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瀛和创制 | 人和为脉:合规战略中心如何扬帆起航?

作者:今日聚点

从2002年辞去检察官职务,到2015年孤身一人创办贵州瀛黔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瀛黔所),再到2023年北上加入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瀛和),投身律所合规业务建设,瀛和合规战略中心主任马子伟的每一次主动求变,都是为了坚守自己的梦想,而这也正与瀛和持续创新、拥抱变化的价值观相契合。

遇见·一群想改变行业的前行者

2023年5月25日,马子伟以北京律师、高级合伙人、合规战略中心主任的身份正式加入瀛和,带领团队推动合规业务建设。这意味着马子伟的执业生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标志着瀛和合规业务在团队融合、业务融合、全国总分所一体化发展方面开启了新阶段。为了支持合规战略中心的发展,瀛和主任孙在辰把自己最大的一间办公室给了马子伟团队。

沙发、茶几、红酒木桶……这间办公室还保留着8年前的陈设。2015年5月15日,在时任云南瀛滇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晓君、重庆瀛寰律师事务所主任何芳的联名推荐下,马子伟与孙在辰在北京见面,两人在办公室的这些老物件前进行了深聊。

马子伟希望从昆明转到贵阳发展,加盟瀛和,在贵阳创办瀛和在贵州的第一家合作律所,也就是现在的瀛黔所。当被告知其不符合省级律所的合作条件后,马子伟并没有放弃,而是坚定地表明自己此行就是为了签约而来。他讲了自己和瀛和各地合作律所主任的故事,并承诺在3个月内建设一家高标准的省级律所。马子伟这股认准了就干的劲儿打动了孙在辰,两人在沙发边的茶几上签了约。

“我就非常冲动。但我冲动的原因是我看到了上海瀛东所,以及瀛和厦门所、沈阳所、北京所的创所风格,看到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胸怀和激情,在瀛和共建的平台上相互借鉴学习、包容合作,通过瀛和的赋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无梦想,不瀛和;无兄弟,不瀛和;无极致,不瀛和;无担当,不瀛和’这四句话,让我很感动。”马子伟回忆道。

2015年之前,马子伟做过检察官,后来辞职做律师,还投资、经营、服务过多个行业,如物流、水电站、商贸、养生、金融、医疗等。2015年3月28日,马子伟在中国人民大学刑辩高级研修班的同学任洁开设了江苏首家刑辩律师事务所,同时举办了首届“天贤”刑辩论坛,邀请他前往参加。在苏州,马子伟了解到上海瀛东所的模式,专门到上海去考察,正好碰见瀛和7位创始合伙人中的3位,即董冬冬、李磊和黄翔。听了他们从零起步创办律所的故事,马子伟觉得,“这几位创始人有梦想、有拼劲、想做事,是一群想改变行业的前行者”。经过对瀛和模式的充分理解,马子伟在和瀛和各地分所主任交流后决定加盟。

大部分合作律所在加入瀛和之前,已经是所在地区排名前10位或前20位的律所,具有一定的规模,而瀛黔所是从零起步、从无到有。创业之路漫长而艰辛。马子伟踩过几乎所有创业者都会遇到的“坑”,经历了人员招聘困难、资金链差点儿崩盘、合伙人退出等困难的冲击。但他借助瀛和品牌优势,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创新的发展思路,盘活资源,在扩大律所规模的基础上,夯实律所专业品牌。经过多轮融合发展,目前瀛黔所已成为贵州第二大规模律所,人数超过200人。瀛黔所三起三落的发展故事,也是瀛和模式的又一个成功范本。

锚定·入局企业合规赛道

2018年被称为中国企业“合规元年”,中兴事件之后,央企、跨国企业等加快合规体系建设步伐,此前大家并没有意识到合规的重要性,真正做到合规管理的企业少之又少,但企业合规发展正在成为趋势。2019年5月,马子伟在北京大学法学院进修时,通过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瑞华的讲授看到了这一趋势,他萌生了转换赛道的想法,决定把合规业务确定为自己今后律师生涯的专业方向。

2020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导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在全国选择6家基层检察院进行第一批试点,当时被称为“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从2021年3月到2022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选择了380多家基层检察院进行第二批试点。合规从理论研究踏入企业经营实践,并逐渐成为企业高质量稳健发展的根基与保障。

在此期间,为了合规事业以及了解中国经济和企业家思维,马子伟报考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顺利通过全国统考进入北京大学就读 EMBA,同时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参加了首席合规官高级研修班第一期课程的学习。通过学习,他看到,广阔的企业合规市场亟须高标准的专业法律服务支持,也因此更加坚定了要走这条路的决心。

追求梦想不需要完美的条件,关键是踏出第一步,勇往直前。为实现建立一个企业家合规俱乐部的梦想,马子伟随即着手进京并准备筹建北京合规业务团队。经过两年的准备,2023年5月,47岁的马子伟正式加入瀛和,开启了人生中的又一段征途。

在瀛和,马子伟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议把原来的“合规业务中心”修改为“合规战略中心”。“我和董冬冬主任讲,合规,并不是一个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部门,而应该是一个战略部门。在战略层面,合规业务的范围更广,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各领域各环节,贯穿机构设置、决策、执行、监督及流程全过程,比如,企业合规文化的建设、组织架构搭建、合规培训、管理机制、发展路线等。所以,律所要开展企业合规业务,需要各个专业部门以及所外高校、专业机构的支持,需要以开放、合作、融合、共建的方式,才能有所突破,让合规专业律师有落脚处,从而为企业真正赋能,让律所得到新的发展。”马子伟说。

这次谈话定下了合规战略中心的发展规划:第一,在为律师专业赋能的基础上,连接 N类专业的人来为企业服务。“专业的人”不仅是法律人,还包括注册会计师、财税专家、数据专家、立法专家、咨询界专家、高校教师等各领域的专家人才。第二,服务主体为企业家,服务理念就是让企业“走得稳、走得远、可传承”。

马子伟深谙法务与商务相融合的发展之道,他认为,企业在发展中离不开规则意识,法商合规是目前企业转型的关键,企业家除了创造利润,还应该规避风险;而优秀的律师要为企业服务,首先要懂企业,要了解企业家的所思所想,要真正成为总裁型的合规律师,就要像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律师一样,为企业的发展真正赋能。

扬帆·做那个“箍桶的人”

战略起步,人才先行。加入瀛和不到半年时间,马子伟组建起一支16人的智囊律师团队,团队成员拥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大部分具有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央企、大型互联网企业等的从业经历,形成了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目前,合规战略中心已开发形成较为系统的合规业务产品,包括合规顾问、合规咨询、合规培训、合规调查、合规体系建设、涉案企业合规整改、危机应对等,并在金融、医药、直销等行业积累了一定的合规服务经验,合规服务涵盖企业采购、销售、劳动用工、合同管理、数据管理等多个领域和环节。

根据北京市律师协会发布的《企业合规管理与律师实务操作指引》 第14条的规定,企业合规制度建设包括企业治理、信息披露、内幕信息、关联交易、对外担保、上市企业独立性、投资并购、招标采购等16个重点领域。

据此,合规战略中心规划,在人员构成上,应该有立法、司法、学术、实务、售后、培训、数据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以律所为主导,对外延伸。

如何利用瀛和的优势推动合规体系建设?马子伟认为,一方面,要发挥数字瀛和的优势来继续赋能律师专业;另一方面,需要寻找差异化竞争的路径,从企业需求入手,将律所各业务中心联动,以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强大的市场能力、高效的后勤保障,形成从律师到企业真正的端到端服务。

要让这个链路完美地运行,合规战略中心的未来不可能单打独斗,而是要依靠众多社会资源,彼此成为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合规产品。马子伟认为,在瀛和未来的合规业务链中,存在三个核心的能力,即需求驱动、人和为脉、开放协同。

马子伟对自己的定位是做那个“箍桶的人”。他解释道:“根据木桶理论,一个桶要做成,一定要有一个箍桶的工匠,选择合适的木板,才能把它们固定在一起,从而决定桶的大小、木板的长短。要把不同的‘木板’拼在一起,首要标准就是价值观的统一。在组建团队时, 我们首先以德行为重,根据其工作经历、经验值,选择专业能力和协作能力均较强的人才进入;其次是高度认可合规战略中心的进退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客户保护机制和文化理念;最后是认可多层次的团队组合方式,让合适的人进入不同的‘桶’中进行组合,从而匹配出最适合的团队。”

起航·连接企业航船共抵风浪

接受本刊采访时,马子伟言谈间更像是一个企业家,在他的规划下,一幅合规业务战略图景清晰展开。市场需求是什么?客户群体是谁?同行是怎么做的?他都了然于胸。

“要做合规就要做差异化。”马子伟研究了目前的企业合规市场,总结出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业务模式:第一种是专业团队模式,即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像金杜律师事务所,由擅长做数据合规的律师团队,专门负责企业在网络安全与数据管理领域的合规制度建设。但其主要服务于大型央企、国企以及跨国企业,费用较高,中小企业难以负担。第二种是多人合作模式,即律所根据企业需要,分别从多个业务部门抽调律师来一起做,但这种模式存在人员管理难调配、 收益分配难均衡的问题。第三种是项目制模式,主要做涉案企业合规整改。

马子伟提到,“有观点认为,只有刑辩律师才能做好合规管理,因为《刑法》规定的很多罪名都包含在企业的合规建设板块中。这个观点好像也有理,但是反过来想,我觉得不对,合规建设应该是先做预防,不能倒推”。

合规战略中心的客户群体主要有大型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根据马子伟的观察,按照合规需求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前瞻性的企业,他们看到合规发展趋势,主动加强企业合规体系建设,从事后合规向事前合规转变,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的方向转变;第二类是涉案企业,即企业已经犯罪了,需要进行合规整改;第三类是成长型企业,从创立之初就开始有意识地植入合规理念, 需要专业人员伴随企业发展,进行合规“陪跑”。

马子伟说:“许多企业家对合规存在认识误区,有人把一家企业看作一支蜡烛,合规就是在蜡烛外面罩上一层保护罩,虽能遮风挡雨,但也限制了企业成长空间。在我看来,每个民营企业家就如同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小船,任何小的风浪,对它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合规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小船’连接起来,共同抵御风浪,合作共赢。”

2023年7月18日,企业合规改革迎来了一个重大转折点,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对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守法合规经营作出了专门部署。这意味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已经由检察机关主导提升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部署。

随着企业合规服务需求的不断攀升,马子伟表示,合规战略中心未来将不再拘泥于律所本身,而是以律所为主导对外延伸,依靠众多社会资源,用“合规”架起企业家之间最重要的连接桥梁,携手为中国企业合规经营的发展道路提供保障。

瀛和创制 | 人和为脉:合规战略中心如何扬帆起航?

马子伟寄语

许多企业家对合规存在认识误区,有人把一家企业看作一支蜡烛,合规就是在蜡烛外面罩上一层保护罩,虽能遮风挡雨,但也限制了企业成长空间。在我看来,每个民营企业家就如同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小船,任何小的风浪,对它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合规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小船’连接起来,共同抵御风浪,合作共赢。

瀛和创制 | 人和为脉:合规战略中心如何扬帆起航?

马子伟

贵州遵义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合规战略中心主任。公安部全国看守所特约监督员,中小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有效评估标准起草人,中合合规研究院副院长,贵州省人民检察院省级人民监督员,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涉法涉诉专家律师,贵州省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入库专家,贵州瀛黔律师事务所原主任。擅长企业家投资中合规问题、合规治理、合规体系搭建、刑事风险防范、涉案企业家的辩护、职务犯罪辩护等业务领域。

文 / 丁杰群

编辑 / 何照新