”番号的情况下,还要改为“第十八集团军”么?为什么已经改名之后,我军仍然自称为“八路军”呢?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蒋介石的小心思

事实上,不管是“八路军”还是八路军下辖的一一五、一二零、一二九三个师的番号,都是蒋介石“精挑细选”出来的十分“晦气”的番号。

“路军”,又称“路”。原本是在作战时临时编组的战役、战术指挥层次,在十年内战期间,蒋介石将它作为了一级指挥层次给保留了下来,相当于,或者说略高于军级,准备替代军级的指挥功能。

而众所周知,国民党军内部有着大大小小无数个山头、军阀,管理混乱,因此在当时我们能看到“路军”和“军”同时存在的神奇场景。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1937年抗战全面打响后,不管蒋介石再怎么不情愿,也必须给共产党的军队正式的番号。

光是想想老蒋有多小心眼,就能猜到他接下来会有什么操作了。

给北方红军的番号是第八路军,总编制为4.5万人,这是北伐战争时留守广东的粤军部队的番号。

1936年胡汉民病逝后,蒋介石想要趁机解决两广问题,就派人以为胡汉民吊丧为名,想要从陈济棠手中收回广东的军政两权。陈济棠自然不愿意,联合李宗仁和白崇禧起兵反蒋。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广东内部心不齐,被蒋介石分化拉拢,陈济棠南遁香港,李宗仁被迫和蒋介石妥协。

两广事变后,这个“八路军”的番号自然而然的也就被撤销了。

现在时隔一年,蒋介石把“八路军”的番号又给了红军,个中心思不言而喻。

那么,这会不会是蒋介石的“无心之举”呢?

不可能的。

看看八路军下辖3个师的番号就知道了。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按照常理来说,一个作战单元,不管它是陆军还是军、师、旅,下辖部队的番号都应该是连在一起的,方便识别和管理。哪怕不知道这支部队的上级单位是谁,只要按照顺序想一想,也能猜得到。

但是八路军下辖部队的番号是什么?是一一五师、一二零师、以及一二九师。这3个番号不管从那个方面考虑似乎都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就算它们的相邻番号的部队可能还存在,也可以换三个之前没用过的番号,为什么一定要挑这三个呢?

因为这三个师是东北军的番号,而且都参加过“围剿”、“清剿”、“追剿”鄂豫皖苏区红军。也参加过直罗镇战役、山城堡战役、宁夏陇东战役,和红军是死敌。

那么,这3个师的番号为什么被取消了呢?

因为1937年4月到6月,国民党对东北军进行了整编,两个师整编成一个师,一一五、一二零、一二九这三个师就是因为“战绩不佳”被取消了番号。蒋介石别的不给,专门把这三个以及“八路军”的番号给我军,很明显就是故意的。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从八路军到第十八集团军

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为八路军。八路军战士们也换下了八角帽,换上了有国民党青天白日徽的新军帽。

然而,正在一切有条不紊的推进的时候,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突然就下达了新的命令:

“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朱德担任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彭德怀担任副总司令。”

3天之后,朱、彭发布了改变番号的通令。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所以,如果严格来讲,这个新的“八路军”只存在了半个月就改成了“第十八集团军”。

蒋介石这么搞,图什么呢?

此时的“集团军”不同于北伐战争后期的那四个集团军,属于战时编制,介乎于战区和军之间的战役兵团指挥机构。原先的“路军”通通给改成了“集团军”。

虽然听起来似乎只是从“八路”改成了“第十八集团”,但在政治上仍然有着些许的区别。

按照国共协议,八路军归属中共中央军委指挥。但是改成了“第十八集团军”,上级就变成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再往上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国民党的《共党问题处置办法》中就这么说的:

“第十八集团军既经改编为国军,其军令、军政,应统一于中央……为统一指挥机关之名称,所有以前各路名称不属于战斗序列者,均经通令取消,第八路军名义亦经同时取消,不得再行沿用。”

这也就酿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国民党可以掺和八路军将领的任命。

1938年林彪被阎锡山的哨兵击伤后,毛主席想让罗荣桓暂时担任115师师长,并抄送了一份给第十八集团军司令部。

谁曾想,第十八集团军却任命343旅旅长陈光为了115师师长,回电说是已经报请第二战区司令部和国民政府军委会同意了。

如果上纲上线,这是一个大问题,但毛主席最终却选择了默认此事。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后来,周总理在中共七大上曾提过改番号的事:

“不许再叫八路军,只能叫十八集团军。什么意思呢?八路军是平时的军队编制,就是说平常的时候也是有的,而十八集团军是抗战时期的军队编制,既然是战时编制,那么战后就可以取消了!文章在此。但是华北的老百姓回答了他:还是八路军这个名字便当,十八集团军字多不好念。蒋介石订这一条就是他准备取消八路军的一个步骤。”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永远的八路军

不管怎么说,既然按照协议承认了蒋委员长的“领袖”地位,哪怕明知道他改番号没安好心我们也得接受。

但是,接受第十八集团军的番号,并不代表要取消“八路军”的番号。我党只在对外交往和发布战时命令文书的时候才会以“第十八集团军”自称,其他时候,哪怕是领导人讲话,我们也从来只是自称为“八路军”,没自称过“第十八集团军”。对于什么时候使用“八路军”什么时候使用“第十八集团军”,分得很早清楚。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比如1945年出版的《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封面上的编辑者写的是“第十八集团总政治部宣传部”。

分这么清,这不只是因为八路军的番号已经为全党上下广泛接受的缘故,也不是因为自称八路比十八集团军顺口,这背后还有深层次的考量。

十八路集团军和八路军的区别不只是在名字上,也会让个别干部的政治认知出现模糊。比如,一二零师,就曾有人将自己“十八集团军少将旅长”的身份印在名片上到处发放。

再比如,陕甘宁红军八万多人,国民党给的编制却只有四万五,多出来的这些同志是“八路军”但却不是“第十八集团军”,甚至有人直接被国民党官方称呼为“叛军”,比如续范亭的暂1师。

而且,个别上了“编制”的干部就出现了不健康的情绪,言谈间看不起那些“非十八集团军”的干部。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为了纠正这种问题和错误思想,虽然“八路军”的番号只存在了半个月,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坚持部队统一自称“八路军”,尽可能的减少第十八集团军的出现频率,并下达了口头通知:

“除对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任委员长的军委会内部行文使用第18集团军名称外,在大多数场合继续使用八路军称号。若国民党政府有关官员问询时,就以老百姓和基层指战员口头习惯为由进行解释。”

对于那些站位模糊的同志,也进行专门的思想教育。

除此之外,“第十八集团军”的编制是限死了的,而“八路军”则可大可小,可以通过“擦边球”的方式扩编,各种独立师、独立旅、独立团,反正不要他老蒋的补给,蒋介石也说不了什么。

有意思的是,国民党方面虽然经常以我军自称八路军而少称“第十八集团军”大加攻讦,他们自己,包括已蒋介石在内也都喜欢称呼我军为“八路军”。

为什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后,中央要求对外依然称“八路军”?

1939年4月28日,蒋介石写给蒋鼎文和卫立煌的手令中就明确提到了“八路军”:

“对第八路军之行动、战术及其带队作战与政治工作之精神皆应设法研究调整查,俾得取其所长。故以联络名义不断派精干人员由战区名义派到其各部队视察。”

可见,“八路军”的名号,是多么的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