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把现金堆成山,高调捐款40亿后“消失”,如今却在家种地?

作者:小杜聊世界

陈光标生于一个苏北贫瘠的小县城,他的家乡与“富庶”这个词语完全沾不上边。

童年的陈光标常常被饥饿感折磨,一家五口艰难度日,其中两个因为长期缺食而夭折,让陈光标对“饿”字有着恐惧。

更让他畏惧的,是父亲暴虐的拳头。

他把现金堆成山,高调捐款40亿后“消失”,如今却在家种地?

父亲脾气不好,动辄就打骂儿女,陈光标经常无故就被他殴打。一次,陈光标不慎碰倒麦草堆,父亲怒不可遏,用叉子狠狠地抽打他的全身,陈光标当场吐血昏迷,被打断一条腿,肺部也遭受重创,这成为他一生的心理阴影。

在邻居的搀扶下,陈光标从死神手里逃脱,但心中已对这种家暴生活绝望。他决定了结自己的生命,试图上吊自杀,还好被及时发现救下。

这次死里逃生让陈光标明白生命的可贵。他下定决心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远离父亲的暴力。为此,陈光标开始挑水运到集市卖,靠这微薄的收入交学费;到了收割季节,他骑着自行车辛苦收购麦子再转手贩卖。

就这样,17岁的陈光标已经积累了两万元,成为镇上第一个“少年万元户”,他也因此有了改变其他贫困孩子命运的信心。

他把现金堆成山,高调捐款40亿后“消失”,如今却在家种地?

28岁那年,陈光标的第一家公司终于诞生,也让他慢慢走上了事业的巅峰。然而,暂时摆脱贫困的陈光标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

当听说一个白血病患者因家境所限无法治疗时,陈光标第一时间开车赶到医院,并自掏了三万块——这已经是他刚起步的公司全年盈利额的两倍有余。

看到钞票的时候,病患和同行者都惊呆了,陈光标轻声告诉病人,钱不够就再找他。2003年,SARS席卷全国,陈光标把自己医疗器械公司的库存开仓放出,累计捐赠了价值上千万的医用物资。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陈光标亲自带队进行救援,共拯救出131条生命。他焚烧的热忱和溢于言表的善心让“中国首善”的美名不胫而走。

他把现金堆成山,高调捐款40亿后“消失”,如今却在家种地?

按照统计,陈光标近十几年的慈善支出总额已经超过了40亿元人民币之巨。

然而,频繁的慈善捐助和救助行动也给陈光标招来了不少非议。2010年,他用整齐叠好的人民币实打实地搭起了一面“现金墙”,在镁光灯下接受媒体采访,被批评是在“哗众取宠”。

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陈光标率先捐款了慰问,这在当时的氛围下同样引起争议。2014年,最让陈光标难堪的一次,是他在纽约宴请流浪汉,并承诺人人发放300美元救助金。

原以为终于可以用这次善举彻底树立“首善”形象,无奈当晚颁发给他的所谓“联合国荣誉证书”很快就被指出是骗局。

他把现金堆成山,高调捐款40亿后“消失”,如今却在家种地?

舆论一时间疯狂批判陈光标造假自导自演,无数质疑的目光向他汹涌而来。陈光标苦口解释自己也是受害者,但大众的不信任已根深蒂固,无奈之下,他只得选择隐退,暂时远离公众视线。

尽管舆论阴霾笼罩,陈光标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善举事业。近年来,他继续在默默地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殚精竭虑地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光大智慧医疗公益基金会的统计显示,单单2020和2021两年,陈光标的慈善投入总额就超过13亿元。今年“脱贫攻坚”入殓期,陈光标带领团队开展“播家家富”直播帮扶贫困村,还重返农村田间,和群众们一起劳作、体验生活。

4月份,疫情肆虐之时,他再次慷慨解囊,向南京一线环卫工人捐赠价值600万的生活物资。曾经的高调已经看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踏实的实干。

他把现金堆成山,高调捐款40亿后“消失”,如今却在家种地?

陈光标不再像从前般渴求外界的认可,他只希望将“首善”的主题实践到底,用行动来践行初心。

回望陈光标的生平,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成功企业家最宝贵的财富不仅仅是金钱,而是那颗舍已从俭、救苍生的大爱之心。

尽管路上跌宕起伏,但陈光标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他的经历成为激励,让人明白在追求事业的同时,更应当挺身而出、矢志不渝地为他人带来温暖。

陈光标的善举也在无声中打破了人们对企业家的刻板印象,证明了商界精英也可以担负起回报社会的责任。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争议就否定他的善举价值,相反,应当着眼于他为穷苦群众所作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当我们用宽容和理解看待陈光标的内心,就会发现在金钱与名利的表象后面,是那颗真挚地为公益奉献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